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

张立萍

月刊

0253-4320

mci@cheminfo.gov.cn

010-64444090

100029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现代化工/Journal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化工技术信息性期刊,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公开发行,月刊。1980年创刊,坚持大化工、全方位的服务方向,以战略性、工业性和情报性为特色。重点报道国内外化工、石化、石油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兴边缘学科和高技术成就,读者对象为化工科研及设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化工行业管理干部以及化工企业的厂长经理及营销人员。主要栏目有专论与评述、技术进展、科研与开发、化工行业设备、市场研究、环保与安全、海外纵横、知识介绍、 国内简讯、国外动态、专利集锦及服务窗等。并承办国内外广告业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锰泥制备多孔复合吸附剂及其对废水中锑的动态吸附研究

    袁雅姝曹鹏宇张丽伟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反冲洗铁锰泥和海藻酸钠(SA)制备了一种多孔复合吸附剂ISG,并用于吸附模拟废水中Sb(Ⅲ),探究了不同造孔材料及其添加量对除锑Sb(Ⅲ)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吸附剂填料层高度、模拟废水中Sb(Ⅲ)初始质量浓度、进液流量对动态吸附锑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固体NaHCO3 为造孔材料所制备的多孔复合吸附剂ISSG对模拟废水中Sb(Ⅲ)的去除效果最好,适宜条件下ISSG对Sb(Ⅲ)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8%,且机械强度良好;在一定范围内,吸附剂填料层高度的升高或模拟废水Sb(Ⅲ)初始质量浓度和进液流量的降低都会延长吸附穿透时间;Yoon-Nelson 和 Thomas 模型对吸附穿透曲线拟合良好(R2>0.91),可准确预测穿透时间和饱和吸附量.

    铁锰泥固体NaHCO3吸附剂动态吸附

    Ba4Ti13O30陶瓷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表征

    王家强赵泽颖金灯仁
    182-186,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烧结过程中固相反应产生的额外烧结推动力,在 1 200℃、常压烧结的条件下,通过混相烧结的方法成功制备了晶粒均匀、致密的纯相Ba4Ti13O30陶瓷,研究了Ba4Ti13O30相的合成规律、烧结性能及其显微结构的演变规律,并表征了Ba4Ti13O30材料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用固相反应法合成的BaTiO3 粉体与TiO2 在 1 150℃下即可合成Ba4 Ti13O30 相,且在 1 150~1 250℃温度范围内均生成单相.当烧结温度为1 200℃时,Ba4 Ti13O30陶瓷的相对密度达到最大值 95%,此时试样的微波性能最佳,其介电常数和品质因数Q×f分别为 40 和 66 273,其品质因数Q×f值远高于文献报道的 13 000;但当烧结温度提高到1 230℃时陶瓷试样体密度略有下降并出现晶粒异常长大的现象,微波性能也随之急剧恶化,这是由其显微结构的变化所致.

    Ba4Ti13O30陶瓷相合成混相烧结介电性能微波性能

    Pt负载分层纳米结构氧化铝催化油酸脱羧的研究

    王珉鑫石祥姜国平
    187-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MOF材料为前驱体合成三维形貌的氧化铝(3DAO),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分层纳米结构的勃姆石(HNγ-AlOOH),最后经煅烧形成相同纳米结构的活性氧化铝(HNγ-Al2O3).以HNγ-Al2O3 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负载量(0.5%、1%和1.5%)的Pt/HNγ-Al2O3 双功能催化剂,并将其用于油酸脱羧制备航空煤油.利用XRD、SEM、TEM、BET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Nγ-Al2O3 具有丰富的孔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266.8 m2/g)和适宜的酸性.1%Pt/HNγ-Al2O3 具有最优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为340℃、反应时间为 5h时,C8~C17的收率可达84.8%.

    分层纳米结构氧化铝低温水热脱羧C8~C17烷烃

    UiO-66-NH2/聚醚酰亚胺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用于CO2分离的研究

    朱海山刘向东郑海敏何明...
    194-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高比表面积、纳米尺寸的UiO-66-NH2 作分散相,以聚醚酰亚胺(PEI)作连续相,通过干-湿相转化纺丝法分别制备了PEI和UiO-66-NH2/PEI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通过FT-IR、XRD、SEM等研究了UiO-66-NH2 对中空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iO-66-NH2 的引入使中空纤维膜过渡层结构从树枝状结构变为泡孔状结构;在UiO-66-NH2/PEI中空纤维膜的CO2/N2 选择性与PEI中空纤维膜相比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UiO-66-NH2/PEI中空纤维膜的CO2 渗透通量从8.09 GPU提升到32.09 GPU.

    UiO-66-NH2聚醚酰亚胺中空纤维混合基质膜CO2分离

    过渡金属离子掺杂TiO2光催化降解汽油气的性能研究

    刘洋李恩田
    200-205,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空白TiO2 及过渡金属离子(Ni、Fe、Ag、Zn)改性的光催化剂,利用FT-IR、XRD和SEM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以汽油气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光催化剂降解汽油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TiO2相比,过渡金属离子改性的光催化剂晶粒尺寸明显减小,表面分散均匀且羟基数量增加,其中Zn离子改性的光催化剂对汽油气具有最佳的催化降解效果;在Zn/TiO2 摩尔比为 0.2%、煅烧温度为550℃、汽油气初始质量浓度为14 042.55 mg/m3、光催化剂质量为 30 g、光照强度为36 W/m2 的最佳降解条件下,3 h内对汽油气的降解效率达到了76.6%.

    TiO2过渡金属离子光催化降解汽油气

    限域效应提升正仲氢转化催化剂性能研究

    陈志强宋隆孙海云丁明伟...
    206-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高性能正仲氢转化铁系催化剂,在二氧化硅材料的孔道内原位制备铁基氧化物,借助于二氧化硅对铁基物种的限域效应调控催化剂性质,进而制备出高性能催化剂.采用多种表征手段研究分析了限域效应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限域效应可有效调控催化剂性质,进而提升催化剂性能.以硅源与模板剂的摩尔比为 20∶1制备的二氧化硅材料为载体的正仲氢转化铁系催化剂,在液氮温度(-196℃)、体积空速为600 min-1的条件下,正氢转化率可达 47.2%,装置出口处仲氢体积分数可达36.4%.

    正仲氢转化铁基催化剂限域效应二氧化硅

    (4-氟苄基)二苯基氧化膦阻燃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李晓梅凤策吴妹段好东...
    212-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二苯基氧膦(DPO)与 4-氟氯苄反应制备了(4-氟苄基)二苯基氧化膦(4-FDPO).以4-FDPO为阻燃剂、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固化剂制备了双酚A型阻燃环氧树脂(EP).考察了阻燃剂对EP的阻燃性能、介电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EP/4-FDPO-0.9(磷质量分数为0.9%的 4-FDPO改性EP)的LOI为34.3%,并在垂直燃烧测试中达到V-0 等级.与纯EP相比,EP/4-FDPO-0.9 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平均热释放速率和平均有效燃烧热分别降低了49.6%、9.7%和17.7%.阻燃机理研究表明,4-FDPO的引入除明显提高了EP的阻燃性能外,在0.1 MHz-15 MHz频率范围内还具有更低的介电常数(Dk)和介电损耗(Df)值,有利于改善EP的介电性能.

    环氧树脂阻燃剂(4-氟苄基)二苯基氧化膦

    6-羟基己酸甲酯高效催化加氢制备1,6-己二醇的工艺研究

    范丽敏谢传欣
    219-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釜式反应器内进行 6-羟基己酸甲酯加氢制备1,6-己二醇的工艺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质量分数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催化加氢过程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监测 6-羟基己酸甲酯催化加氢制备 1,6-己二醇的反应进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温度为200℃、压力为7 MPa、催化剂质量分数为8%、反应时间为6h.进一步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产品进行结构确认,结果表明,6-羟基己酸甲酯的转化率达99%,1,6-己二醇选择性最高可达86%.

    6-羟基己酸甲酯加氢工艺铜基催化剂1,6-己二醇

    巴斯夫、SABIC与林德庆祝全球首座大型电加热蒸汽裂解炉落成投产

    朱晟姣
    223页

    焦炉煤气制氢的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姬存民惠武卫赵合楠周强...
    224-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 2 种典型的焦炉煤气制氢工艺,并对焦炉煤气直接制氢过程进行了碳排放分析,计算了该制氢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指出焦炉煤气制氢相较于传统天然气制氢可减排二氧化碳 88%以上,是当下重要的低碳氢来源路径之一,同时指出发展工业副产气制氢对推动我国氢能供应体系的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氧化碳排放焦炉煤气碳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