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管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管理科学
现代管理科学

常江明

月刊

1007-368X

xdgl@chinajournal.net.cn

025-8324976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22号楼(江苏省委大院内)

现代管理科学/Journal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以学术研究为主,关注经济、管理领域最新研究、发展动态,挖掘经济、管理领域的深层内容,介绍经济、管理领域的锐意创新,重点探讨大中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管理创新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李瑞达王钧力郑莉彭迪...
    10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自立自强需要企业内部的体系构建与制度保障,但组织层面的管理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一直较为分散,试图通过管理创新切入,探讨管理创新的3个子维度(新组织结构、新流程、新实践)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绩效(创新结果绩效、创新过程绩效)的影响,阐述外部知识搜寻(搜寻深度、搜寻广度)的中介作用。通过两阶段问卷调查获取专精特新企业数据,本文发现管理创新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其中管理创新对创新结果绩效的影响程度更大;管理创新正向影响外部知识搜寻,其中对搜寻广度的影响程度更大。外部知识搜寻"中介"了管理创新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搜寻广度的中介效应值相比搜寻深度更大。依据企业行为理论完善管理创新与外部知识搜寻之间的理论关系,为专精特新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管理创新外部知识搜寻创新绩效专精特新企业

    社会支持对消费意愿的影响: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

    徐冰洁陆国晓张敏
    12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消费市场已成为消费者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场所,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消费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增强消费意愿,从而影响消费行为、激发消费活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消费观念与行为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这一群体中,同龄人之间的互动是主要的社交方式,从而使得同伴圈子成为影响大学生消费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深入探究这一问题,通过分析500份来自不同高校的大学生样本,明确同伴关系在社会支持和消费意愿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社会支持对消费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同伴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中介作用。这一发现为企业在增强消费者消费意愿、优化营销策略以及提升经济效益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社会支持同伴关系消费意愿营销策略

    产学研合作、集聚效应与企业创新质量

    魏向杰林晓鹏
    129-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学研合作能够产生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2012-2020年制造业联合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利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产学研合作对企业的创新质量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稳健。机制分析发现,产学研合作通过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资本集聚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非省会城市,省会城市产学研合作对创新人才、创新资本集聚效应提升作用更显著;高技术行业对于创新人才集聚效应较强,对创新资本集聚效应的影响低于非高技术行业。研究结论对制造业等实体企业如何开展高质量创新活动及政府部门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产学研合作创新质量联合专利申请专利质量集聚效应

    跨国技术并购助推制造企业数字化升级的作用路径——基于价值链新微笑曲线视角的双案例分析

    陈钰李飞星钱颖
    139-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制造企业在数字经济中构建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进展缓慢且充满曲折,迫切需要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为了深入了解跨国技术并购通过何种路径助推制造企业数字化升级,采用多案例研究法,以制造企业美的集团和东方精工的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从价值链新微笑曲线视角具体分析跨国技术并购助推制造企业数字化升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制造企业通过跨国技术并购可以从3个方向提升其在价值链的地位,最终实现数字化升级:其一,直接从附加值低的生产制造环节垂直跃升至附加值高的智能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工业自动化水平;其二,向价值链附加值高的设计研发和技术创新端攀升,不断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其三,向价值链附加值高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服务端攀升,以专业优质的服务带动产品销售和打造品牌影响力。大数据在驱动整个价值链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无论从哪个方向升级,只有坚持创新扩大价值空间才能真正开创出一条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的升级之路。

    跨国技术并购数字化升级新微笑曲线作用路径

    全球创新网络融入的企业价值创造效应

    张树山张佩雯谷城
    148-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企业以全球视野谋划和统筹国内外创新要素,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07-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这一决策行为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表明: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价值创造,在多重稳健性、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企业价值创造效应主要通过促进创新资源获取、拓展市场战略布局和增加高管海外经历等3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控制水平高的企业、产业链下游、知识产权保护强度高的地区,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价值创造效应更加明显。一系列结论为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创新合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创新能力、塑造发展优势、提升企业价值提供经验证据。

    全球创新网络价值创造创新资源获取市场战略布局

    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与企业投资效率研究

    姜长丰
    159-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向下,提升投资效率是企业形成战略竞争优势的关键组成部分。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科技与生产发展深度融合的微观转变,对企业内部各环节的系统性重塑赋予了实体企业发展新动力,为提升投资效率带来了新的契机。基于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从企业内部控制视角出发,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中,内部控制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可通过改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来提升投资效率。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投资不足企业、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并且数字化转型同样能够抑制企业投资不足、投资过度等行为。研究结论可为我国优化企业投资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数字化转型投资效率内部控制过度投资投资不足

    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逻辑、路径与实践研究——以国网浙江金华供电公司统计"AI+RPA"系统为例

    何明锋吴峰程颖丁珊...
    169-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立足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着眼工业企业数字化发展多重特征,研究数实融合背景下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发展的逻辑、路径与实践。研究发现,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体系,数实融合可以从数字技术工具赋能、数据要素知识增值和人力资本存量提升等三个维度支撑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动态性工程,离不开战略管理、业务运营、技术开发、组织人事等多部门多条线的支持配合和协同推进。在此基础上,以国网浙江金华供电公司统计业务"AI+RPA"系统建设为实践案例,对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并揭示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路径。

    数实融合数字技术工具数据要素知识人力资本存量工业企业数字化

    数字普惠金融、银企距离与实体企业"脱实向虚"

    俞毛毛成群蕊李季刚
    176-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金融是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的产物,能够有效地提升普惠金融支持实体企业的效率。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以银企距离为传统金融普惠性的代理变量,分析数字金融发展是否能有效解决传统普惠金融可能造成的"脱实向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银企距离缩短显著提升了企业金融化资产比例,而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上述问题,缓解作用主要通过企业信息透明度提升和银行网点布局优化两个途径实现。研究结论对于普惠金融体系优化,通过数字化过程提升自身对实体企业支持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银企距离数字普惠金融企业金融化银行网点结构

    数字经济、工业智能化和工业碳生产率——基于长江经济带的时空分析

    谢奉军江昕杰
    187-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正在引领着工业活动的数字化革命,为其低碳转型提供了契机。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工业碳生产率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关系,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借助双重固定效应下的静态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引入工业智能化检验数字经济对工业碳生产率升级的作用机制和门槛效应。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显著提升本地城市工业碳生产率,也促进邻近城市工业碳生产率提升,且其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但促进效果存在先增加后减弱的"减速效应"。(2)数字经济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是提升城市工业碳生产率的重要传导路径,并存在正向非线性关系,盲目追求智能化指标会削弱数字经济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由此提出深入挖掘数字经济减排潜力、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平衡数字经济与工业智能化的发展等建议,以放大数字经济对工业碳减排潜力。

    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工业碳生产率工业智能化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