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

张立萍

月刊

0253-4320

mci@cheminfo.gov.cn

010-64444090

100029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现代化工/Journal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化工技术信息性期刊,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公开发行,月刊。1980年创刊,坚持大化工、全方位的服务方向,以战略性、工业性和情报性为特色。重点报道国内外化工、石化、石油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兴边缘学科和高技术成就,读者对象为化工科研及设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化工行业管理干部以及化工企业的厂长经理及营销人员。主要栏目有专论与评述、技术进展、科研与开发、化工行业设备、市场研究、环保与安全、海外纵横、知识介绍、 国内简讯、国外动态、专利集锦及服务窗等。并承办国内外广告业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热重-质谱分析的榆木/低阶煤共热解特性研究

    梅艳阳侯原浩柴鸿川陈莹...
    99-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烘焙对共热解行为的影响,以榆木(E)、250℃烘焙后榆木(ET250)和低阶煤(L)为原料,利用热重-质谱联用分析仪(TG-MS)进行榆木/低阶煤不同质量比例下(1∶1、1∶3、3∶1)的共热解实验.TG分析结果表明,相比E和ET250,L热解需要更高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但当将生物质与低阶煤共热解后,共热解所需的温度和时间都随着生物质质量比的增加而减小;在共热解过程中,E与L的失重特性曲线相互影响,而ET250在热解过程中与L的失重特性基本一致,说明经250℃烘焙后榆木与低阶煤的品质相似.

    生物质低阶煤烘焙共热解

    α-FeOOH-Fe3O4@SiO2@TiO2-Fe2O3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对苯酚的降解性能研究

    白圆沈莘桐Chanthavong Manininh马睿...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Fe3O4和α-FeOOH为核、SiO2为壳,采用沉淀法制备α-FeOOH-Fe3O4@SiO2磁性复合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TiO2-Fe2O3,然后通过厌氧煅烧法制备了 α-FeOOH-Fe3O4@SiO2@TiO2-Fe2O3材料并用来降解苯酚溶液.利用XRD、XPS、SEM、TEM、VSM等表征分析了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及磁性能.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α-FeOOH-Fe3O4@SiO2@TiO2-Fe2O3光催化反应300 min降解苯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pH=2时降解率为82.3%,材料投加量为0.5 g时降解率为62.3%,光照强度为9 W时降解率为91.2%.自由基清除剂实验表明,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在降解苯酚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纳米磁性材料有效改善了光生电子/空穴分离效率,而且在维持催化活性的同时赋予了材料磁性,实现了材料的高效回收.

    苯酚光催化纳米磁性材料降解

    葡萄籽纳米铁介导微氧污泥床生物脱氮性能研究

    李文博张潇赵博玮崔颖...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氧活性污泥技术面临的启动周期长、氮去除效率低等问题,通过投加采用葡萄籽提取物为原材料制备的纳米铁(Grape Seed-nano iron,GS-nFe)构建了 GS-nFe介导的微氧活性污泥新体系,从而实现了运行效能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GS-nFe的单个粒径范围在50~300 nm;反应器在投加GS-nFe后,平均出水NH+4-N、TIN和COD去除率分别维持在89.48%、76.24%和79.39%,GS-nFe的投加使得厌氧氨氧化菌属的相对丰度由1.98%增至2.87%.此外,norank_f_norank_o_C10-SB1A的相对丰度占比由1.59%增至3.02%,其可与好氧反硝化菌、铁自养反硝化菌、厌氧氨氧化等菌属共同协作,提高生物脱氮效能.

    城市污水微氧生物脱氮GS-nFe自养反硝化菌

    高效Li-CO2电池用富缺陷Co-N-C纳米片电极的制备

    雷普英李雪莲王璇郭文奇...
    116-12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原位生长-模板保护-裂解组装策略,对双金属类沸石咪唑骨架材料(ZIFs)前驱体进行结构调控,成功制备Co-Nx、N-C活性位点及缺陷共存的二维钻-氮-碳纳米片(Co-N-C NFs)催化剂.Co-N-C NFs耦合了内在的Co-N-C的电子结构和外在的富缺陷的二维片层结构,为锂-二氧化碳电池(LCB)提供了有利的气-液-固三相反应界面;纳米薄片彼此交互,构建出有利于C02吸脱附、锂离子和电子迁移输运路径以及便于产物寄宿的空间结构.基于Co-N-C NFs催化剂正极构筑LCB电池,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放电容量达到2 880 μAh/cm2,在100 µA/cm2的大电流密度下,放-充电平台维持在2.60 V和4.40 V,且能稳定工作超1 480 h.

    锂-二氧化碳电池Co-N-C催化剂富缺陷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双模板

    LDH改性电极强化CW-MFC耦合系统深度处理污水研究

    张静李玉霞刘玉香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耦合系统,探究了层状双氢氧化物(LDH)材料改性电极对CW-MFC系统运行性能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DH材料的结构及其中的Fe、Ni元素显著影响电极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与脱碳除氮相关的功能微生物数量,聚苯胺(PANI)的添加增强了 LDH的电导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改善了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性能和产电性能.其中,阴阳极均用FeNi-LDH/PANI改性的反应器的性能最好,其COD、NO3--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95.68%、96.72%和95.32%,出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该系统稳定运行期间的平均输出电压为108.96 mV,最大功率密度可达到1.99 W/m3.

    层状双氢氧化物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CW-MFC)电极改性脱碳除氮生物电输出微生物群落组成

    基于双重乳液对称分裂的微囊高通量可控构建

    范林玲潘大伟汪伟褚良银...
    130-13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构建了一种用于双重乳液高通量可控构建的三级分裂微流控装置,并深入分析了多级分裂后最终双重乳液的尺寸与单分散性.此外,以油-油-水(O/O/W)双重乳液为模板合成了尺寸均一的核壳型三羟甲基丙烷乙氧基三丙烯酸酯(ETPTA)微囊.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高度单分散双重乳液及微囊的高通量可控构建提供理论指导.

    微流控Y型通道对称分裂双重乳液微囊

    废玻璃制备方沸石用于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研究

    柏静钟海滢郭建宁容俊琪...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废玻璃为原材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方沸石,探究其对废水中Pb2+、Cd2+和Cu2+的吸附性能.通过批式实验系统考察了多种物理化学因素(pH、温度、接触时间等)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对吸附量的影响较为显著,而温度变化对平衡吸附量的影响较小.确定了方沸石吸附Pb2+、Cd2+和Cu2+的最佳工艺参数.利用Langmuir等温线模型对方沸石吸附水中的Pb2+、Cd2+和Cu2+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是均质单分子层吸附,且吸附动力学特征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证实了该吸附过程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化学吸附和表面络合作用实现.为废玻璃的资源化利用及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

    废玻璃方沸石废水重金属吸附性能

    多取代芳基重氮盐环合芳基五唑的过程研究

    刘力乐秦丰王钲鑫王鹏飞...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氮盐与叠氮化合物经[3+2]环加成反应是构建五唑环的关键步骤.以对氨基苯酚、2-甲基-4-氨基苯酚和2,6-二甲基-4-氨基苯酚盐酸盐为原料,采用低温提取方法分离得到相应的盐酸重氮盐、硫酸重氮盐及四氟硼酸重氮盐固体,并通过光谱、质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确定其结构特征和形貌.热稳定性研究表明,随着苯环上羟基邻位上甲基取代个数的增加,所合成的重氮盐热稳定性越差,但四氟硼酸重氮盐的稳定性优于硫酸重氮盐和盐酸重氮盐.采用紫外光谱定性分析了不同重氮盐与叠氮化钠反应制备芳基的产率变化,结果表明,重氮盐的稳定性与其合成的芳基五唑收率呈反比关系,稳定性较差的3,5-二甲基-4-羟基苯基重氮盐酸盐合成的芳基五唑收率最好,当反应温度高于-30℃时芳基五唑的收率降低,所以合成芳基五唑温度应控制在-30℃及以下.

    多取代芳胺重氮化盐热稳定性芳基五唑

    吸附法脱除低碳烷烃中微量甲醇

    姜玉坤丁辉朱静东曹改瑜...
    146-148,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碳烃中微量的甲醇等含氧化合物会对其后续应用和装置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以含有1.2 wt%甲醇的正己烷为模型底物,利用甲醇独特的反应性能和甲醇与正己烷的极性差异,分别考察氯化钙、磺化树脂、大孔氧化硅和4A分子筛等吸附剂的甲醇脱除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磺化树脂具有良好的甲醇脱除性能和再生重复性.在甲醇去除率≥90%的条件下,磺化树脂对甲醇的有效吸附量为0.41 g/g,磺化树脂经过再生后吸附甲醇性能与新鲜树脂相比基本不变,可重复利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低碳烷烃甲醇脱除磺化树脂吸附法极性

    F-Al双掺杂改性Li6.28-xAl0.24La3Zr2O12-xFx及其性能研究

    吉闫谢佳磊张佳熠刘晶香...
    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锂镧锆氧(LLZO)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和致密度,实现低成本的LLZO陶瓷制备,采用传统固相法制备了F-和Al3+双掺杂改性的固体电解质Li6.28-xAl0.24La3Zr2O12-xFx(LALZOF),并通过调节Al2O3和LiF的添加量以优化LALZOF陶瓷的离子电导率和致密度.SEM、PSD和XRD分析结果表明,F-和Al3+掺杂进入LALZOF中并稳定了立方相,且F-可以降低LALZOF的粉体粒径尺寸.在高温烧结后,SEM、EDS、EIS和致密度测试结果表明,F-对LALZOF陶瓷晶粒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增加陶瓷的致密度,并提高锂离子电导率,且F-均匀的掺入在LALZOF晶粒内;在F-掺杂量为0.2 mol时具有最佳性能,致密度为86.28%,总离子电导率为4.30×10-4 S/cm.

    固体电解质锂镧锆氧双掺杂氟离子铝离子离子电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