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防御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防御技术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现代防御技术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成楚之

双月刊

1009-086X

xdfj@263.net;xdfyjs@126.com

010-68388557

100854

北京142信箱30分箱

现代防御技术/Journal Modern Defens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第二总体设计部主办,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外防御技术,包括防御体系、战略战术、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总体、精确制导等。主要栏目有空天防御体系与武器,导弹技术,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指挥控制与通信,探测跟踪技术,仿真技术等。读者对象主要是各军兵种领导、各总部领导、国防科工委领导;各军兵种、航天、航空领域及相关院所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从事作战训练和使用的部队指战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的独立分量分析混叠通信信号盲分离

    韩树楠陈铸龙卢勇君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时域与频域均交叠的多路数字带通通信信号盲分离问题,利用布谷鸟搜索算法,研究了一种新的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盲分离方法.在均匀线阵下,构建混叠信号模型;从最大化信号非高斯性角度,将盲源分离问题转化为信号峭度的优化问题;利用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求解近似峭度的代价函数,将迭代产生的适应度值最高的个体作为解混向量,实现源信号的分离.与已有的基于固定点算法的独立成分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克服其无法分离时频域混叠的振幅键控(ASK)信号的限制,适用于任何调制类型的数字带通通信信号盲分离.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方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信噪比条件下,分离的信号具有较高信干比,说明方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独立成分分析布谷鸟搜索通信信号时频域混叠盲分离

    一种空中目标关联关系挖掘分析方法

    赵小瑞李宏权梁复台戚玉志...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准确挖掘分析雷达历史数据中蕴含的目标关联关系,可以为空中目标活动规律研究、目标识别判性等提供辅助,充分发挥历史数据作用.根据目标时空特性,设计了一种新的空中目标关联关系挖掘分析方法.设计了一种时间匹配方法,生成时间关联数据集.设计了一种空间关联度量,生成空域关联数据集.运用DTW及生成树算法,匹配并搜索具有关联关系的空中目标,生成关联关系集合.经数字仿真验证,该方法可有效挖掘雷达数据历史信息,寻找目标之间的关联规律.

    目标关联关系挖掘分析动态时间规整(DTW)生成树空中目标

    带并行卷积的水下图像背景前景分割方法

    涂拥军林鸿生王智勇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电探测是水下目标近距离探测时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水下光学图像具有低信噪比和对比度、照明不均匀等特点,使得光电探测在水下应用时效果不佳.常见的水下光学图像处理方法是对图像进行背景前景分割.目前主要有2种分割方法,传统分割方法易受光照、噪声等因素影响,效果不佳;深度学习方法易受训练数据限制,泛化能力不强.设计了一个带并行卷积的神经网络结构以及带约束的损失函数,通过大量实验获得了损失函数的超参数最优取值,并在不同照明条件、不同浑浊度、光照不均匀的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实验所获的MAE值远小于FCN8,UNet等方法,mIoU值大于FCN8,Unet等方法,P-R曲线优于其他方法的P-R曲线,更加适应水下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可获得更好的目标分割结果.

    阈值分割水下图像光照不均并行卷积深度学习

    近距三维成像稀疏MIMO阵列设计

    赵康闫岩田佳豪贺旭...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MIMO阵列雷达在近场条件下的成像应用,围绕稀疏阵列的设计方法展开研究.从雷达近距离成像模型开始,推导了基于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成像算法的稀疏MIMO阵列设计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以点扩展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为准则的阵列设计方法,同时分析了阵列的旁瓣抑制性能.最后,给出了两种稀疏MIMO阵列,同时进行多目标成像验证.从仿真结果可知,设计的稀疏MIMO阵列能够满足近距三维成像的需求,为下一步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多进多出稀疏阵列点扩展函数三维成像阵列设计旁瓣抑制

    基于多维小波特征的有源雷达欺骗干扰识别

    刘一兵罗强胡然付琳琳...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跟踪工作模式下常见雷达有源欺骗干扰识别问题,通过分析雷达信号和干扰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多维小波特征的识别算法.对目标回波多个相干处理间隔中的首个脉冲重复间隔内信号采样累积,构成一维离散序列,利用Mallat算法提取多尺度小波系数,计算不同尺度下小波系数的移位相关系数,并组成特征向量用于分类识别.构建不同参数的信号样本仿真,在信噪比为-5 dB时仍有高于80%的识别正确率.该算法能将距离假目标干扰和距离拖引干扰有效识别,证明了算法的准确性、通用性和严谨性.此外,针对实际情况,可以调整特征向量维度,选择更适合的母小波函数,进一步优化干扰识别效果.

    雷达有源欺骗干扰离散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特征向量干扰识别信噪比

    对瞬时测频干扰机理的研究

    王磊王洪雷王洪迅林鑫淼...
    12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瞬时测频(instantaneous frequency measurement,IFM)接收机是电子侦察中非常重要的测频资源,其结构简单、灵敏度高、侦察频带宽、分辨率高,可以快速测定被测信号的频率,在现代电子战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IFM微波鉴相器在某一瞬间只能响应一个信号的特性,结合IFM工作原理,研究了一种新的(超过2个信号)对IFM干扰策略,并分析了干扰机理,通过模拟仿真对IFM的干扰效果进行了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多信号交叠可以对IFM系统产生明显的干扰效果,可以使得其无法测得正确频率,并错误地输出同时到达信号指示.

    瞬时测频同时到达信号相位编码干扰机理反电子侦察

    导弹发射飞行可靠度评估方法研究

    陈佳希王宇浩程辰岳晓蕊...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射飞行可靠度是导弹重要的战术技术指标,在导弹鉴定飞行试验数据无法满足导弹高可靠度指标评估要求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地面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折合因子Bayes理论的导弹发射飞行可靠度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地面试验数据进行等效转换并开展一致性检验;其次,采用L-M法将地面数据折合为导弹飞行试验的验前信息;最后,采用基于折合因子的Bayes理论方法对导弹发射飞行可靠度下限进行评估.典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导弹及各分系统可靠性鉴定试验数据信息,既降低了飞行试验的成本和风险,又增加了导弹发射飞行可靠度评估值的合理性.

    导弹可靠度评估L-M法Bayes理论折合因子

    快速凸包算法在发射车状态监控中的应用

    余彦白鹏英张雪峰
    143-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复杂工业系统运行状态监控策略普遍存在误报警数目过多的问题,提出了 一种基于快速凸包算法的发射车状态监控方法.该方法利用快速凸包算法从给定的正常历史数据中估计发射车的正常工作空间,对于新采集的发射车运行状态监控数据,如果由它们构成的工作点位于发射车的正常工作空间内,就认为发射车的状态是正常的,否则就是异常的.与基于静态阈值的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降低了误报警数目;相较于基于隐变量的方法,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解释性.通过数值仿真技术,分别分析了一个2维和3维案例来评估提出的方法的性能表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物理意义明确,产生的误报警数目少.

    快速凸包算法状态监控误报警正常工作空间静态阈值隐变量

    考虑CapsNet算法的未知故障预报应用研究

    崔博文陶小创原艳斌
    15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故障预报模型自身不具备未知故障识别能力,需重新收集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或借助其他组件对未知故障进行学习识别的问题,提出基于CapsNet模型的未知故障预报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处理复杂装备的多维状态感知信号,实现装备故障的精确感知,在出现未知故障时可自适应地调整模型并对未知故障进行预报.构建转换矩阵,由低层胶囊的特征预测出相对应的高层特征的存在及姿态.详细介绍了动态路由算法将低层胶囊生成的预测向量整合到对其表示同意的高层胶囊并形成特征向量的过程.在CapsNet最后一层胶囊实现故障特征分类的过程提出阈值判断法,通过合理选择阈值λ的取值范围,使胶囊网络模型能完美地区分已知与未知故障,实现故障的精确预报.使用提出的方法对经过良好训练的系列CapsNets模型进行性能验证.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提出的方法能较好地实现未知故障预报,可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

    CapsNet算法未知故障故障预报精确感知复杂装备

    燃气舵操纵机构摩擦力矩试验技术研究

    秦强胡敏曹敬帅李昂...
    159-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试验室条件下高效准确评估燃气舵操纵机构摩擦力矩需求,设计了燃气舵舵轴轴承摩擦力矩试验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搭建了操纵机构摩擦力矩试验系统,充分模拟燃气舵系统实际安装状态,进而提出了摩擦力矩试验方法,揭示了关键轴承摩擦力矩随加载载荷与过载系数变化规律,探究了操纵机构摩擦力矩关键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系统为准确获取摩擦力矩提供了合理的测试手段,舵轴关键轴承摩擦力矩随加载载荷和过载系数的升高而增大,增加关键轴承之间的距离可以明显减小摩擦力矩,且轴承摩擦力矩在操纵机构摩擦力矩中起主导作用.

    燃气舵操纵机构摩擦力矩过载系数轴承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