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纺织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纺织技术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
现代纺织技术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

陈建勇

双月刊

1009-265X

att@zstu.edu.cn

0571-86843150/3151/3152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西区)浙江理工大学

现代纺织技术/Journal Advanced Textile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浙江理工大学主管,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以现代纺织科技为重点,报道理论研究、应用开发,生产技术及管理的成果和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Xene/尼龙织物的制备及其导电性能

    秦继恩唐玉芹秦秀宪殷允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浸渍法对于制备导电尼龙织物的可行性,采用MAX相陶瓷粉(Ti3AlC2)刻蚀和插层技术制备了单层MXene分散液,然后浸渍吸附到尼龙织物表面,获得MXene/尼龙织物。通过SEM、FT-IR、XRD对MXene及MXene/尼龙织物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测试了织物的导电性能、耐水洗与耐摩擦牢度。结果表明:将尼龙织物浸渍在 2。5 g/L的MXene分散液中,经过 4 次浸渍-干燥制备的MXene/尼龙织物导电性能达到最佳,电导率为 55。91 S/m;织物的水洗牢度和摩擦牢度较差,在经过 25 次水洗后,电导率为 1。47 S/m;经过 5 次摩擦后,织物电导率为 0。49 S/m。该研究结果为提升MXene在尼龙织物上的导电性、耐洗性、耐摩擦性等提供了研究思路。

    MXene导电织物导电性能水洗牢度尼龙

    氮掺杂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的负载改性

    闫佳瞳郭琦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具有阻燃、导电复合功能织物,制备了氮掺杂氧化石墨烯,并利用其对棉织物进行负载改性。测试改性前后棉织物的质量增重率、阻燃、表面比电阻及断裂强力、抗弯刚度等服用性能,分析氮掺杂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棉织物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分散液(氮掺杂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对棉织物负载改性的最佳质量浓度为 6 g/L。在此质量浓度下,改性棉织物的质量增重率、极限氧指数、断裂强力及抗弯刚度均随分散液(氮掺杂氧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次数的增加而上升,表面比电阻与透气率则随氮掺杂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负载改性到达一定次数时,各项性能指标趋于稳定。同时,氮掺杂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棉织物的交联稳定性优于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棉织物,使得氮掺杂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棉织物的质量增重率、极限氧指数、断裂强力与抗弯刚度高于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棉织物,表面比电阻与透气率低于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棉织物。水洗负载改性 7 次的改性棉织物,发现水洗 4 次时的性能指标与未经水洗负载改性 1 次的性能指标相当。文章发现利用氮掺氧化杂氧化石墨烯负载改性来制备复合功能棉织物具有可行性,为氧化石墨烯材料在功能织物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氮掺杂氧化石墨烯质量增重率阻燃表面比电阻服用性能

    1T相二硫化钨/碳化蚕丝导电织物的制备及其水伏发电性能

    韩宾宾李伟薛阳彪郑敏...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制备具有水伏发电性能的纺织品材料,采用高温碳化和水热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了 1T相二硫化钨/碳化蚕丝(1T-WS2/CS)导电织物;并将两个铝电极连接在该织物两端,制备了一种水伏发电机(HEG)。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拉曼光谱仪等对 1T-WS2、CS和 1T-WS2/CS导电织物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使用接触角仪、吉利时Keithley 2400 和温湿度柜等对HEG的亲水性能、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T-WS2 纳米片均匀地生长在CS表面;所制备的 1T-WS2/CS具有优异的亲水性,水接触角从 19°减小到 0°仅需 2 s;在 20 μL去离子水作用下,尺寸为 4 cm×1 cm的HEG可以产生高达 0。45 V的输出电压和 3。40 μA的输出电流。此外,HEG可以集成到医用口罩上用于人体健康呼吸监测,为未来可穿戴自供电设备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纺织品材料1T相二硫化钨/碳化蚕丝导电织物水伏发电机亲水性人体健康呼吸监测

    聚乙烯醇/透明质酸复合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其传感和抗菌性能

    王艳敏丁新波刘涛仇巧华...
    2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兼具传感和抗菌功能的导电水凝胶,以聚乙烯醇(PVA)和透明质酸(HA)为原料,通过原位聚合和冻融法制得氧化锌/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乙烯醇/透明质酸(ZnO/PEDOT/PVA/HA,简写ZP)导电水凝胶;并对其形貌、结构组成、力学性能、传感性能及其抗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锌的质量分数在 0。3%时,ZP导电水凝胶的电导率最高可达 2。91 S/m;ZP导电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拉伸应变性能(≥100%)、灵敏的响应速度(<142 ms)和较好的稳定性(>1000 次),能够对人体不同部位的运动信号进行监测识别;此外,ZP导电水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大肠杆菌(E。coli)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该导电水凝胶在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及医疗健康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导电水凝胶传感性能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抗菌性能

    抗菌丁香酚/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医用潜力评价

    胡文锋夏义尝高彦涛赵奕...
    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天然抗菌丁香酚(EG)应用过程中易挥发、利用率低的问题,采用Stöber法制备高比表面积、微孔径可控、热稳定性和生物兼容性优的丁香酚专用介孔二氧化硅微粒(MSNs),探究其在敷料应用场景下的长效缓释、高效抗菌等性能。设计制备的MSNs粒径范围为 100~200 nm,孔径 6。54 nm,比表面积998。05 m2/g,丁香酚固载量达 57。09%。实验证明丁香酚/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EG@MSNs)具有快速抗菌效果,而EG@MSNs负载的非织材料基海藻酸钙敷料(EG@MSNs/CA@NWs)经过恒温培养箱培养 15 d后,对大肠杆菌仍保持良好的抑菌效果,且该抗菌敷料的凝血时间缩短71。40%。此外,EG@MSNs/CA@NWs敷料的荧光物、表面活性物、水中溶出物和水浸出液酸碱度均表现优异。文章设计制备的EG@MSNs有望在伤口、创面抗菌修复领域展现良好的实际应用潜力。

    丁香酚介孔二氧化硅海藻酸钙海绵敷料抗菌

    多尺度PAN/ZnO亲水纤维的制备及其浸润机制

    魏启程王洁琼林万里田伟...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多尺度亲水性聚丙烯腈/氧化锌(PAN/ZnO)纤维,首先优化静电纺丝溶液和工艺参数,保持纺丝液中PAN与醋酸锌(Zn(AC)2)质量配比6∶1、纺丝电压20 kV、纺丝距离15 cm,制备直径分布均匀且光滑的前驱体PAN/Zn(AC)2 复合纤维;然后对该纤维进行预热处理,再通过低温水热反应在纤维上垂直生长出不同形貌的亚微米ZnO结构,使得ZnO纳米棒直径与PAN纤维直径大小之间存在尺度梯度,形成多尺度,并对PAN/ZnO纤维浸润机制进行了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JY-82B视频接触角测定设备,分别对所制得纤维的晶体结构、表面官能团、水接触角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水热生长的亚微米ZnO呈六棱柱状、片状、还是块状,只要其能垂直均匀地生长在纤维表层,所构成的多尺度PAN/ZnO纤维都能表现出优异的亲水性能。多尺度结构亲水性纤维的成功制备,对纤维及其织物的亲疏水功能性整理有参考性意义。

    微纳结构多尺度静电纺丝ZnO

    多级牵伸和热定型过程中涤纶工业丝的结构与性能演变

    裴龙仓张乐陈世昌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析高强涤纶工业丝生产上多级牵伸和热定型过程中纤维的聚集态结构与性能演变,分段采集纤维样品,利用DSC、DMA、WAXD和SAXS等分析方法,系统研究纤维在不同成型阶段的热学、结晶、取向、片晶和长周期结构等聚集态结构,并将纤维力学性能的变化与纤维结构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一级热牵伸促进了非晶区分子链取向结晶,使得纤维的断裂强度提升而热收缩率降低;二级热牵伸进一步提升了非晶分子链取向度,促使晶粒重组并形成刚性非晶部分(Rigid amorphous fraction,RAF),结晶度明显升高,纤维的断裂强度显著提升而收缩率显著降低;在随后的两级松弛热定型阶段,非晶区分子链活动能力较强,易于砌入晶格,进一步促使结晶度提高、RAF的增大,同时局部发生解取向,导致纤维断裂强度和收缩率随非晶区分子链解取向程度的增加不断减小。该研究分析了纤维的结晶结构和取向,阐明了涤纶工业丝聚集态结构与力学性能在纺丝后加工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可为产业用涤纶工业丝的性能调控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涤纶工业丝力学性能结晶取向成型工艺

    醋酸纤维素对PVC/CPVC共混平板膜的改性分析

    黄信翔钱建华许玉琦范洋瑞...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氯乙烯(PVC)和氯化聚氯乙烯(CPVC)为基膜材料,选用酯化度不同的醋酸纤维素(CA和CDA)为改性剂,并以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VC/CPVC/CA和PVC/CPVC/CDA两种共混平板膜。在不同共混比下,分析两种共混平板膜的剪切黏度、红外光谱、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纯水通量、截留率和通量恢复率,并比较CA酯化度对共混平板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CPVC/CA共混比为 70/10/20 时膜的综合性能最好,其纯水接触角为 54。11°,水通量为 55。78 L/(m2·h),对 0。1 g/L BSA溶液的截留率为 64。67%,通量恢复率为 55。92%;PVC/CPVC/CDA共混比为 65/10/25 时膜的综合性能最好,其纯水接触角为 53。34°,水通量为 91。21 L/(m2·h),对 0。1 g/L BSA溶液的截留率为 90。85%,通量恢复率为 56。93%。研究结果发现,改性膜各方面性能较未改性膜有了显著的提升,说明醋酸纤维素可以有效改善膜的亲水性能和耐污染性。

    醋酸纤维素亲水性水通量截留率耐污染性

    涤纶FDY纺丝油剂的研究进展

    董巧陈小琴韩春艳秦夏楠...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跟踪涤纶FDY纺丝油剂的行业动态,为相关研发人员提供参考,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涤纶FDY纺丝油剂的研发进展。首先,介绍了涤纶FDY纺丝油剂生产中所采用的关键油剂单体的研发状况,主要包括平滑剂、乳化剂、润湿剂、集束剂、抗静电剂等;其次,探讨了国内外主要涤纶FDY纺丝油剂产品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不同产品性能特点进行了对比;最后,展望了涤纶FDY纺丝油剂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创新,未来的纺丝油剂产品将朝着环保型、原油型、专用型等方向发展。

    纺丝油剂油剂单体聚酯纤维全拉伸丝发展趋势

    基于数据挖掘的棉纤维马克隆值等级预测

    尤美路梁回香阿不都热西提·买买提朱选志...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简化棉纤维检验流程,充分利用棉纤维公检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LightGBM的棉纤维马克隆值等级预测模型。选取 9672 个棉纤维样本,对颜色级、断裂比强度、上半部平均长度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Adaboost、LightGBM和GBDT筛选指标,并用决策树、随机森林和LightGBM 3 种方法分别建立了马克隆值等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LightGBM 对等级预测的准确率可达 85。7%,较决策树和随机森林分别高 10。1%和5。8%。反射率、黄色深度、杂质颗粒数等 9 项棉纤维品质指标与马克隆值等级间存在非线性关系;LightGBM模型可对棉纤维马克隆值等级进行预测,为棉纤维智能检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棉纤维马克隆值等级预测公检指标智能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