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Journal Modern Women(Frontiers of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临床分析

    袁丁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疾病诊断中升华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直接治疗的肝硬化患者35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组成观察组.并且随机选择35例健康人员资料作为对照组.并且在早晨抽取空腹研究人员血液5ml,针对血清进行生化检验.对比两组生化检验项目.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TBL、DBL、TBA、AST、ALP、γ-GT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P、ALB、A/G、CHE等指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疾病在诊断过程中应该注重生化检验效果,充分的发挥指导作用.这样能够充分的反映出肝功能状态,对进一步治疗患者的肝硬化疾病提供重要的参考.能够有效的避免肝硬化疾病的恶化.值得临床应用的进一步推广.

    肝硬化疾病生化检验项目

    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在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周小敏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左心衰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10月33例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合理的治疗干预后,患者BUN、Scr、HR、MAP、CO2-CP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并发左心衰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尿毒症左心衰血液透析

    冠状动脉慢血流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翟淑平
    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并临床观察冠状动脉慢血流型心绞痛存在的危险因素,其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或者心绞痛.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一年时间进行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型心绞痛的患者1000名,其中选取心肌缺血造影不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100例为对照组,接近正常或者正常的冠状动脉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血流速度较慢被诊断为慢血流型心绞痛的患者100例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男50名,女50名;实验组的患者男女各50名,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方法诊断患者是否受胰岛素、吸烟、肥胖、糖尿病以及他汀类药物使用等因素影响.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两组均受胰岛素(2.3%)、吸烟(23%)、肥胖(2.6%)、糖尿病(20%)以及他汀类药物(5.3%)使用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状动脉慢血流型心绞痛的因素影响有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吸烟和糖尿病.

    临床观察冠状动脉慢血流型心绞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体会

    张光涛
    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40mg,并在支气管扩张剂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2mg,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H值、PaO2以及PaCO2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治疗过程当中,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甲基泼尼松龙40mg,并在支气管扩张剂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2mg,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血气分析指标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杨心怡彭霞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给予实验组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教育效果.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自护能力、知识水平掌握能力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以促使患者积极主动的学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与依从性,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胃达喜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程志明
    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使用胃达喜联合奥美拉唑对于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之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18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袁法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药奥美拉唑,观察组患者给药胃达喜和奥美拉唑.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9.66%,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96.61%,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复发,而对照组患者出现11例复发,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药胃达喜联合奥美拉唑对于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胃达喜奥美拉唑胃溃疡治疗效果

    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久利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铸造金属桩联合钴铬烤瓷冠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牙体修复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前牙牙体缺损患者,采用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修复残根惨冠,加快牙齿咀嚼功能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美学性及生物相容性,是临床修复和治疗前牙牙体缺损的最佳手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前牙牙体缺损玻璃纤维桩全瓷冠治疗效果

    不同检测方法下血糖检测在体检人群中的临床意义

    吴水芝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分析不同检测方法下血糖检测在体检人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0例在我院进行血糖检测患者,均为在2014年5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的患者,以血糖测量方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已糖激酶法测量的患者设为A组,给予葡萄糖脱氢酶电极法的患者设为B组,给予葡萄糖氧化酶法的患者设为C组,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0.05).A组与B组患者检测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05);A组与C组患者检测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05);B组与C组患者检测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 05).结论 已糖激酶法、葡萄糖脱氢酶电极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在血糖检测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在临床应用上要根据临床需要采用适合的检测方法.

    血糖检测不同检测方法临床意义

    三柱分型理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张强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上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应用三柱分型理论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将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21例符合三柱分型理论并行内固定手术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1例不符合三柱分型理论并行内固定手术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并于术后1个月和12个月时采用Rasmussen影像评分、Lysholm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12个月时Rasmussen影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和12个月时Rasmussen影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期观察组Rasmussen影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三柱分型理论有助于提高骨折处复位效果和稳定性,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骨折内固定术膝关节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探讨

    陈利琴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理、病因等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1月来我院治疗的患者8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前均存在过敏性疾病或过敏性家族史等诱因,患者的发病迅速,治疗期间应辅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相较于单纯型支气管炎,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明显较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血气情况与单纯型支气管炎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哮喘发病迅速,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临床可通过FEV1、PEF、血气情况分析等判断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