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管理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管理科学
现代管理科学

常江明

月刊

1007-368X

xdgl@chinajournal.net.cn

025-83249760

210013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22号楼(江苏省委大院内)

现代管理科学/Journal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江苏,面向全国。以学术研究为主,关注经济、管理领域最新研究、发展动态,挖掘经济、管理领域的深层内容,介绍经济、管理领域的锐意创新,重点探讨大中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基于消费扩容提质视角

    包永梅
    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升级和发展,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内在动力。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消费扩容提质在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正向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得出,消费扩容提质在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即新质生产力可通过扩大消费规模与优化消费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低分位点更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生产关系、持续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有助于从宏观层面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对于深刻理解二者作用路径、加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消费规模消费结构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要素集聚、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全球价值链嵌入

    陈玉玲路丽张蕊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创新要素集聚与提升数字新质生产力水平是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地位的重要途径。借助2012-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探究创新要素集聚、数字新质生产力与全球价值链嵌入间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嵌入,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后仍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集聚能够通过促进数字新质生产力涌现,间接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地位。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促进作用在沿海省份与人口大省中更显著。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促进作用随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持续提升而不断增强。为此,提出激活发展潜能,加快创新要素集聚进程;深化科技创新,着力推动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地域差异,因地制宜推进创新要素集聚的建议,以期为加速创新要素集聚、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地位提供理论参考。

    创新要素集聚数字新质生产力全球价值链嵌入颠覆性技术

    专精特新认定政策如何提升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

    于波刘梦媛赵雅云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途径。为检验专精特新认定政策对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以201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DID模型,实证考察专精特新认定政策与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与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该结论通过系列稳健性检验。这表明,专精特新认定政策有效促进中小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发现,专精特新认定政策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技术优化水平两条路径,助力提升新质生产力。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与东部地区企业,该政策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更为明显。由此,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专精特新认定政策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发展中小企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参考。

    专精特新认定政策新质生产力多期DID融资约束技术创新

    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

    张译元刘晓宇孙瑶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作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能够推动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为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契机。以中国2013-2022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进步可有效助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且该结论在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效应分析可知,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传导路径,即数字技术能够通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显著异质性影响,其中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及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空间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技术不仅对本地区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正向影响,而且对周边地区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也具有推动作用。据此,提出强化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制定差异化发展机制,以促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发展。

    数字技术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培育背景下国家产业政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效率——基于DEA评价和DID实验

    符培元寿建敏贾青
    4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为优化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加速产业升级,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研究切入点,运用DEA模型测算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选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作为外生冲击政策对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DID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显著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技术进步,该结论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政策主要是通过引导产业集聚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类别层面,政策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受到的正向效应最为显著,而生物产业受到的政策激励效果总体最弱;市场地位层面,政策效应与企业市场集中度负相关,对偏竞争型企业的影响更大;地区划分层面,东部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技术进步受到的促进效果更明显。为此,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产业有效集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动态调整产业指导目录,优化政策扶持措施,做到精准施策。

    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企业创新产业集聚双重差分

    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兼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介效应

    刘通
    5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由科技创新主导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对于全面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效应模型考察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可通过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异质性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具体表现为新质生产力在东部地区、高创新能力地区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新质生产力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新质生产力对邻近省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存在辐射带动作用。据此,提出全方位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多维度构筑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因地施策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的政策建议,为驱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新质生产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空间溢出效应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中国式环境分权与绿色金融效率——基于地方政府竞争视角

    张鲜华陶乐娟韩伟民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环境分权制度背景下,绿色金融具有政策性金融属性,政府须在公益性和逐利性之间取得平衡。那么,中国式环境分权是否有效发挥了促进绿色金融效率提升的引导和规制作用?地方政府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需更多经验数据加以验证。基于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规模报酬不变的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算我国各省域的绿色金融效率,并对中国式环境分权对绿色金融效率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竞争在其中的作用展开实证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在生态观念不断明确和加强的中央顶层设计下的中国式环境分权有利于提升绿色金融效率,且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省域内表现更为显著,而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强化了此种积极效应。基于此指出,中央政府须进一步统筹各地区发展策略与权力范围并加强对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环境治理的激励与监督;地方政府应遵循环境顶层设计部署,明确自身战略定位,因地制宜构建区域绿色金融生态,助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环境分权绿色金融效率地方政府竞争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税收制度优化路径研究

    程剑东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遵循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求,提出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优化的着力点为赋能高质量发展、锚定绿色低碳、推动共同富裕以及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税收以创新为导向的结构调节职能、以协调为导向的收入分配职能、以绿色为导向的节能环保职能、以共赢为导向的国际治理职能,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壮大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全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加快实现,助推绿色低碳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有力提升参与国际税收治理的能力。

    中国式现代化税收制度改革路径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产业链高端化及其空间效应

    胡本田李丹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紧密融合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方向,也是推动产业链高端化的有效手段。基于2012-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深入探讨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高端化的影响、作用路径及其空间效应。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制造业产业链高端化,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且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高端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和要素密集度异质性,尤其在中部和东部地区以及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表现出更强的正向影响。研究还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制造业产业链高端化。最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高端化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不仅影响本地区的产业链高端化,而且影响周边地区的产业链高端化,并且该空间效应也存在区域和要素密集度异质性。据此,应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作用,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推动中国产业链向高端发展,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数字经济产业链高端化空间溢出效应制造业

    产业协同集聚、知识溢出与产业链现代化

    汝绪伟郑心如王艳英薛春丽...
    9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协同集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效路径,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2021年山东半岛城市群16市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知识溢出在两者的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相较于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在鲁南经济圈产业协同集聚会抑制产业链现代化的发展。基于此,提出加强对产业协同集聚的引导和规划;因地制宜推进区域产业协同集聚;支持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完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等建议。

    产业协同集聚产业链现代化知识溢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