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

张立萍

月刊

0253-4320

mci@cheminfo.gov.cn

010-64444090

100029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现代化工/Journal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化工技术信息性期刊,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公开发行,月刊。1980年创刊,坚持大化工、全方位的服务方向,以战略性、工业性和情报性为特色。重点报道国内外化工、石化、石油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兴边缘学科和高技术成就,读者对象为化工科研及设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化工行业管理干部以及化工企业的厂长经理及营销人员。主要栏目有专论与评述、技术进展、科研与开发、化工行业设备、市场研究、环保与安全、海外纵横、知识介绍、 国内简讯、国外动态、专利集锦及服务窗等。并承办国内外广告业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d/NC催化剂高效催化糠醛选择性加氢制糠醇的研究

    贺嘉妮陈凯丰张欢谭俊...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高温热解金属有机框架(MOFs)制备不同Pd负载量(0.1%、1%、5%)的氮掺杂碳负载Pd纳米颗粒催化剂(Pd/NC),考察了其催化糠醛选择性加氢性能.当Pd负载量为 0.1%时,Pd/NC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 120℃、反应压力为 3.0 MPa H2 的条件下催化糠醛加氢反应 4h,糠醛转化率为 93.8%,糠醇选择性为 86.7%,糠醇收率为 81.4%.利用 SEM、TEM、HRTEM、XRD、XPS、STEM和STEM-EDX元素面扫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高分散的小尺寸Pd金属纳米粒子与载体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使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糠醛选择性加氢制糠醇性能.

    糠醇糠醛Pd基催化剂氮掺杂碳催化加氢

    柚子皮基钠离子电池硬碳孔结构的调控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张京涛吉闫左宇程邹飞杨...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氧化镁为模板,将葡萄糖酸镁和柚子皮粉混合低温预烧生成碳复合材料的前驱体,并进一步通过高温碳化制备多孔结构硬碳材料.通过XRD、SEM、FT-IR、XPS和BET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分析,表明氧化镁作为模板制备了具有明显多孔结构的柚子皮基硬碳.对组装的钠离子电池进行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EIS)及电化学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在 30 mA/g的电流密度下,电池放电容量达到 400 mAh/g.

    硬碳多孔结构钠离子电池模板法

    亲水性CIT-NaYF4∶Yb3+,Ho3+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白安琪彭孔浩宿欣瑶其布尔...
    119-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油溶性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粒子NaYF4∶Yb3+,Ho3+,并利用TEM、XRD、IR、荧光光谱法等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掺杂比等反应条件对纳米粒子形貌、结构、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 300℃、反应时间为50 min、稀土离子掺杂比为NaYF4∶20%Yb3+,2%Ho3+条件下,制备出的油溶性NaYF4∶Yb3+,Ho3+纳米粒子呈标准六方晶型,尺寸均一、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 31.55 nm.通过表面配体交换法成功将柠檬酸修饰在其表面,转为亲水性CIT-NaYF4∶Yb3+,Ho3+纳米粒子.

    NaYF4∶Yb3+,Ho3+CIT-NaYF4∶Yb3+,Ho3+配体交换法柠檬酸

    CdS/In2O3/g-C3N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朱蓓蓓周杰张海滨刁国旺...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Z型CdS/In2O3/g-C3N4 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XRD、SEM、TEM、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光催化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原子价态和光响应性能等进行表征,通过可见光降解苯酚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具有零维结构的CdS、一维结构的In2O3 和三维结构的g-C3N4 形成了 0D/1D/3D三元复合材料,该材料在180 min可有效降解90%的苯酚,降解速率是CdS的 2.9 倍、g-C3N4 的 6 倍,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复合材料光催化能力的增强主要归因于三维多孔g-C3N4 与CdS和In2O3 形成的三维空间电场.三维多孔结构不仅有利于污染物的高效吸附,而且为光催化反应提供活性位点,三维空间和网络互连结构有利于光生电荷的定向迁移,增加载流子寿命.

    CdSIn2O3g-C3N4光催化苯酚

    复合纳米流体在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中光热特性的研究

    张宇航周璐吉祝昊马红和...
    132-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用于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的二元Cu/SiO2 纳米流体的光吸收和光热转换,制备了PVP(聚乙烯吡咯烷酮)表面修饰的一系列不同组分的Cu/SiO2 复合纳米流体,并通过测量实验流体的透射率和闷晒实验,研究了水基复合纳米材料在不同情况下的光吸收和光热转换性能.结果表明,PVP浓度增加对纳米流体在反复加热情况下的热稳定性有明显增强作用,但存在最佳浓度使流体稳定效果达到最佳.闷晒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测得纳米流体的透射率逐渐升高,宏观表现为流体的稳定性变差、沉淀产生变多.通过复合纳米流体的光热转换实验并结合理论模型分析表明,二元Cu/SiO2 复合纳米流体的光热转换效率与Cu/SiO2 材料的复合比例关系密切且存在最佳复合比例使二者达到最大值.

    纳米流体稳定性光热转换性能表面活性剂复合比例

    原位诱导CuCo2S4@CuCo2O4异质结催化剂的构筑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霍西学于晓婷李慧迟忠美...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一步水热法结合原位硫化策略成功制备了具有丰富孔隙和紧密异质结界面的CuCo2S4@CuCo2O4 半导体催化剂,层级多孔的形貌有效地提高了催化剂的光捕获能力,异质结内建电场和低能垒界面协同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定向转移与分离,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控硫源的加入量,CuCo2S4@CuCo2O4-3 对双氯芬酸和罗丹明B的降解率分别为81.9%和 90.3%,对Cr6+的还原率可达73.9%.催化剂展现出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循环稳定性,CuCo2S4@Cu-Co2O4 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均有较好的催化去除能力.

    半导体异质结光催化双氯芬酸罗丹明BCr6+

    氧化锌黄芩苷紫外屏蔽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余瑶瑶孙晓敏吴鑫蔡悦...
    143-147,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正硅酸乙酯在pH=8~10 的条件下水解形成的SiO2 包覆于纳米ZnO的表面制备SiO2/ZnO复合材料,以降低纳米ZnO的光活性.将天然药物黄芩苷(BA)包覆在SiO2/ZnO表面制得BA/SiO2/ZnO复合材料,使其兼具紫外屏蔽性能和抗氧化功效.通过Zeta电位、TEM、UV-Vis、FT-IR、TG和XRD等方法对制得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2 以Si—O—Zn键的形式结合在纳米ZnO表面,适宜包覆量为20%;药物BA是以无定型的形式包覆在SiO2/ZnO表面,最佳包覆量为20%.抗氧化性实验结果表明,BA/SiO2/ZnO复合材料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清除率与维生素C接近.防晒性能测试结果表明,BA/SiO2/ZnO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紫外屏蔽能力.

    纳米氧化锌二氧化硅黄芩苷自由基清除能力防晒指数

    超重力法制备FeS及其Al2O3负载改性后脱汞性能研究

    吕俊辉栗秀萍于洋王正恬...
    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IS-RPB)结合共沉淀法获取粒径小且分布均匀的FeS粉体,利用浸渍法对其进行负载型改性得到复合材料FeS/Al2O3,并利用其进行脱汞性能探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对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粒度分析仪测试FeS粉体的粒径分布;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试脱汞率,考察吸附剂用量、处理时间、pH、共存离子等对脱汞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重力法制备纳米FeS的最佳条件为:c(Fe2+)=0.10 mol/L、超重力因子为106.6、撞击初速度为 9.43 m/s,此时,得到的FeS的粒径小(D50=91 nm)且分布很窄(68~114 nm).FeS/Al2O3 复合材料的脱汞最佳条件为:pH为 6、吸附材料质量浓度为 2.0 g/L、处理时间为 240 min,此时,脱汞率可达 99.96%,最大饱和吸附容量为1775.9 mg/g,出水质量浓度为 0.04 mg/L.

    超重力技术FeS/Al2O3Hg(Ⅱ)废水

    白酒糟中纤维素酶解工艺优化研究

    徐健赵雨胡芳刘建忠...
    155-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白酒糟资源的综合利用,探究了白酒糟渣中纤维素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可发酵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了预处理条件(固液比、硫酸体积分数、处理温度、处理时间)及酶解条件(酶添加量)对酒糟中纤维素酶解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神经网络分析结合遗传算法进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白酒糟纤维素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为:固液比为1∶10、硫酸体积分数为 7%、温度为170℃、时间为40 min、酶添加量为 23 FPU/g.此条件下酒糟纤维素酶解得到的可发酵糖总量为(19.77±0.56)g/L,得率为 88.97%.以该酶解液作为碳源进行丁醇发酵,溶剂(丁醇、乙醇、异丙醇和丙酮)总产量为1.56 g/L.

    白酒糟纤维素酶解工艺优化神经网络分析丁醇发酵

    银基复合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性能研究

    罗丹洋刘鑫宇薛渊
    16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是碳中和的有效途径,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仍存在低选择性、低产率、低稳定性和过电位等问题.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性能与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密切相关,因此,设计高活性的催化剂对二氧化碳电化学的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煅烧三聚氰胺制备的C3N4 作为银纳米颗粒的载体合成均匀分布的Ag/C3N4,用于提高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制备一氧化碳的活性.C3N4 含有富电子氮原子,作为载体能够改性金属Ag的电子结构,从而优化复合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Ag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C3N4 载体上可以提高活性面积、避免团聚,进而提高反应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Ag/C催化剂和纯Ag纳米催化剂,Ag/C3N4 催化剂提高了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一氧化碳的选择性、反应速率和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 100 mA/cm2 以上反应 7h后,一氧化碳法拉第效率仍维持在 90%以上.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金属-载体相互作用银基催化剂C3N4一氧化碳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