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张万岱

双月刊

1672-2159

jmdi@vip.163.com

020-61641547

510515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Journal Modern Digestion & Interven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术上遵循“三主三结合”:①以临床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②以普及新技术新业务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③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专业上以胃肠病学为主,兼顾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主要反应消化内镜、超声、放射介入的进展,特别注重介入治疗、专家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专题笔谈为其特色。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读片、临床经验、实验研究、综述与译文、专家述评、病例报告、医药信息、讲痤、人物介绍等。把杂志办成一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的现代综合性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RNA与肠道微生物对溃疡性结肠炎影响的研究进展

    岳宏宇岳海陈平丛春莉...
    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miRNA参与个体许多发育和生理过程,也在许多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影响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miRNA与肠道微生态相互作用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并总结miRNA在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监测、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提出该领域在开发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面具有价值.

    miRNA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微生态生物标志物miRNA小分子治疗药物

    胆囊术后结扎夹移位经ERCP治疗后胆道出血1例

    崔晓丙张迎春刘丕龚伟...
    6-8页

    胆道异物胆总管结石胆道出血ERCP

    基于Web of Science的炎症性肠病相关肌少症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朱宇倩高亚南贾俊婉杜冰...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与探索炎症性肠病相关肌少症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趋势,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Web of Science(WOS)检索2000年至2022年发表的炎症性肠病肌少症相关文献,并利用CiteSpace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国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文献261篇.炎症性肠病相关肌少症研究的年度发文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当前研究的热点集中于炎症性肠病肌少症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营养代谢状态、体成分的测量、维生素D以及抗TNF-α制剂与炎症性肠病肌少症的关系研究.结论 近年来炎症性肠病相关肌少症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关注,临床医护人员及相应工作者应关注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护理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及治疗,减少甚至预防肌少症的发生,推动我国炎症性肠病相关肌少症的研究.

    炎症性肠病肌少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急诊内镜止血治疗效果分析

    王明辉李文波李群王静...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急诊内镜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1年7月至2022年9月因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行急诊内镜治疗的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内镜表现、采用的止血措施、操作时长、止血成功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发现原套扎圈部分脱落或完全脱落,创面溃疡形成,其中伴有喷射样出血2例(15.4%),持续渗血5例(38.5%),无活动性出血但溃疡面有裸露血管1例(7.7%)、覆血凝块或血迹5例(38.5%).13例患者均行硬化剂注射治疗,平均聚桂醇注射量(23.6±10.1)mL,其中3例联合套扎治疗,2例联合胃底组织胶注射治疗.所有患者经内镜治疗后即刻止血,成功率100%,平均操作时长20.3 min.术后出现发热5例(38.5%),胸痛1例(7.7%),腹胀1例(7.7%),经对症治疗后均可缓解,随访3月,均未再次出血.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发生后,行急诊内镜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早期再出血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急诊内镜

    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在胃肠息肉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温佳聂燕李创娟赵静...
    21-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在胃肠息肉中的应用效果及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搜集2020年6月至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手术治疗的胃肠息肉患者500例,其中124例接受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记为常规组,376例采用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记为研究组,比较两种内镜方案在息肉切除效率、围术期镇痛及胃肠恢复方面的应用效果;另外对研究组展开为期3年的术后随访研究,并据此总结为复发与未复发两种结局,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调查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术中息肉切除数目差异不显著(P>0.05),但研究组息肉切除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中及术后0.5、1、6 h的疼痛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年内息肉复发141例,复发率37.50%,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调查显示,年龄≥49岁、超重、合并Hp感染、腺瘤性息肉、多发息肉以及息肉直径≥1 cm均是胃肠息肉患者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后3年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患者的息肉切除效率较高且围术期镇痛效果满意,但术后仍具有一定复发率,临床需对其合并有年龄≥49岁、超重、Hp感染、腺瘤性息肉、多发息肉以及息肉直径≥1 cm等类特征的患者加强随访监督管理,预防术后复发.

    胃肠息肉高频电刀手术无痛消化内镜效果复发影响因素手术配合

    炎症性肠病患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米拉木古丽·哈尔肯黄晓玲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的97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和63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20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和相关检验及检查结果.整理资料,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MS组分个数,统计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和MS的发病情况,并分析UC、CD患者同上述一般因素及MS相关指标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UC组和CD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MAFLD的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相关指标水平与IBD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具体来说,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BMI与UC发病风险相关(P<0.05);糖尿病史、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与CD发病风险相关(P<0.05).结论 MS相关指标水平与IBD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IBD患者MS的发生率较高.健康人群应通过促进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等以减少IBD和MS共病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代谢综合征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25(OH)D水平变化及其与HCV-RNA载量、糖脂代谢的关系

    许盼尹会芬赵致维李文豪...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HCV-RNA载量、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医院收治CHC患者174例,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单纯CHC组(110例)和CHC-NAFLD组(64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成人87例(健康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纳入对象血清25(OH)D水平,生化分析检测糖脂代谢指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HC患者HCV-RNA载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25(OH)D水平与HCV-RNA载量、糖脂代谢指标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s回归分析CHC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 CHC-NAFLD组、CHC组患者中BMI≥28kg/m2比率、HbA1c、FBG、INS、IR、TG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 25(OH)D 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CHC-NAFLD 组 BMI≥28kg/m2 比率、HbA1c、FBG、INS、IR、TG、LDL-C水平和HCV-RNA载量显著高于CHC组(P<0.05),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CHC组(P<0.05).25(OH)D水平与HbA1c、FBG、IR、TG 水平呈负相关(r=-0.426、-0.387、-0.406、-0.514,P<0.001).25(OH)D<42 nmol/L、BMI ≥28 kg/m2、TG≥1.72 mmol/L、HCV-RNA载量≥3.5 × 106 IU/mL是CHC患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HC合并NAFLD患者血清25(OH)D水平降低,25(OH)D水平与HbA1c、FBG、IR、TG呈负相关且其水平升高会增加CHC患者发NAFLD发生风险.

    慢性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5-羟维生素DHCV-RNA载量糖脂代谢临床意义危险因素

    胃食管反流病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利福昔明治疗效果研究

    吴洁董魁王军乔冠恩...
    36-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胃食管反流病(GERD)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一步探究利福昔明对此类患者治疗效果.方法 统计2022年1月至2023年01月就诊于邯郸市中心医院及邯郸市第一医院的符合胃食管反流病纳入标准的患者149例,依据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HBT)结果,将其分为GERD合并SIBO组(GERD-P组)与不合并SIBO组(GERD-N组).比较两组在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1)与临床资料(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并发症、内镜下表现、GERDQ评分、RDQ评分、GERD-HRQL评分)方面的区别.随后将GERD-P组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艾普拉唑10 mg qd联合利福昔明0.2g tid治疗4周)和对照组(单独给予艾普拉唑10 mg qd治疗4周),通过临床资料评价利福昔明治疗效果.结果 GERD-P组与GERD-N组相比,两组性别比例、年龄无差异(P>0.05),CERD-P组的BMI,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及并发症比例,内镜下表现严重程度,GERDQ评分,RDQ评分,GERD-HRQL评分均高于GERD-N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在并发症方面无差异(P>0.05),治疗组在不典型症状、食管外症状、内镜下表现缓解情况及GERDQ评分、RDQ评分、GERD-HRQL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BMI的GERD患者更容易合并SIBO,GERD合并SIBO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量表评分均较GERD不合并SIBO患者严重.对合并SIBO的GERD患者,艾普拉唑联合利福昔明治疗临床效果优于单独艾普拉唑治疗效果.

    胃食管反流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利福昔明疗效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结肠癌失巢凋亡相关的lncRNA及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

    肖尚平郑翼欣阮永队邝卫红...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癌证基因图谱数据库(TCGA,https://portal.gdc.cancer.gov/)的结肠癌(colon adenocarcinoma,TCGA-COAD)数据进行挖掘与结肠癌失巢凋亡相关的lncRNA并进行效能的验证,预测潜在干预中药.方法 从TCGA数据库下载COAD基因和转录组数据及临床资料,获取LncRNA表达数据,然后从GSEA数据库(http://www.gsea-msigdb.org/gsea/index.jsp)获得失巢凋亡基因与LncRNA进行共表达分析确定失巢凋亡相关的LncRNA.通过对失巢凋亡相关LncRNA的单因素Cox分析、Lasso回归分析和多因素Cox分析,最终确定用于构建风险模型的失巢凋亡相关LncRNA.根据训练组风险评分中位数将病人分为高、低风险组,再利用独立预后分析、ROC分析、列线图、C-index分析、无进展生存期分析、生存分析、PCA分析来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和区分高、低风险人群的能力.对高、低风险组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对在高风险组高表达的差异基因与TCGA-COAD基因集差异分析,取得在肿瘤中高表达的基因与高风险高表达基因组取交集基因,通过Coremine数据库查找交集基因对应中药(P值小于0.05).结果 通过单因素Cox分析获得9个与COAD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相关的失巢凋亡相关LncRNA,运用Lasso-Cox方法构建并优化模型,确定了 7个LncRNA(SUCLG2-AS1、LINC02163、AC012313.5、LINC02257、AC008494.3、AP001619.1、AP003555.1)用于构建风险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可有效区分高、低风险人群,具备良好的生存预测能力;差异基因富集于血浆血红素的清除、清道夫受体的配体的结合和摄取、CD22介导B细胞受体调控、补体的激活等免疫信号通路;10个基因(CDKN2A、KLK6、TNNT1、CST6、FGF19、H19、AL137800.1、PRSS2、AC105460.1、RNU4ATAC)在肿瘤和高风险组中均高表达,通过对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查找结肠癌关键基因潜在干预结肠癌的中药有茶树根、薏苡仁、姜黄、黄芩、黄芪、苦参等.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由7个LncRNA组成的结肠癌预后模型,预测了具有干预结肠癌潜力的中药,为结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借鉴价值.

    结肠癌TCGA失巢凋亡预后模型中药预测薏苡仁姜黄

    内镜微创技术治疗内痔伴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分析

    王明辉李文波刘晓峰吴文明...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内镜微创技术治疗内痔伴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以来收治的3例内痔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血停止,无疼痛、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镜套扎及硬化术治疗危重型内痔出血安全有效.

    内痔下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