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汽车工艺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汽车工艺师
汽车工艺师

月刊

1672-657X

汽车工艺师/Journal Modern Component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手持式间隙面差测量系统在焊装车间的应用

    周文斌赵鑫鑫朱立高李斌...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了一种手持式间隙面差测量系统在焊装车间的应用,讲述了此系统的系统构成、测量原理、应用案例和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等.

    间隙面差测量系统调试过程测量过程系统价值

    汽车焊装自动点焊飞溅问题分析及优化

    王德昌李卫元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汽车白车身点焊飞溅原理进行阐述,之后进一步针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飞溅现象进行飞溅分析,并给出解决办法及优化标准,对汽车焊装点焊飞溅优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电阻点焊焊接飞溅飞溅率博世焊接系统UI

    二元无镍磷化新工艺在重型载货汽车车身上的应用

    赵勇佟光来李伟魏鹏程...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重型载货汽车驾驶室前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材料的反应机理分析、工艺试验、产品跟踪及环保跟踪验证了可行性,验证和应用一种新型无镍磷化方式,为重卡驾驶室推进清洁生产,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重卡驾驶室磷化含镍废水涂层性能环保绿色

    浅析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关键生产要素

    于德水何廷余刘清李东洋...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要介绍了一体化压铸概念及其特点,并引出其对行业的"量变到质变"的影响.详细介绍分析了一体化压铸在压铸材料、压铸工艺、压铸设备、配套设备、检测方法及技术人员等几大生产要素上的要求,最后指出一体化压铸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汽车、设备、压铸、模具、材料及科研等多板块、全链条协同合作,助力于一体化压铸的软着陆.

    一体化压铸技术生产要素量变质变协同合作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下线全球第1000万个电驱系统

    30页

    新能源汽车大型压铸件尺寸精度研究

    林真廷叶小军郑耀凯陈全川...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赛力斯汽车推出具有地面最强悍性能的SUV问界M9,其车身结构采用了先进的一体化压铸全铝底盘,有效减轻了簧下质量,进而提升了操控性能,然而压铸件尺寸精度如何控制成为行业最大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压铸工艺过程、免热处理材料、校型工装设备、过程管控及压机参数调试等方面优化的控制策略,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水平,同时也为压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体式压铸工艺铝合金后车体免热处理材料尺寸精度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工具的温度与扭矩变化规律研究

    陈云霞孙春晓伍燚武晓燕...
    36-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DEFORM-3D软件,建立了异种材料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过程的热机耦合模型,对焊具开展了旋转速度、下扎速度及深度温度、扭矩分析,得到了轴肩与搅拌针在焊接过程的温度、扭矩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比6种典型工艺参数发现,转速的升高、下扎速度的降低与下扎深度的增加均会导致焊具的温度升高.下扎速度对焊具峰值扭矩的影响较小,转速的降低与下扎深度的增加会导致焊具扭矩的增大.

    回填式搅拌摩擦点焊焊具温度扭矩

    汽车白车身侧围前柱角接板焊接尺寸控制方案研究

    赵振洲李小强孙政于天齐...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某车型白车身侧围前柱角接板产品结构、装配路线及焊接工艺进行介绍,围绕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点,从理论数据分析、有限元仿真验证、试验分析综合论证,形成一套侧围角接板焊接尺寸育成控制理论方案.并结合项目前期的产品结构、定位基准设定、偏移公差分配及检测方向评价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导后续车型侧围前柱角接板焊装尺寸的开发与控制,规避不良尺寸问题的发生.

    定位基准尺寸控制偏移公差前柱角接板

    车身地板线线尾区域工艺内容总结及方案分析

    王人和崔天龙谢明达辛星...
    48-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理了北京奔驰近年来白车身地板线线尾工艺内容组成,单一车型或多车型生产线工艺布局方案,总结归纳生产线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工艺内容和步骤,通过对比工艺布局方案,提出优化工艺布局思路,为后续车型生产线规划提供新的建议和思路.

    车身地板线工艺方案产线布局白车身

    汽车IGBT功率模块腐蚀绝缘故障分析

    汪春平赵晓宁程素青贾兰...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车规级功率模块,设计使用时间往往高达15年以上.因此对可靠性设计和封装工艺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大大增加了IGBT模块封装技术的难度.封装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准设计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PCM(控制器模块)功率模块在实际工况条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通过对某车辆PCM功率模块腐蚀失效故障的原因分析,经过一系列验证分析,讨论了引起PCM腐蚀失效的内外部因素,其中包括外部环境、单品PM结构、IGBT灌封工艺、散热器外壳制造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PCMIGBT功率模块工业CT检测超声波焊热固性树脂铝合金点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