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贺大林

双月刊

1009-8291

xdmnwk@126.com

029-82657054

710061

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dern U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郭应禄院士任名誉主编,聘请国内泌尿界知名专家、教授担任顾问及编辑委员会委员。该杂志为泌尿外科专业学术期刊,刊登国内外最新的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最先进的治疗方法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走出泌尿外科临床研究的常见误区

    王伟
    753-755页

    泌尿外科临床研究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学误区

    前列腺盆腔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男科与性医学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中国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与疗效评判标准协作组梁朝朝...
    756-761页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盆腔综合征安全共识

    腹膜外途径腹腔镜膀胱全切340例经验("大家泌尿网"观看手术视频)

    王科李兆峰张宗亮赵凯...
    762-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治性膀胱全切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术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已为340例膀胱癌患者施行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ELRC),本文就术中腹膜外腔的建立、腹膜外手术空间的扩大及腹膜外途径切除膀胱、清扫淋巴结等手术步骤及如何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等经验进行总结.腹膜外途径切除膀胱时,术中不破坏腹膜的完整性,保留腹膜的支持、分泌、保护、润滑等作用,不仅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对腹腔脏器影响较小,可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腹膜外腹腔镜膀胱癌并发症膀胱根治性切除术

    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及其对手术侧肾脏的远期影响

    张志凌
    76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局限性小肾癌的首选方法,但手术过程中通常需要暂时阻断肾动脉,不可避免地引发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者甚至发生急性肾损伤.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常采用急性肾损伤网络标准(AKIN)和风险、损伤、失败、损失、终末期肾脏疾病标准(RIFLE),但使用总肌酐升高水平来评估单侧肾损伤显然不够准确;另外,肾部分切除术中会丢失部分正常肾组织,也导致血肌酐升高.为避免上述因素对诊断造成干扰,笔者首先改良了孤立肾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诊断分级方法,提出了诊断肾部分切除术后的急性肾损伤需要考虑到正常肾组织丢失引起的血肌酐升高.接着采用"极端值法"量化了非孤立肾患者手术侧肾脏急性肾损伤的程度.最后还探讨了急性肾损伤对手术侧肾脏的远期影响以及减轻肾部分切除术中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潜在方法.

    肾癌肾部分切除术缺血时间肾功能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网络标准(AKIN)风险、损伤、失败、损失、终末期肾脏疾病标准(RIFLE)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免穿刺活检前列腺癌的可行性

    付强孙振业姚振王禾...
    771-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RARP)治疗影像学高度怀疑而免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患者的可行性,为后续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影像学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穿刺组与免穿刺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行RARP,穿刺组患者术前进行穿刺活检,活检确诊后择期手术,免穿刺组患者未进行穿刺活检直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结局指标(诊断准确率、围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尿控恢复率)、次要结局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留置导尿管时间、切缘阳性率、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值).结果 病理证实穿刺组41例(100%)均为前列腺癌,免穿刺组中40例(97.56%)为前列腺癌.穿刺组与免穿刺组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19.51%vs.2.50%)、手术时间[(75.31±20.35)min vs.(60.25±10.64)min]、术中出血量[(141.25±30.45)mL vs.(111.45±33.58)mL]、住院时间[(7.89±1.21)d vs.(5.13±1.02)d]、住院总费用[(4.12±0.56)万元vs.(2.61±0.43)万元]、焦虑评分差值[(7.02±1.25)分 vs.(1.99±0.42)分]、抑郁评分差值[(7.05±1.31)分 vs.(1.95±0.38)分]比较,免穿刺组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穿刺组术后1、6及12个月的尿控恢复率较穿刺组略高(75.00%vs.58.54%;87.50%vs.80.49%;95.00%vs.92.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RP 在免穿刺活检前列腺癌手术中具备可行性,可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穿刺活检前列腺癌住院费用尿控恢复率

    尿动力检查对指导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期下尿路功能障碍治疗的价值

    司峰左佳李庆彬王颂扬...
    776-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尿动力学(UDS)检查对指导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康复期下尿路功能障碍(LUTD)治疗的价值,以期为临床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老年IS后康复期LUTD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UDS检查结果给予相应临床治疗,逼尿肌过度活动(DO)者口服托特罗定;逼尿肌无反射导致残余尿增多并有排尿症状者给予清洁间歇导尿(CIC);膀胱出口功能性梗阻者口服坦索罗辛.同时合并多种情况者,联合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的下尿路症状(LUTS)缓解率、UDS检查参数及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 UDS检查结果显示单纯DO者25例(50.0%),DO伴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者9例(18.0%),DO伴膀胱出口功能性梗阻者5例(10.0%),逼尿肌无反射者4例(8.0%),单纯膀胱出口功能性梗阻者7例(14.0%).相较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等LUTS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最大尿流率和排尿量显著增加,膀胱残余尿量显著减少,QoL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UDS检查对指导老年IS后康复期LUTD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缺血性脑卒中下尿路功能障碍尿动力学下尿路症状老年人

    脑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低频振幅法检测盆底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大脑各区功能及结果分析

    卫中庆李云鹏李春龙赵素敏...
    781-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脑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低频振幅(ALFF)法检测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脑部各功能区信号图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21年3月 2023年3月于3家参与医院就诊并确诊为OAB的患者为OAB组(n=14),收集同期与OAB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C组,n=14).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表(OABSS)问卷调查、生活质量评分(QoL)、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受试者均进行rs-fMRI检测,采集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信号图像,采用ALFF技术处理图像数据,对结果进行两样本t检验,获取差异脑区.结果 OAB 组和 NC 组的 OABSS[(8.07±0.37)分 vs.(1.21±0.18)分]、QoL[(4.85±0.21)分 vs.(0.64±0.13)分]、SAS[(60.14±1.40)分vs.(37.64±1.57)分]及 SDS[(52.50±1.29)分 vs.(36.14±0.34)分]评分比较,OAB 组高于 N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FF处理后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ALFF值有明显差异的脑区分别位于左侧补充运动区、左侧额叶内侧额上回及右侧中央前回(P<0.000 1).结论 静息状态下大脑的自发活动与相互协调能力异常可能与OAB的相应临床症状有关,涉及的功能异常脑区有左侧补充运动区、左侧额叶内侧额上回及右侧中央前回.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膀胱过度活动症低频振幅脑部功能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或可帮助术前预判急性阴囊疼痛患儿是否发生睾丸扭转

    贺显雅王晨杨勇军陈俊杰...
    785-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判急性阴囊疼痛患儿睾丸扭转(TT)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4年1月于湖南省人民医院和洪江市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58例术前超声诊断疑似为TT的患儿资料,所有患儿均急诊接受了睾丸探查手术.根据探查结果分为TT组(143例)和非TT组(15例).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彩超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对TT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TT组和非TT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组NLR明显高于非TT组[(4.82±2.37)vs.(2.85±0.75),P<0.05].NLR预测TT的最佳截断值为2.07,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95%CI:0.709~0.90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93.3%,显著高于其他因素.结论 对于超声诊断疑似TT的急性阴囊疼痛患儿,NLR或可帮助预判是否发生TT,作为此类患儿临床治疗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睾丸扭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儿童睾丸附睾炎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101例分析

    甘超胜李涛樊俊杰蒋樟栋...
    790-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根治性膀胱全切联合淋巴结清扫术(RC-PLND)前行新辅助化疗(NAC)或联合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包含NAC的新辅助治疗及RC-PLND的101例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1例(70.3%)患者根治术前接受NAC(NAC组),30例(29.7%)患者术前接受NAC联合免疫治疗(NAC联合免疫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疗效指标和新辅助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术后发生病理完全缓解(pCR)及病理部分缓解(pPR)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基线特征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接受NAC组患者中肿瘤数量多发占比显著较NAC联合免疫治疗组高(69.0%vs.46.7%,P=0.034).相较NAC组,NAC联合免疫治疗组可以显著提高病理降期率及pPR率(60.6%vs.83.3%,P=0.026;45.1%vs.70.0%,P=0.022).虽然NAC联合免疫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术后pCR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3%vs.33.8%,P=0.0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T分期、肿瘤直径是MIBC患者行新辅助治疗后pCR和pPR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此外,两组患者新辅助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贫血、白细胞计数下降及恶心、呕吐,但级别多为1~2级,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MIBC患者行RC-PLND术前NAC联合免疫治疗可以提高病理降期率、pPR及pCR,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安全性病理反应

    男性尿道狭窄病因及治疗方式10年变化的单中心回顾分析

    夏海缀翟建坡王建伟李贵忠...
    797-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近10年单中心男性尿道狭窄病因及治疗方法的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940例男性尿道狭窄患者,按照收治时间将患者分别纳入2013-2017年组及2018-2022年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因、狭窄部位及长度和治疗方式.结果 940例男性尿道狭窄的病因分别为外伤447例(47.55%)、医源性损伤220例(23.40%)、特发性病因128例(13.62%)、硬化性苔藓样变78例(8.30%)、感染46例(4.89%)、其他病因21例(2.23%).治疗方法分别为尿道成形术691例(73.51%)、尿道狭窄内切开122例(12.98%)、尿道扩张86例(9.15%)、耻骨上膀胱造瘘41例(4.36%).前后5年对比分析显示,2018-2022年组外伤所致尿道狭窄的占比较2013-2017年组明显下降(41.71%vs.60.34%,P<0.001),而医源性损伤所占比例明显上升(26.05%vs.17.63%,P=0.005);2018-2022年组尿道成形术占比有所增多(75.66%vs.68.81%,P=0.027),尿道狭窄内切开术的应用占比显著下降(9.92%vs.19.66%,P<0.001);2018-2022年组与2013-2017年组比较,膜部尿道狭窄所占比例显著下降(26.98%vs.50.85%,x2=51.06,P<0.001),而阴茎段尿道狭窄(21.40%vs.7.80%,x2=26.37,P<0.001)及尿道外口狭窄(9.30%vs.4.75%,x2=5.80,P<0.001)所占比例明显增多.结论 外伤是近10年男性尿道狭窄的主要原因,但占比呈下降趋势;医源性损伤已上升为男性尿道狭窄的第2大原因;采用尿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多,成为近5年男性尿道狭窄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尿道狭窄男性外伤医源性损伤尿道成形术尿道狭窄内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