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管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管理科学
现代管理科学

常江明

月刊

1007-368X

xdgl@chinajournal.net.cn

025-8324976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22号楼(江苏省委大院内)

现代管理科学/Journal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以学术研究为主,关注经济、管理领域最新研究、发展动态,挖掘经济、管理领域的深层内容,介绍经济、管理领域的锐意创新,重点探讨大中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评价体系与推进路径

    刘兴远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迫切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和引领.基于江苏现代化实践的目标内涵,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指导,坚持系统观念和可操作、可度量、可比较的原则,构建一套由人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城乡区域现代化等8个维度(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6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现代化进程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态势,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具备良好基础和优势条件,同时也存在诸多瓶颈因素.江苏现代化建设在全国现代化"大棋局"中具有示范和引领意义,从指标分析中归纳出的典型事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经验证据.建议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精神文明、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持续加力,推动江苏在率先实现现代化上走在前、做示范.

    中国式现代化江苏评价体系量化测度推进路径

    碳达峰压力、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碳排放效率

    吴艳华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碳达峰压力下,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碳排放效率成为国内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2015-2021年国内293个地级市工业企业碳排放效率进行测度,并采用SYS-GMM以及工具变量法探赜碳达峰压力与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碳达峰压力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具有推动企业碳排放效率提升的长效机制;两者.协同影响主要经由控制工业能源消耗量、缩减碳排放量以及提升技术应用水平的路径实现;碳达峰压力与绿色技术创新这一约束激励机制对企业碳排放效率提升有重要影响.据此,为推动国内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碳达峰压力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碳排放效率协同效应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能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吗?——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王赵飞周娟美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能否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基于2008-2020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方法以及双重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的城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设立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提升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引领作用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在普通地级市显著,且在中部城市和北方内陆城市提升作用更强.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为城市经济韧性提升提供政策参考.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城市经济韧性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引领作用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赵逖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增强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是一国拓展国际市场份额、挖掘国际竞争潜力的重要举措.选取2008-2021年全球67个经济体面板数据,实证考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降低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能有效抑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智能化转型水平较高组中,技术创新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调节作用更强.因此,提出营造稳定有序营商环境、加快产业智能化转型、强化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期冀为增强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优势提供经验证据.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技术创新智慧化转型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

    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格局、演化特征与驱动因素

    程云洁卜雨欣
    4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汽车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已成为目前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探究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结构及其演化对于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使用2017-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方法构建全球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并对其演化进行分析,并通过QAP回归分析贸易网络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全球各国间汽车贸易联系日渐紧密,网络呈现强聚集性,存在不对称的进出口关系;(2)中国在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显,其进出口市场较为广泛,但其进出口贸易额在各国所占比重较低,依赖程度不高,与其他国家进行新能源汽车进出口贸易仍保有较大发展潜力;(3)网络核心—边缘结构较为稳定,呈现"圈层固化"特征;(4)锂电池贸易差异、研发投入差异和地理距离对新能源汽车贸易加权网络具有显著影响.由此提出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及国际竞争力、提高品牌效应并推动产业升级、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根据不同市场采取不同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策略的建议.

    新能源汽车贸易网络复杂网络QAP分析HM指数

    产业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门槛与空间计量模型

    李志翠赵宇
    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经济韧性已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产业多样性实现区域经济韧性水平提升的相关研究受到重视,但其影响路径还存在争议.基于中国31个省域2010-2021年面板数据,对产业多样性及区域经济韧性进行具体测度,并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产业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正向相关关系;产业多样性以知识溢出、协同效应、增强要素流动性以及分散风险实现区域经济稳定;产业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门槛效应,且正向效应随创新人才集聚门槛值提高而逐渐增加;产业多样性与区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产业多样性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而创新人才集聚溢出效应不显著.

    区域经济韧性产业多样性创新人才集聚门槛效应空间溢出效应

    数字化税收征管能降低财务舞弊风险吗——基于金税三期工程的准自然实验

    牛彪于林希尹琪胡舒扬...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将数字技术与税收征管体系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数字化政府的重要治理工具.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金税三期"工程试点的外生冲击,分析并展示这一政策冲击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风险具有显著降低作用.数字化税收征管通过改善信息环境和优化公司治理可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风险.基于拓展性分析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对财务舞弊风险的降低作用在内部治理水平高、行业竞争程度激烈和金融监管强度大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由此提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更有针对性地服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金税三期数字化税收征管财务舞弊风险治理效应资本市场

    数字政府建设能否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张杰李玉波
    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基于2011-2020年我国27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数字政府建设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政府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政府建设能够通过提升政府透明度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异质性分析表明,人口规模较大或数字化水平高的城市,其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效应更明显.研究结论为优化数字政府顶层设计,强化区域、城乡间协同合作,健全更为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及政策参考.

    数字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双重差分模型

    我国应用ChatGPT辅助行政决策算法危机治理的探索与思考

    张欣高天书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ChatGPT辅助行政决策的可能性,提前预判其可能带来的危机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文献分析为方法,就ChatGPT辅助行政决策进行了可能性分析,并基于其技术特性探讨ChatGPT辅助行政决策可能导致的算法危机.ChatGPT存在双面性,可能引发行政决策的安全性、科学性与公正性危机,因此要从多个层面防范其应用于行政决策当中的风险.为了规范ChatGPT在实际中的运用,要从强化ChatGPT辅助行政决策的监督机制、优化ChatGPT辅助行政决策的技术保障机制、搭建ChatGPT辅助行政决策的主体机制三个方面着手,引导ChatGPT辅助行政决策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

    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行政决策数字政府算法危机

    实体企业金融化与投资效率:蓄水池效应还是挤出效应?

    徐云松郭思延李伟
    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既可能改善企业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营生产,也有可能挤出实体投资降低投资效率.以我国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非线性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企业金融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企业金融化对投资效率呈倒"U"形的影响效应,当小于最优金融化程度时,表现出促进的"蓄水池效应",当企业出现过度金融化时,表现出抑制的"挤出效应".从不同产权性质上看,国有企业的倒"U"形影响效应更为显著,对投资效率的"挤出效应"大于非国有企业;从不同行业性质上看,制造业具有显著的倒"U"形影响效应,而非制造业并未表现出这种特征.进一步引入企业规模和企业成长性门槛变量分别检验发现,大规模企业存在进一步金融化即加杠杆的空间,而小规模企业表现出过度金融化的投资效率抑制影响;成长性小的企业金融投资有助于投资效率的提升,高成长性企业过度金融化负面效应严重.据此,提出应该加强政府有效引导、健全市场管理机制、优化金融结构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制、规范公司治理体系等针对性建议.

    企业金融化投资效率蓄水池效应挤出效应门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