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Journal Modern Women(Frontiers of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院前急救工作中应用脉搏血氧仪的作用及重要性

    张华
    259-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院前急救工作中应用脉搏血氧仪的作用及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急救患者,在为患者提供呼吸及循环保障的前后,采用脉搏血氧仪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结果 50例患者在接诊时25例SpO2≥90%,1例死亡;8例SpO2≥80%,2例死亡;7例SpO2≥70%,3例死亡;10例SpO2<70%,5例死亡.结论 脉搏血氧仪应用在院前急救中,可随时观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呼吸生命体征循环

    急诊抢救危重病患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张瑞兰沙利塔纳提·沙尔克提汗
    260-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急诊抢救危重病患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来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300例危重病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实际的预后状况将其分为死亡组以及存活组,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慢性病史、原发疾病以及死亡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300例危重病患者的性别因素在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其年龄因素差异较为显著,患者原发疾病分布在呼吸、神经、循环以及消化等几个系统之内,存在慢性病史的患者死亡率要明显高于不具有慢性病史的患者.结论 年龄因素是目前危重病患者出现死亡的主要诱发因素,在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需要对其消化、神经、循环以及呼吸等系统进行仔细观察,还要强化对存在既往慢性病史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救治力度.

    危重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

    护理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述评

    董莎莎
    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了解护理信息化管理研究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研读了2000年以来关于护理信息化研究的所有文章.发现:成果总数较少、质量偏低;硬件设施讨论较多,缺乏人文研究;护理者、患者与医疗资源协调共享性研究较少;硬件设施建设发展的总结性研究较多,理论构建性研究较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建议.

    护理信息化管理

    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谭玲
    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临床非内分泌护士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培训要求作出分析,供我国各大医疗机构借鉴.方法 对我院400名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糖尿病认知及培训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糖尿病知识问卷成绩普遍在5-10分,平均(7.57±1.81)分;针对糖尿病的基础、药物、饮食以及并发症知识方面的问题,护士全部答对的概率分别是:29.4%、19.7%、72.8%及27.1%.具有不同职称、从业时间及学历的护士,他们在本次调查中知识评分上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9.2%的护士觉得糖尿病知识的培训是极其有必要的,而68.7%的护士则认为在经过相关知识的培训之后,可以提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方面教育的效果.结论 临床非内分泌科护士大多没有较高的糖尿病认知度,需定时定量的对其进行规范性的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

    认知糖尿病问卷调查培训需求临床非内分泌科

    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应用价值

    赵继梅
    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医院的实际护理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在职的50例护理人员,将所有护理人员在护理前对于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进行记录,并需要在进行护理管理完成后比较护理人员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在进行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前后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结果 在使用了人性化管理模式后,患者以及护理人员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相比使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前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此过程中的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于医院的护理管理过程中,通过使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和护理人员对于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评分,提升护理的质量,在临床实施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人性化管理模式医院护理管理应用价值满意程度

    血管介入手术中动脉鞘直径与穿刺点血肿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

    赵娜沈鸽
    264-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管介入手术中不同直径动脉鞘对术后发生穿刺点血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我院完成的经股动脉穿刺的血管性介入手术583例,所有患者资料均有详细护理记录和临床病历.根据研究目的制定患者纳入标准,共纳入研究对象328例,根据使用血管鞘型号分为三组,对三组患者术后血肿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中使用4F、5F和6F鞘的的人数分别是112例、128例和88例,术前三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发生穿刺点局部血肿的人数分别是6例、16例和13例,其中术后压迫止血中发生血肿分别是5例、9例和7例,在病房中发生血肿分别为1例,7例和6例.结论 与5F和6F鞘相比较,4F动脉鞘能够明显降低血管介入手术中穿刺点血肿的发生率.

    血管介入直径动脉鞘穿刺点血肿

    保温措施在胸腹部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李春香徐筱华
    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保温措施在胸腹部肿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肿瘤胸外科行择期胸腹部肿瘤根治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综合性保温措施,包括控制病房温度、提前被褥加温、输液加温等.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h内体温变化、寒战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温均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和寒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温护理能有效减少术中低体温导致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保温措施胸腹部肿瘤手术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郭永平贾俊忠贾燕
    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IPS)是分化成熟的体细胞在体外重新编程,打破分化体细胞的基因“沉默”现象,被诱导为多潜能干细胞,从而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发育多潜能性.这为特殊疾病的治疗和新型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方向和帮助,将使患者特异性的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成为再生医学、药物筛选毒理测试的理想工具,同时避免了免疫排斥和伦理问题.

    IPS转录因子研究进展应用前景

    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

    云霞
    267-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 抽选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接收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特征给予个性化对症治疗,医治组在该基础上加用冠心宁药物,比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医治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不良反应总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结论 老年人肺心痛合并冠心病临床个性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宁药物,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不良反应轻微,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老年人肺心病冠心病临床结果

    肺结节病的治疗进展

    程莉梅同华
    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结节病是一种以非干酪样肉芽肿性炎为病理特征的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未能明确.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高及超声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等技术的开展,临床上肺结节病的诊断率有所增加.肺结节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持续时间至少12-18个月,但两类药物均存在大量不良反应,需谨慎用药.

    肺结节病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