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管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管理科学
现代管理科学

常江明

月刊

1007-368X

xdgl@chinajournal.net.cn

025-8324976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22号楼(江苏省委大院内)

现代管理科学/Journal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以学术研究为主,关注经济、管理领域最新研究、发展动态,挖掘经济、管理领域的深层内容,介绍经济、管理领域的锐意创新,重点探讨大中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引领提升江苏产业自主创新水平

    李永明俞晓峰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和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创新体系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的关键一环.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近年来在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及重点产业链等方面成绩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扩容,但产业自主创新水平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存在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通过梳理分析江苏产业自主创新总体现状,剖析现有不足背后的主要原因,认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一条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不足、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的关键路径,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企业主导产学研融合产业自主创新科技创新

    住房价格、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转移关系再研究——以35个大中城市为例

    杨立勋张志强陈凯达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拓展的"中心—外围"模型中引入住房价格,分析住房价格及生存黏性对制造业转移的影响机理,利用2002-2020年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城市相对住房价格与制造业相对就业规模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2)以制造业劳动力年均工资收入与所居城市住房价格的比值刻画的"生存黏性"与城市制造业相对就业规模显著正相关,揭示以劳动力为载体的制造业转移内在动因.提出优化资源配制、"因城施策"、实施区域制造业发展战略等建议.

    住房价格劳动力流动制造业转移面板门限模型

    我国网购食品交易安全法律问题研究——基于2009-2021年相关文献的研究

    司红波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系统性探究我国网购食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的热点领域及演化脉络,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核心期刊,运用科学计量方法与可视化软件CiteSpace,首次对2009-2021年国内在网络食品安全研究领域发表的2 33篇文献进行统计,分别绘制了作者共现图谱、机构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网购食品安全研究领域的发文量2009-2018年基本呈现增长态势,2018-2021年发文量趋于下降;研究作者较为分散;机构之间合作较少,基本为独立发文,该领域研究热点大致分为网络食品安全立法完善与责任规制、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与治理、网络食品安全犯罪治理与侵权追究等.鉴于目前网络食品领域存在的立法难以完善、监管难以到位、追责难以彻底等问题,提出对策:我国应在明确食品网购平台的法律地位、法律义务以及法律责任的基础上,联合社会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对网购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确保对违法行为进行民事和刑事责任的追究.

    网络食品法律地位监管社会共治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助力工业效率提升?

    刘永文康涛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工业部门的重要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工业化发展具体重要作用.为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助力工业效率提升,立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的作用路径,采用2005-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考虑空间效应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就可能存在的区域异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作用不仅表现为"本地效应",而且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考量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知识存量和改善市场环境这三条路径来作用于工业效率并助力工业效率的提升;(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助力工业效率提升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其对工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工业效率中介效应空间效应

    产业数字化比较优势的综合测度及收敛性分析——来自中国八大经济区的实证

    李小花
    3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数字化比较优势能够直观反映各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全角度改造的成效.以2007-2020年中国八大经济区为研究样本,使用熵权-TOPSIS法测算产业数字化比较优势指数,发现八大经济区整体产业数字化比较优势较弱,且经济区产业数字化比较优势综合指标差距较大,表现出明显梯度特征.其中,北部沿海属于第一等级,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属于第二等级,其余五个经济区属于第三等级,存在典型地区异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区域差异及其来源得出,八大经济区产业数字化比较优势基尼系数总体呈波动上升演变态势,各经济区之间协同性在不断下降,地区间差异是地区差异的主要源头.通过三种空间计量模型检验时空收敛特征发现,八大经济区产业数字化比较优势存在"俱乐部趋同"和稳定性特征,但产业数字化比较优势向下转移概率超过向上转移概率,仅有南部沿海经济区向上转移概率超过向下转移概率,说明经济区产业数字化比较优势呈放缓演化形态.

    产业数字化比较优势八大经济区动态分布空间收敛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效应——基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梁海萌申丹虹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是否为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新机遇?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方法,检验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使得实验组产业结构升级程度相比对照组提高了 0.94,研发水平效应以及消费需求效应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这一影响效应在互联网发展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更显著,同时相较于省份试点,直辖市试点能有效发挥政策的城市集中效应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政策效果,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提供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升级大数据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平台经济中政府制度供给滞后问题探究——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张奕涵沈伯平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转变与重构并不同步,制度体系建设和完善的速度往往落后于平台发展状况,其典型表现是政府制度供给滞后.基于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对这一问题的本质与现实原因进行探究.在本质上,政府制度供给滞后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调整优化的过程在现实经济层面的反映,是制度变迁的一个环节,是规制者和被规制者互动博弈过程中产生的"制度非均衡"状态.在现实原因上,平台经济的发展过程和内生特性、政府对制度安排的综合考虑过程以及平台企业和其他利益攸关者的参与共同导致了政府制度供给滞后.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平台企业、消费者、劳动者等利益攸关者广泛参与的治理框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综合运用好规制与监管手段,提升治理效能;第二,平台企业必须落实主体责任,承担相应的自我规制职能,形成政府规制与产业自我规制协调互动的规制与监管体系;第三,其他利益攸关者需要共同参与,形成社会监管合力.

    平台经济制度变迁政府制度供给滞后

    两职合一与董事会异议: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王晴云
    6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董事发表异议是一种建言或进谏行为,是董事积极履行职责的表现,而现有研究尚未关注两职合一对董事会异议的影响.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OLS模型实证探讨了两职合一对董事会异议的作用机制,在进行内生性处理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研究发现两职合一降低了董事们发表异议的可能性.两职合一主要从降低董事参与度、增加董事负面预期、增加董事讨好动机三个方面对董事会异议产生影响.就个体、企业和环境层面而言,女性董事、良好的内部控制和一定数量的分析师关注显著缓解了两职合一对董事会异议的负面作用.研究结论补充了董事异议的前置影响因素,为揭开董事会内部运作过程提供了经验证据,并为提升董事会履职效率提供了对策建议.

    两职合一董事会异议女性董事内部控制分析师关注

    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施荐予李晓庆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管薪酬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高管薪酬差距更是企业薪酬激励机制中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5-2020年间的样本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并将样本聚类到行业层面,实证检验了内外部高管薪酬差距对上市公司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内部薪酬差距会显著提高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也会显著提高上市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相比于国有企业,在民营企业中,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关系更为显著,且通过组间系数差异检验.此外还发现,在2009和2010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限薪政策后,高管内外部薪酬差距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呈更为显著的正关系.

    内部薪酬差距外部薪酬差距企业风险承担

    服务化转型背景下本土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微创新研究——基于合锻智能案例研究

    武光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业模式微创新在本土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服务化转型背景,探讨本土制造企业如何微创新商业模式.研究发现:商业模式微创新经历了从按需定制的注入产品服务到交付即用的嵌入方案服务进而到即需即应的融入平台服务的创新逻辑演进;微创新过程中制造企业分别使用边界跨越策略来不断推出新型商业模式,采用边界保护策略来运用各类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微创新是由规则型战略节奏所引发,依靠组织身份的局限变换和组织惯例的扩展更新来实现.这些发现进一步深化了制造企业商业模式的动态性研究,并对本土制造企业成功实现服务化转型有一定的启示.

    本土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商业模式创新微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