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农村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农村科技
现代农村科技

半月刊

1674-5329

xdnckj@126.com;hbnykj@yahoo.com.cn

0311-87652160 87652329

050051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现代农村科技/Journal xiandai nongcun kej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宣传贯彻党和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交流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的先进经验,传递科技信息;普及农业技术和生产技能;选登国内外的农业先进经验及科技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麦—玉米一体化种植高产施肥模式探讨

    刘君英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麦—玉米一体化种植是我国山东地区采用的主要农业生产制度,其中一体化施肥,既能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和降低化肥施用量,又能有效提高两种作物产量.本文简要介绍了小麦—玉米一体化种植模式的优势,并详细阐述了小麦—玉米一体化种植的施肥模式和技术.

    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施肥模式

    高中地理教学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史福来
    89页

    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罗俊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劳动教育纳入了大中小学课程,对学校、家庭、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身心的锻炼.将"劳动"和"教育"在课程中相融合,进而实现对学生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一体式培养.在劳动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发现存在劳动观念认识不足、劳动教育地位边缘化、劳动教育未得到落实以及学校社会协作不够、个人缺乏劳动实践能力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剖析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标准

    关注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张淑君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人们对于健康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一个人是否健康不仅仅要关注他的生理健康,还需要关注他的心理健康.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正是心理较为敏感的时期,心理健康方面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农村生活在不断改善,但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没有跟上,这就导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影响农村中小学生成长的重要问题.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湖南民族地区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的构建

    刘於清张斯妮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地区的脱贫成果巩固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民族地区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仅需要政策、内容、主体等方面衔接,更需要机制衔接.湖南民族地区作为脱贫人口多、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在促进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应建立:推进反馈机制、外部动力机制、内部动力机制、主体激励机制,通过探索建立实现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推进衔接进程,打造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民族地区团结奋斗共同富裕标杆区.

    湖南民族地区脱贫成果巩固乡村振兴衔接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下南郑区林业技术推广现状及建议

    高江波张子文李丹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郑区森林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为了更好地发展林业产业,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笔者基于走访调研、文献分析梳理林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现状提出健全林业技术推广体系、争取项目支撑、招引专业技术人才、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增强林农生产管理技能、多渠道推广林业技术等改进建议,以期改善林业技术推广现状,为乡村振兴贡献"绿色力量".

    南郑区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基层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乡村振兴

    依托地域优势 发展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河北怀来八棱海棠产业发展研究

    刘丽娇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要振兴,关键靠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河北怀来依托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八棱海棠特色产业,切实增强其支撑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本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关系为切入点,以怀来县八棱海棠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深入调研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为怀来八棱海棠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发展对策,以更好地实现以产业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八棱海棠问题对策

    旅产学联动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以临汾市永和县和介休市张壁村为例

    李欣蔚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将乡村文旅资源、产业发展资源以及研学资源进行对接与耦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合理开发和利用文旅资源,加以产业与研学辅助,不断探索三者共生动力,挖掘红色内涵,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乡村"旅产学"融合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临汾市永和县和介休市张壁村的实地考察为依托,分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和研学资源融合发展的新趋势,重点关注红色资源如何推动乡村发展,探索旅产学联动赋能乡村富裕的有效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旅产学联动文旅资源

    乡村振兴背景下涞源县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

    项在耿杨霄月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抓手.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中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保定市涞源县地处两省交界和三山交汇地带,因地形条件制约、社会资源匮乏以及矿产独大的发展模式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深刻把握涞源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借助SWOT分析模型对涞源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缺陷、机遇、挑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构建供需匹配的旅游产业体系,整合多方面旅游资源,培养专业化旅游人才,提高监督管理的力度,建立全产业链发展机制等发展建议.

    乡村振兴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涞源县

    乡村振兴视域下湖北省团风县红色资源开发利用探索

    覃凤英胡金攀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红色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存在着红色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壁垒、挖掘深度不够、资金约束等问题.如何科学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不断实践探索.

    乡村振兴红色资源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