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雷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雷达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现代雷达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陈玲

月刊

1004-7859

modernradar@263.net

025-51821080 51821085

210039

南京3918信箱110分箱

现代雷达/Journal Modern Rada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大型专业性学术刊物,内容丰富,学术性强,有较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也是国防科工委下属我国十大国际交流重点国防科技刊物之一。以刊登国内我先进雷达技术为主,兼载通信、微波、ECM和ECCM技术。欢迎赐稿,欢迎订阅,欢迎刊登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款高增益双脊喇叭天线

    凡创赵全明李天成刘玉...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实际干扰测试需求,设计了一款脊上开槽的超宽带高增益双脊喇叭天线.首先,首次引入二次Bezier曲线作为脊的渐变曲线并验证了该曲线的可行性,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SWR)带宽为 2 GHz~18 GHz;然后,通过加入楔形块和采用锥形渐变脊,成功地解决了天线高频增益下降和辐射方向图畸变的问题;最后,通过在脊上开锥形槽,进一步降低了低频段的VSWR.仿真结果表明天线在2 GHz~18 GHz内的VSWR小于1.9,在5 GHz~17 GHz内小于1.5,且在不加载介质透镜的情况下,高频增益稳定在 18 dBi以上.实测结果表明天线的VSWR和增益与仿真结果吻合,可用于天线干扰测量系统和高增益反射面天线的馈源.

    双脊喇叭天线超宽带锥形槽高增益

    自然人机交互技术在雷达显控终端中的应用

    潘奇杨东华蔡委哲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雷达显控终端承担的操控任务多、操作步骤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利用自然人机交互技术提升人机交互效率的方法.采用触控显示器、触控一体机、视频处理模块、语音处理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虚拟现实(VR)交互设备等,通过增加触控、语音、图像处理、VR、生物特征鉴权等多种自然人机交互技术拓展了人机交互的方式;根据雷达显控终端的交互情景,采用选择型多模态融合交互方式,大幅提高了雷达显控终端的人机交互效率,使得人机交互更为自然和舒适.VR交互设备在多维信息展示、场景仿真与推演、模拟训练等场合发挥了明显的优势,自然化和人机融合的智能交互方式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自然人机交互多模态融合交互虚拟现实智能交互

    宽带射频限幅器的设计

    魏庆发刘磊王正斌张军马...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首先根据器件手册完善了所用PIN管的spice模型,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接着,分析了宽带射频(RF)限幅器中PIN二极管在高于、低于渡越频率的频段时工作状态的不同,并给出了对应功耗的计算方法,以保证功耗的精确性;然后,根据滤波器原理用三对反向并联的PIN管设计了一款宽带RF限幅器;最后,根据高、低频段功耗的不同给出了该限幅器的输入功率上限.实测结果表明,在 3 MHz~3 GHz的宽频带范围内,其回波损耗大于 24 dB,插入损耗小于 1.6 dB.该宽带RF限幅器可将30 dBm的连续波信号限制在15 dBm以内,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与其他电路集成,可用于通信设备和测量设备的输入保护.

    限幅器宽带PIN二极管功耗

    基于云边端的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架构设计

    韩如明郭琰刘国庆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作为未来信息化作战的关键要素,为现代化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天域预警信息支撑,文中面对未来空间目标呈现小型化、星座化、异变化等特点,将云边端架构引入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的架构设计中.首先,分析了目前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面临的问题和系统需求;然后,结合云边端架构的理念提出了一种空间目标探测感知系统架构的设计方法,考虑当前探测感知装备现状合理设计了云中心、边中心和端节点的系统组成,结合空间目标探测流程设计了"两环、一库、四要素"的系统运行逻辑架构;最后,总结了该架构具备的先进能力特征.

    空间目标探测感知云边端架构逻辑架构智能化

    舰载干扰对抗末制导雷达的复合干扰样式选择方法

    徐红青罗俏燕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发挥舰载有源干扰装备对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干扰效能,基于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干扰技术机理,提出了时域、频域、能域、识别域等抗有源自卫干扰因子及其数学模型,并建立了抗有源自卫干扰的能力计算模型,以支撑舰载有源干扰装备根据舰载侦察装备的感知信息(频率、脉宽、重频、信号体制等)以及有源干扰装备的性能(干扰引导时间、干扰带宽、干扰功率等),合理选取最佳复合干扰样式,从而实现了舰载有源干扰装备干扰样式与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最佳匹配.针对非相参捷变频信号体制雷达和脉压相参信号体制雷达,通过仿真试验提出了不同弹目距离下的最佳复合干扰样式.

    舰载有源干扰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抗有源自卫干扰模型复合干扰样式选择

    书讯

    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