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只达石

月刊

1672-6731

xdsjjbzz@263.net.cn

022-60367623

300060

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122号天津环湖医院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尼拉帕利治疗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疗效分析

    余建忠韩记昌刘亚超李林...
    739-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靶向药物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顺铂+依托泊苷)治疗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2例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患者,均接受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顺铂和依托泊苷的治疗方案,统计肿瘤客观缓解率以评估疗效;记录患儿耐受性和安全性指标如肝肾功能、心功能、恶心呕吐、疲劳、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感染等不良反应.结果 共12例患儿中10例肿瘤体积缩小均≥30%,其中2例肿瘤体积缩小100%;1例肿瘤体积无变化;1例肿瘤体积增大20%,总客观缓解率为10/12.不良反应包括5例出现恶心呕吐,主要发生在药物化疗期间;8例出现不同程度骨髓抑制,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尼拉帕利联合低剂量化疗药物在儿童复发性PFA型室管膜瘤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可控.

    室管膜瘤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分子靶向治疗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视频脑电图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陈新童文娟
    74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视频脑电图、MRI、PET显像在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致痫灶检出率方面的差异.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分别予以24 h和2 h视频脑电图监测、MRI和PET/CT或PET/MRI,根据年龄(≥ 5或<5岁)分别采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或0~6岁儿童智能发育筛查测验(DST)评估患儿智力.结果 共70例患儿,24 h视频脑电图监测到44例(44次)癫痫发作,2 h视频脑电图监测到31例(39次)癫痫发作,两种监测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60,P=0.015).视频脑电图、MRI、PET/CT或PET/MRI这3种方法诊断单部位/单侧异常、双侧异常、正常的一致性较差(κ=0.194,P=0.000),3种方法的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3.068,P=0.001),其中,视频脑电图(x2=25.000,P=0.000)及 PET/CT或 PET/MRI(x2=11.764,P=0.002)的诊断能力高于MRI,PET/CT或PET/MRI的诊断能力亦高于视频脑电图(x2=8.048,P=0.014).41例(58.57%)患儿智力落后,发病年龄≤2岁患儿智力落后比例高于发病年龄>2岁患儿(x2=6.193,P=0.013),脑电图背景异常患儿智力落后比例高于脑电图背景正常患儿(x2=4.868,P=0.027).结论 通过延长单次脑电图监测时间或增加脑电图监测次数可以提高痫样放电及临床癫痫发作检出率;PET/CT或PET/MRI、视频脑电图可以为MRI阴性患儿提供致痫灶的定位线索;发病年龄≤ 2岁、视频脑电图背景异常患儿的智力落后比例更高.

    耐药性癫痫脑电描记术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儿童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三)

    750页

    经鼻内镜联合血管内治疗在复杂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张强翟翔刘钢佟小光...
    751-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联合血管内治疗在复杂颅底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天津市环湖医院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9例内镜下经鼻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联合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肿瘤切除程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测量标准评估术后疗效;随访期采用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估术后神经功能预后;同时记录肿瘤复发或进展情况,以及血管内治疗相关并发症如出现假性动脉瘤、自发性脑出血、脑梗死等.结果 9例患者中4例术前经DSA确认供体动脉或颈内动脉破裂,其中1例术前进行弹簧圈栓塞,1例术中提前置入颈动脉导管鞘,1例术中行颈内动脉弹簧圈栓塞成功止血,1例术中行覆膜支架植入成功止血;4例术中经DSA确认颈内动脉破裂;1例术后即刻DSA确认颈内动脉破裂者行颈内动脉弹簧圈栓塞成功止血.肿瘤全切除率为8/9.随访时间32.00(25.00,48.5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进展.末次随访时GOS评分均为4~5分,均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1例经免疫治疗的复发性鼻咽癌患者颈内动脉岩骨段覆膜支架植入术后3个月支架远端再次出现假性动脉瘤,遂行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成功止血,且术后无并发症;余8例未出现假性动脉瘤、自发性脑出血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脑梗死.结论 血管内治疗有助于内镜下经鼻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前评估颅底肿瘤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阻断供体动脉,减少术中出血量,有效治疗大血管破裂,也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

    颅底肿瘤内窥镜检查颈内动脉破裂栓塞,治疗性支架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四)

    757页

    不同病因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效果分析

    周星辰赵彪王大巍张辉...
    758-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大动脉粥样硬化与单纯性动脉栓塞致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结局.方法 纳入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7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均行血管内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支架取栓术、抽吸取栓术或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术或支架植入术),根据术中所见(病因)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组(LAA组,32例)和单纯性动脉栓塞组(栓塞组,55例).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90 d神经功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次要结局为术后血管再通率[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mTICI)]和术后1d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结果 栓塞组患者房颤(x2=17.672,P=0.000)和取栓次数≥3次(x2=10.606,P=0.001)比例高于LAA组,静脉溶栓比例低于LAA组(x2=5.403,P=0.020),而两组发病至手术时间(Z=1.111,P=0.267)、入院至手术时间(Z=0.149,P=0.882)、血管内治疗首选术式(Fisher确切概率法:P=0.153),以及主要结局术后90 d神经功能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率(x2=0.004,P=0.950)和病死率(x2=0.035,P=0.851)、次要结局术后血管再通(mTICI分级≥ Ⅱb级)率(x2=0.033,P=0.856)和术后1 d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x2=0.345,P=0.55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动脉粥样硬化与单纯性动脉栓塞致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内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相当.

    动脉闭塞性疾病脑动脉疾病支架球囊和椭圆囊血栓切除术脑血管造影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4年广告征订启事

    764页

    miRNA-145调控胶质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研究进展

    王军成李欣龙马东明潘亚文...
    765-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胶质瘤因其恶性增殖、侵袭、耐药性、免疫抑制等复杂的生物学特性,使临床治疗面临极大困难.尽管手术联合放化疗使患者生存率有一定提高,但总体疗效仍不显著.微小RNA(miRNA)作为一种非编码RNA,参与调控多种肿瘤(包括胶质瘤)的生物学过程,抑癌基因miRNA-145通过多种途径在胶质瘤发生与进展中发挥调控作用,尤其是作为靶向药物通过纳米载体运送至肿瘤区域治疗肿瘤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总结miRNA-145在胶质瘤病理分级、肿瘤微环境、胶质瘤干细胞调控、胶质瘤耐药性及胶质瘤预后中的作用,旨在为胶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神经胶质瘤微RNAs生物标记综述

    《疼痛外科学》出版

    771页

    RFC1基因动态突变相关多系统萎缩一例

    姜季委蒋施瑞李汶逸赵敏...
    772-776页

    多系统萎缩三核苷酸重复扩增基因突变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