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

张立萍

月刊

0253-4320

mci@cheminfo.gov.cn

010-64444090

100029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现代化工/Journal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化工技术信息性期刊,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公开发行,月刊。1980年创刊,坚持大化工、全方位的服务方向,以战略性、工业性和情报性为特色。重点报道国内外化工、石化、石油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兴边缘学科和高技术成就,读者对象为化工科研及设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化工行业管理干部以及化工企业的厂长经理及营销人员。主要栏目有专论与评述、技术进展、科研与开发、化工行业设备、市场研究、环保与安全、海外纵横、知识介绍、 国内简讯、国外动态、专利集锦及服务窗等。并承办国内外广告业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臭氧及其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进展

    张雪高佩玲柴洪星高鹏浩...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臭氧及其催化氧化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对所涉及的机制进行了解析;介绍了不同催化氧化方式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原理,对比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势及不足.针对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在垃圾渗滤液领域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垃圾渗滤液臭氧催化剂催化氧化处理技术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概况

    石勇何万远欧阳二明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性能的影响因素(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电极间距以及pH),探究了近年来MFC在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及产电性能,探求了当前MFC的不足,并对MFC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微生物燃料电池影响因素废水处理产电性能

    自来水中微塑料的分布、危害及去除研究现状

    高帅张悦张旭柳刘鹏霄...
    66-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自来水中微塑料的来源、分布、危害进行了介绍,对过滤、臭氧-活性炭、混凝沉淀以及电絮凝4种去除微塑料的工艺优点与不足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展望.

    微塑料饮用水去除吸附消毒副产物

    多晶硅装置尾气回收工艺研究进展

    杜盼陈锦溢丁哲陆平...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制备工艺及尾气回收研究现状,从回收率、回收效果及能耗等方面阐述了湿法回收、膜分离回收和干法回收3种尾气回收工艺.重点概述了多晶硅尾气干法回收工艺各个单元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现状总结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多晶硅尾气回收氯硅烷膜分离

    二次铝灰产品化方案及评价

    崔维
    75-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近年来以二次铝灰为原料制备氧化铝、净水剂、耐火材料、冰晶石、分子筛和陶瓷材料的现状,同时分析其产品及技术特点,对二次铝灰产品化利用给出评价和建议.

    二次铝灰危险废物产品化评价及建议

    电子垃圾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唐晶孙文涛袁延华周勇汉...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印刷电路板、钽电容、锂离子电池、发光二极管和液晶显示器等重要电子垃圾的组成特性.论述了常压热解、共热解、催化热解、真空热解、微波辅助热解和等离子体热解法处理电子垃圾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对比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指明电子垃圾热解技术存在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电子垃圾热解回收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

    磺化聚醚醚酮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申如星刘鑫王超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共混溶液浇铸法制备了磺化聚醚醚酮(SPEEK)/季铵化聚降冰片烯聚合物(TAPNM)复合质子交换膜,并对其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离子交换容量和质子传导率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均匀性,且致密无明显缺陷,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复合膜的尺寸稳定性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APNM的引入显著增强了复合膜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在TAPNM质量分数为5%左右时,可以有效提升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30℃条件下质子传导率达到53.19 mS/cm,是 SPEEK 膜的 1.2 倍.

    复合质子交换膜磺化聚醚醚酮季铵化聚降冰片烯酸碱相互作用

    朗盛庆祝亚太应用开发中心成立3周年

    余婷
    89页

    FeMnTiOx催化剂协同脱硝脱汞性能研究

    王斌宇王兵胡江亮常丽萍...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FeMnTiOx催化剂,通过调变焙烧温度和Fe/Mn摩尔比调控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和氧化还原能力,从而优化协同脱硝脱汞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N2吸附/解吸、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分析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400℃、Fe/Mn摩尔比为0.5时,Fe0.5MnTiOx-400催化剂在150~330℃范围内的NO转化率大于90%;在200℃下的Hg0转化率高于90%,脱硝效率达到100%,表现出良好的协同脱硝脱汞性能.

    过渡金属氧化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脱除元素汞氧化反应机制

    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吡咯及其掺杂改性研究

    尹娜施岩邹易杰翟姚...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聚吡咯(PPy),研究了氧化剂种类[FeCl3和(NH4)2S2O8]、反应温度(冰浴和室温)以及反应时间(6 h和12 h)对合成导电聚吡咯的影响,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重点考察了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SDS掺杂对吡咯单体聚合的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利用SEM、FT-IR、XRD、XPS、TGA、N2吸附-脱附等表征方法及电导率测试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导电聚吡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FeCl3作氧化剂,在冰浴条件下反应6 h,产物电导率可达到0.076 9 S/cm;适量掺杂剂SDS的添加改变了样品的微观形貌,有利于提高PPy的热稳定性及导电性.

    聚吡咯化学氧化法优化掺杂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