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张万岱

双月刊

1672-2159

jmdi@vip.163.com

020-61641547

510515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Journal Modern Digestion & Interven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术上遵循“三主三结合”:①以临床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②以普及新技术新业务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③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专业上以胃肠病学为主,兼顾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主要反应消化内镜、超声、放射介入的进展,特别注重介入治疗、专家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专题笔谈为其特色。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读片、临床经验、实验研究、综述与译文、专家述评、病例报告、医药信息、讲痤、人物介绍等。把杂志办成一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的现代综合性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TSP-1、Gal-3、Cys-C及营养指标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李万狮许永春黄勇亮夏志强...
    218-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分析血清TSP-1、Gal-3、Cys-C及营养指标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消化内科病区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15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资料并进行2年随访跟踪,根据患者结局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n=132,生存)与预后不良组(n=21,死亡).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经COX比例风险分析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2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各项指标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TSP-1(1.71±0.33)ng/mL、Gal-3(23.96±3.91)ng/L、Cys-C(1.54±0.42)mg/L 高于预后良好组,AIb(28.89±6.41)g/L、PA(72.53 ±13.46)mg/L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TSP-1、Gal-3、Cys-C、AIb、PA早期诊断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预后AUC分别为0.892、0.900、0.885、0.859、0.832;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与TSP-1、Gal-3、Cys-C呈正相关性,与 AIb、PA 呈负相关性;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SP-1 ≥ 1.55 ng/mL、Gal-3≥20.95 ng/L、Cys-C≥1.25 mg/L、AIb<31.4 g/L、PA<82.1 mg/L是影响失代偿期肝硬化2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可导致血清TSP-1、Gal-3、Cys-C水平升高,AIb、PA水平降低,通过检测上述指标,可为临床早期评估患者预后提供依据.

    凝血酶敏感蛋白-1半乳凝集素-3胱抑素C营养指标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相关性分析

    基于MRI征象与影像组学诊断胃癌T3与T4a分期效能的对比分析

    章俊张海青张敏陶利...
    223-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MRI征象与影像组学诊断进展期胃癌T3和T4a分期效能的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庐江分院行MRI检查,经病理结果证实,共计纳入208例胃癌患者,其中T3期96例,T4a期112例.首先应用传统影像学征象判断进展期胃癌侵犯浆膜层等征象,比较多序列MRI征象在病理证实T3和T4a期胃癌中表现的差异性;其次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145)和验证组(n=63),分别从常规T2非抑脂序列及高比值DWI序列(b=1 000 s/mm2)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然后分别绘制基于传统MRI征象与影像组学联合模型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特异度及灵敏度,量化两种诊断方式对胃癌T3和T4a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传统多序列MRI征象诊断AUC:0.929(95%CI:0.887~0.970),特异度0.912,灵敏度0.916;MRI影像组学联合模型训练组诊断AUC:0.975(95%CI:0.974~0.976),特异度0.946,灵敏度0.956,验证组诊断AUC:0.971(95%CI:0.965~0.974),特异度0.946,灵敏度0.943,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诊断T3和T4a分期效能高于传统MRI征象,值得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胃癌MRI成像影像组学T3期T4a期

    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状态与PGR、G-17检测对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雷媛欧士钰柳娟许才杰...
    227-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Septin9基因甲基化状态与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比值(PGR)、胃泌素-17(G-17)检测对胃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部病变患者100例,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A组)和萎缩性胃炎组(B组)各30例,胃癌组(C组)40例.对比三组患者Septin9基因甲基化状态、PGR比值以及G-17水平差异,分析其水平对胃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和预后影响.结果 PG Ⅰ、PGR在A组、B组、C组的水平逐渐下降,其中B组的PG Ⅰ、PGR水平低于A组(P<0.05),C组水平低于A组、B组(P<0.05);PG Ⅱ、G-17在A组、B组、C组水平逐渐上升,其中B组的PG Ⅱ、PGR水平高于A组(P<0.05),C组的PGⅡ、PGR水平高于A、B两组(P<0.05);C组mSeptin9阳性检出率47.50%高于A组3.33%、B组6.67%(P<0.05);在胃癌患者中,肠型胃癌、高分化的患者mSeptin9阳性率比较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Septin9、PGR、G-17单独及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4、0.648、0.851、0.988,联合检测曲线面积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对胃癌具有良好的预测诊断价值(P<0.05).结论 mSeptin9、PGR、G-17对胃癌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胃癌的诊断效能.

    血浆甲基化Septin9基因胃蛋白酶原Ⅰ与胃蛋白酶原Ⅱ比值胃泌素-17胃癌预后

    肝细胞癌超声特征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抑癌基因PTEN和Tg737表达的关系探究

    冯齐齐郭道宁刘红佶熊敏...
    231-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超声特征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抑癌基因PTEN和Tg737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HCC的患者102例作为HCC组,本院体检健康的70例志愿者作为健康组.对比两组超声造影参数[达峰时间(TIP)、峰值强度(PI)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肝细胞癌患者组织中PTEN、Tg737基因的表达,探讨HCC患者超声特征与病情严重程度、超声特征与抑癌基因PTEN、Tg737的关系.结果 HCC组患者TTP小于健康组(P<0.05),PI水平大于健康组(P<0.05).102例HCC患者中早期组42例,晚期组60例.早期组患者TTP大于晚期组(P<0.05),PI水平小于晚期组(P<0.05).对比两组超声征象,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肿瘤边缘、肿瘤内部液化情况、肿瘤门脉内癌栓情况、肿瘤血供及淋巴结转移均与HC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肿瘤的不同回声类型与HC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联(P>0.05).早期组患者PTEN、Tg737均高于晚期组(P<0.05).肿瘤最大直径≤3 cm、肿瘤边缘清晰、肿瘤内部液化坏死、肿瘤血供丰富HCC患者抑癌基因PTEN、Tg737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肿瘤门脉内有癌栓、淋巴结转移患者抑癌基因PTEN、Tg737表达水平均低于肿瘤门脉内无癌栓、淋巴结未转移患者(P<0.05),不同肿瘤回声类型HCC患者抑癌基因PTEN、Tg737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特征与HC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抑癌基因PTEN、Tg737表达水平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检测超声造影参数对诊断和评估HCC患者病情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肝细胞癌超声特征病情严重程度PTENTg737相关性

    内镜下联动成像技术联合小探头超声在早期胃癌中的诊疗价值

    赵路黄敏张群超张爽...
    235-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内镜下联动成像技术(Linked color imaging,LCI)联合小探头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早期胃癌的诊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蚌埠医科大学附属蚌埠第三人民医院经白光内镜检查的早期胃癌人群筛查项目中的高危人群,并行LCI和/或EUS检查,所有患者均行病理检查,比较三组检查对可疑病灶的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 本文共选取128例早期胃癌高危患者,42例患者行LCI检查,41例患者行EUS检查,45例患者行LCI联合EUS检查,三组检查对病灶初步诊断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率分别为83.3%、75.6%、93.3%,Kappa值分别为0.65、0.46、0.86.LCI联合EUS组对诊断可疑病灶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95.0%、95.8%、90.5%.结论 相比较于LCI、EUS,LCI联合EUS在早期胃癌诊疗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极高的一致率,漏诊率较低,可以广泛用于早期胃癌临床筛查,为提高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提供巨大帮助.

    联动成像技术小探头超声白光内镜早期胃癌诊疗价值

    CT评估的脂肪肝、NLR及BISAP评分在发病24小时内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重症化倾向的预测价值

    刘洋赵晓琳程建平
    239-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T评估的脂肪肝、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及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BISAP)建立的预测模型在发病24小时内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TGP)重症化倾向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发病24小时内就诊于民航总医院的339例HTG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SAP组)及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MSAP+SAP组为NMAP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肝/脾CT值、MCTSI评分、BISAP评分等.对血常规结果、肝/脾CT值及评分系统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析各指标对NMAP的预测效能.结果 各组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肝/脾CT值、MCTSI评分、BISAP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血小板计数、肝/脾CT值、MCTSI评分、BISAP评分是患者发生NMAP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BISAP评分、NLR、肝/脾CT值是HTGP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均<0.05),建立NMAP的预测模型:-5.244-3.459肝/脾CT值+5.672BISAP评分+0.518NLR,模型能正确分类95%的研究对象,敏感度为94.9%,特异度为95.2%,阳性预测值为97.8%,阴性预测值为89.2%,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预测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NMAP的AUC值(0.988)、敏感度(91.49%)、特异度(100.00%)均高于其它指标.结论 联合CT评估的脂肪肝、NLR及BISAP评分建立的预测模型在发病24小时内即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重症化倾向有非常好的预测价值.

    胰腺炎高脂血症脂肪肝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BISAP评分

    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潜在方案: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

    张秋凌祝娟娟赵雪珂
    24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患,其典型表现为在慢性肝疾病的背景下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死率高.目前治疗方法有限,肝脏移植是唯一的根治方法,但受限于供体短缺和术后复杂问题无法在临床广泛开展.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MSCs-EVs)因具备免疫调节、抗炎、促进肝组织再生等多种机制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尽管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研究表明MSCs-EVs在临床上有应用前景,但仍有很多需面临的挑战及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对MSCs-EVs治疗ACLF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部分参考.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慢加急性肝衰竭再生医学

    外泌体miRNA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张永博王文华王冉张玉英...
    248-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发病率高、侵袭性强、预后差等特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已成为全球肿瘤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外泌体miRNA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诊断、治疗和预后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其在肿瘤中的确切功能尚不清楚.本文旨在综述目前有关外泌体及外泌体miRNA在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及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及化疗耐药性的调控机制,为全面了解外泌体miRNA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提供基础.

    外泌体miRNA消化道恶性肿瘤肿瘤标志物顺铂化疗耐药

    导丝Y形固定法在肝门胆管狭窄双支架置入失败后的应用2例

    王坤可刘延廷张世杰张倩...
    253-255页

    ERCP导丝Y形固定肝门胆管狭窄支架置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