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Journal Modern Women(Frontiers of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T和X线在脊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杨世强
    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CT和X线在脊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5年02月期间诊治的80例脊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80例患者分别依次进行X线检查和CT扫描检查,并统计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X线检查准确率为80%,CT扫描检查成功率100%,CT扫描检查的准确性显著优于X线检查,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检查脊椎骨折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CT扫描检查在脊椎骨折诊断中具有优势.

    CT扫描X线脊椎骨折诊断价值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赵建春
    214-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远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舒适护理

    循证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云
    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100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使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00%,实验组则为94.00%,实验组的护理方法更具有显著的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循证护在急性胃炎护理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有效率,值得推广.

    循证护理急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

    护理技能实训室开放实训中常见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满志红
    215-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护理技能是一项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开放护理技能实训室,增加学生的练习时间,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学生进入临床实训的时候,对于护理技能的操作需要不断的强化理念教学,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护理技能.但是在护理技能实训室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本文针对护理技能实训室开放实训中常见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护理技能实训教学常见问题改进措施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脊柱结核患者麻醉苏醒期的疗效

    贾建明
    216-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并丙酚在脊柱结核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与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脊柱结核患者麻醉苏醒期效果显著,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瑞芬太尼异丙酚脊柱结核麻醉苏醒期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疗效观察

    薛致骞
    217-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6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进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生存质量、术后结石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结石复发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其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不仅能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生活质量临床效果

    胫骨骨折通过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效果观察

    蔡德成
    218-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胫骨骨折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接诊的50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而后分析不同治疗在手术指标上和术后效果上的差异性.结果 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均多于对照组,但在并发症上,观察组8%,对照组为32%;在骨折愈合率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4%.结论 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对胫骨骨折做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加快骨折愈合,降低手术并发症.

    胫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临床效果

    伊蚊诱捕器在控制登革热传播中的应用

    杨蓉
    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登革热以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登革热的预防中,由于尚缺乏安全有效的疫苗,对伊蚊密度的监测是有效预警登革热的发生,控制登革热流行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登革热的流行趋势与传播途径,并对伊蚊诱捕器对防控登革热的作用进行探究.

    虫煤传播登革热伊蚊诱捕器

    开腹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综合治疗

    董高岭
    22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与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2例行开腹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中手术治疗8例,术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5例,术后并发肠瘘2例,再次出现肠梗阻1例;其余34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均经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以及胃肠减压等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开腹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于创伤较大或腹腔污染严重的手术,多发于术后2周以内,由于再次手术治疗效果较差、并发症多,因而临床上多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

    开腹手术炎性肠梗阻保守治疗

    浅析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

    杜长学
    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女12例;年龄32~71岁,平均46岁.其原发病为十二指肠溃疡11例,胃溃疡19例,胃十二指肠穿孔合并出血9例.结果 18例患者在治疗后3~5d胃动力恢复,腹胀、呕吐等临床症状改善;14例患者在治疗7~11d胃蠕动趋于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7例患者恢复较慢,治疗后20~32 d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引起的PGS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大弯侧起搏点部分或全部丧失,也使胃研磨食物的蠕动运动丧失,此时食用不易消化的固体食物可诱发PGS;胃窦部切除可使胃泌素、胃动素等兴奋性肽类激素水平降低,导致与抑制性肽类激素如胆囊收缩素、胰泌素等比例失衡,影响残胃的排空功能;患者精神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状态,可加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胃肠道反射性抑制而出现排空障碍等几种情况.

    胃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