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只达石

月刊

1672-6731

xdsjjbzz@263.net.cn

022-60367623

300060

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122号天津环湖医院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表面肌电图对评估帕金森病肌强直的作用

    刘再朝焦悦李娟陈先文...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表面肌电图(sEMG)记录的帕金森病患者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表面积分肌电值(iEMG)与肌强直程度的关系,探讨iEMG值作为帕金森病患者肌强直程度客观量化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纳入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PD组)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19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估受试者运动症状及上肢肌强直程度;sEMG采集受试者上肢被动运动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并计算iEMG值;随机选择其中32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左旋多巴冲击试验,收集冲击前后iEMG值和UPDRSⅢ上肢肌强直评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iEMG值与上肢肌强直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PD组症状较重侧肱二头肌(Z=-4.874,P=0.000)和肱三头肌(Z=-4.880,P=0.000)iEMG值高于症状较轻侧.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PD组上肢肌强直评分(0~3分)与肱二头肌(rs=0.735,P=0.000)和肱三头肌(rs=0.545,P=0.000)iEMG值呈正相关关系.PD组上肢肌强直评分为1分(肱二头肌Z=5.344,P=0.000;肱三头肌Z=5.146,P=0.000)、2分(肱二头肌Z=7.421,P=0.000;肱三头肌Z=6.891,P=0.000)、3 分(肱二头肌Z=5.340,P=0.000;肱三头肌Z=5.145,P=0.000)的肌肉 iEMG值均高于对照组.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发现,冲击后症状较重侧肌强直评分、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iEMG值均下降(Z=-3.317,P=0.001;Z=-2.375,P=0.018;Z=-2.618,P=0.009);此外,PD 组左旋多巴冲击前(肱二头肌 rs=0.664,P=0.000;肱三头肌 rs=0.386,P=0.029)和冲击后(肱二头肌 rs=0.620,P=0.000;肱三头肌rs=0.588,P=0.000)症状较重侧肌强直评分与iEMG值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iEMG值可反映肌强直程度,可作为帕金森病患者肌强直程度的量化评估指标.

    帕金森病肌强直上肢肌电描记术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四)

    163页

    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和丙二醛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分析

    龚梦茜孙迎迎徐传英张伟...
    164-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丙二醛(MDA)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26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分为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正常组(PDN组,41例)、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组(PD-MCI组,47例)、帕金森病痴呆组(PDD组,38例),并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Hoehn-Yahr分期评估帕金森病患者药物"关"期病情严重程度,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估药物"关"期运动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估安静及药物"开"期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并测定帕金森病患者和对照者血清8-OHdG和MD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探讨血清8-OHdG和MDA水平与帕金森病患者MoCA评分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8-OHdG和MDA预测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风险的效能.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病程(r=-0.241,P=0.007)、Hoehn-Yahr分期(r=-0.333,P=0.007)、8-OHdG(r=-0.310,P=0.000)、MDA(r=-0.291,P=0.004)与 MoCA 评分呈负相关关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8-OHdG(OR=1.335,95%CI:1.137~1.568;P=0.000)和 MDA(OR=2.928,95%CI:1.676~5.115;P=0.000)水平升高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8-OHdG、MDA及二者联合预测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95%CI:0.761~0.902,P=0.000)、0.846(95%CI:0.775~0.916,P=0.000)和 0.922(95%CI:0.878~0.966,P=0.000).结论 外周血 8-OHdG 和 MDA 有望成为评估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标志物.

    帕金森病8-羟基-2'-脱氧鸟苷丙二醛认知障碍氧化性应激危险因素Logistic模型ROC曲线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的相关分析

    姬莉杨宁刘卫国牛程麟...
    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3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采用Hoehn-Yahr分期进行疾病分期,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评价运动障碍严重程度,帕金森病预后量表-自主神经功能部分(SCOPA-AUT)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价整体认知功能,非运动症状量表(NMSS)评价总体非运动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共130例患者据是否伴发阿尔茨海默病分为伴阿尔茨海默病组(82例)和不伴阿尔茨海默病组(48例).伴阿尔茨海默病组患者Hoehn-Yahr分期3~5级比例(x2=5.689,P=0.017),UPDRSⅢ评分(t=21.490,P=0.000),SCOPA-AUT 评分(t=21.330,P=0.000)及其体温调节障碍(x2=8.512,P=0.004)、泌尿功能障碍(x2=17.270,P=0.000)、胃肠功能障碍(x2=24.471,P=0.000)、瞳孔调节障碍(x2=5.299,P=0.021)、心血管功能障碍(x2=15.355,P=0.000)比例,以及 NMSS 评分(t=32.309,P=0.000)均高于不伴阿尔茨海默病组,而MMSE(t=4.730,P=0.000)和MoCA(t=6.840,P=0.000)总评分及其各项分评分(均P=0.000)均低于不伴阿尔茨海默病组.相关分析显示,伴阿尔茨海默病的帕金森病患者SCOPA-AUT评分与MMSE和MoCA总评分及其各项分评分呈负相关(均P=0.000).结论 伴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较严重,且其自主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自主神经系统认知障碍

    下期内容预告

    176页

    LRRK2基因R1067Q和GBA基因R202Q双变异致早发型帕金森病一例

    刘晨干静张煜刘振国...
    177-181页

    帕金森病富含亮氨酸重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葡糖苷酰鞘氨醇酶病例报告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五)

    181页

    内镜下经鼻或经口入路颅底脊索瘤切除术后生活质量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分析

    卢醒张晓晨于焕新翟翔...
    182-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经鼻或经口人路颅底脊索瘤切除术后生活质量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总结2016年3月至2022年3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行内镜下经鼻或经口人路手术的14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采用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价手术后生活质量,采用Point-Biserial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探究SF-36评分及其各维度评分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SF-36评分中躯体健康总分之躯体疼痛维度评分与头痛(r=-0.998,P=0.043)、复视(r=-0.999,P=0.032)、视力障碍(r=-0.998,P=0.037)、海绵窦症状(r=-0.997,P=0.047)、肿瘤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r=-0.998,P=0.038)呈负相关,与术后放射治疗(r=0.998,P=0.038)、全斜坡型肿瘤(r=0.998,P=0.036)、肿瘤体积>20 cm3(r=0.999,P=0.035)呈正相关.结论 脊索瘤患者可存在术前头痛、复视、视力障碍、海绵窦症状以及术中肿瘤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的特征,可降低内镜下经鼻或经口入路手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对此类患者应予以关注.

    脊索瘤颅底生活质量神经内窥镜检查显微外科手术

    不同电流密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疗效分析

    张大华宋为群程亦男袁英...
    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不同电流密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45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患者,随机予以低电流密度(0.028 mA/cm2,低密度组)、中等电流密度(0.057 mA/cm2,中密度组)和高电流密度(0.080 mA/cm2,高密度组)电刺激(每组各15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采用Fugl-Meyer上肢评价量表(FMA-UE)和上肢动作研究测验量表(ARAT)评价上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不同电流密度组患者治疗后FMA-UE(F=284.343,P=0.000)、ARAT(F=180.427,P=0.000)和 mBI(F=487.159,P=0.000)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各组间 FMA-UE(F=2.293,P=0.000)和 ARAT(F=2.572,P=0.00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高密度组和中密度组FMA-UE(t=2.426,P=0.029;t=2.140,P=0.035)和 ARAT(t=2.537,P=0.024;t=2.353,P=0.028)评分均高于低密度组.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尤以电流密度0.057和0.080 mA/cm2效果更佳.

    经颅直流电刺激卒中运动障碍上肢

    重症脑深静脉血栓形成并溃疡性结肠炎一例

    王金宝谷亚钦段建钢
    193-198页

    静脉血栓形成脑静脉结肠炎,溃疡性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