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张万岱

双月刊

1672-2159

jmdi@vip.163.com

020-61641547

510515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Journal Modern Digestion & Interven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术上遵循“三主三结合”:①以临床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②以普及新技术新业务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③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专业上以胃肠病学为主,兼顾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主要反应消化内镜、超声、放射介入的进展,特别注重介入治疗、专家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专题笔谈为其特色。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读片、临床经验、实验研究、综述与译文、专家述评、病例报告、医药信息、讲痤、人物介绍等。把杂志办成一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的现代综合性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合欢素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上皮GES-1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姚奇汐李自宇康厚乐贺欣...
    307-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金合欢素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GES-1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 体外用Hp和金合欢素处理GES-1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创面愈合法评估细胞迁移及修复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s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Hp可诱导GES-1细胞活力下降,抑制细胞迁移,使细胞凋亡比率增加,同时增加Bax、cle-caspase3的表达水平.而金合欢素处理可增强细胞活力,抑制Hp感染所致的细胞凋亡水平,并下调Bax、cle-caspase3的表达.讨论与结论 金合欢素能增强GES-1细胞活性,通过抑制Hp感染的GES-1细胞凋亡,从而对胃黏膜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胃上皮GES-1细胞株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金合欢素细胞凋亡

    胃癌甲基化驱动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筛选及构建预后模型

    李小娟纪爱芳崔瑞芳刘亮...
    312-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索甲基化驱动基因(Methylation-driven genes,MDGs)在胃癌(Stomach cancer,STAD)中的预后价值,并构建了基于MDGs的预后模型以及对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方法 首先从TCGA数据库获取STAD的甲基化数据、mRNA表达数据及临床资料,利用R软件(4.3.2)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limma"R包筛选出与STAD相关的MDGs.再通过LASSO回归及COX回归分析法构建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利用K-M生存分析、ROC曲线分析来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并使用数据集GSE84437进行验证.进一步行独立预后分析,将风险评分与临床病理特征相结合,构建列线图模型.最后通过药物敏感性分析观察高低风险组之间具有差异的药物.结果 发现113个差异表达MDGs,选择15个预后相关的显著基因构建LASSO回归模型,筛选出13个特征基因数目,构建COX预后模型.训练集(AUCmax=0.835)和验证集(AUCmax=0.727)证明该模型在患者预后方面显示出较好的预测性能.通过风险分析,最终找到8个MDGs.模型基因的生存分析证实了基因表达量和甲基化水平与病人生存之间具有相关性.药物敏感性分析证实了在高、低风险组之间具有差异的药物.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 MDGs的胃癌预后模型,并对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可为胃癌患者个性化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胃癌甲基化生物信息学预后模型

    胆石症对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因果影响: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向国宏张媛琪刘中兴
    319-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大量研究表明,胆石症与缺血性卒中之间致病因素存在一定关联.现有文献并未阐明二者之间因果关系.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系统地评估胆石症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方法 使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公开汇总数据集进行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选择与胆石症密切关联的遗传位点作为暴露,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关联的遗传位点作为结局变量,用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IVW随机效应模型等方法进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同时进行了多效性分析、异质性分析和留一敏感性分析,以进一步评估胆石症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 具有随机效应的IVW方法显示,遗传预测的胆石症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发生风险有关(OR:0.874,95%CI:0.798~0.958,P=0.004).异质性分析显示纳入SNP之间无异质性(P=0.222).水平多效性分析显示胆石症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无水平多效性(MR Egger截距=0.014,P=0.066).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胆石症对缺血性脑卒中具有保护性因果作用,表明胆石症患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可能较低.

    胆石症缺血性脑卒中孟德尔因果关系

    固本通络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对p53、PCNA表达的影响

    李丹顾志坚李熠萌丛军...
    323-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固本通络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癌前病变的疗效及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CAG伴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前提上行固本通络汤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53、PCNA的表达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主症积分、次证积分及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的主症、次症和总积分更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33%vs.61.67%)高于对照组,P53阳性率(43.33%vs.61.67%)、PCNA阳性率(45.00%vs.63.33%)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的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6及IL-8水平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8.33%vs.16.00%,P>0.05);结论 固本通络汤对CAG及癌前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降低P53、PCNA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好.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固本通络汤P53增殖细胞核抗原炎症反应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影响因素及诊断价值分析

    赵忠乐陈红伟宋亚华
    327-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诊断效能.方法 根据入院时出血情况将回顾性纳入的264例肝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一般资料、影像资料和实验室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EGVB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构建诊断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结果 264患者中有159例发生EGVB.出血组患者肝性脑病比例、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比例、有红色征比例以及PT显著高于未出血组,HB、PLT、TBIL、CR等指标显著低于未出血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表明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PT、PLT、TBIL是肝硬化患者发生EGVB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表明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TBIL诊断肝硬化患者发生EGVB的效能低,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3(95%CI:0.533~0.673)和0.573(95%CI:0.499~0.647);而 PT、PLT 以及预测模型诊断 EGVB 的效能较高,AUC 分别为 0.897(95%CI:0.857~0.937)、0.934(95%CI:0.906~0.962)、0.979(95%CI:0.964~0.993).结论 入院时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PT、PLT和TBIL均为肝硬化患者发生EGVB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及阿扎司琼对食道癌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管群陈芬肖晶鑑
    331-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及阿扎司琼对食道癌患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诊治的食管癌患者,共纳入10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进行治疗(n=51),观察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和阿扎司琼进行治疗(n=5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24%)高于对照组(66.67%)(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3)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炎症指标IL-6和IL-8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4)经过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的水平均较低(均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3%)低于对照组(31.37%)(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及阿扎司琼化疗方案治疗能够抑制食道癌患者肿瘤进展,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机体炎症水平,从而增强免疫功能,恢复肿瘤标记物的代谢状态,且不良反应较少.

    多西他赛顺铂阿扎司琼食道癌炎症水平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

    四磨汤联合香砂养胃丸加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FGF-23、S-ChE、CDX2水平的影响

    陈守剑高静刘建清朱敏...
    335-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四磨汤联合香砂养胃丸加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及血清胆碱酯酶(S-ChE)水平、肠道特异性转录因子2(CDX2)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收治的102例CA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49)及观察组(n=53),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四磨汤联合香砂养胃丸加减治疗.对两组间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评分、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8、S-ChE]、FGF-23水平及CDX2表达的变化,记录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相较于常规组的81.63%,显著增高(P<0.05);与常规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胃黏膜病理评分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的IL-1β、IL-8及FGF-23水平、CDX2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而S-ChE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出现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磨汤联合香砂养胃丸加减可减轻胃粘膜病理组织学症状,缓解炎症反应,调节FGF-23、S-ChE 水平及 CDX2 表达.

    四磨汤香砂养胃丸慢性萎缩性胃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血清胆碱酯酶肠道特异性转录因子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新型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杨少志张玉树程秋晨郭志国...
    339-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外周血炎症指标在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 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体检中心行碳呼气试验中年人群患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与新型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20629例对象,男性12172例,女性8457例,与Hp阴性组相比,Hp阳性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Ⅱ)以及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均较高,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较低,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白细胞计数、NLR、PLR、SⅡ和SIRI与Hp感染均有显著相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年体检人群外周血新型炎症指标水平与感染Hp密切相关,为根除Hp能够改善全身系统性炎症状态从而治疗胃肠道以外疾病提供有力证据.

    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系统性免疫性炎症指数(SⅡ)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后感染监测的临床意义

    陈涛李莹莹冯晨曦封安强...
    342-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规范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的诊疗行为,降低内镜下粘膜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感染发生.方法 目标性监测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行ESD早期胃癌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术后感染高危因素,对比分析感染组与未感染组SAA,CRP和PCT表达水平,住院天数、费用和恢复时间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RP、SAA、PCT在ESD术后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ESD术后感染率为6.04%,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1.5%,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4.6%;手术时间大于2 h(OR=2.796,95%CI:1.213~6.875,P=0.010)和并发穿孔(OR=5.617,95%CI:2.068~5.184,P=0.012)是早期胃癌患者ESD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SAA,CRP和PCT在感染组中表达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PCT对术后感染诊断价值优于CRP和SAA;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住院天数和费用增加,恢复时间延迟(P<0.05).结论 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并发穿孔,可以有效预防ESD术后感染.PCT有助于指导ESD术后感染临床诊断和抗感染治疗.从卫生经济学和患者预后方面考虑,预防ESD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术后感染监测

    抑郁症与NAFLD的因果关系: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张逸轩谷有全
    346-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先前研究提示抑郁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间的关联,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方法探究抑郁症与NAFLD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以抑郁症为暴露因素,NAFLD为结局因素,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作为工具变量进行MR分析.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法(WME)和MR-Egger法是本次MR分析的主要方法.敏感性分析包括Cochran's Q检验、MR-Egger截距以及留一法.结果 IVW和WME法均表明抑郁症与 NAFLD 发病风险增高有关(IVW 法:OR=1.40,95%CI:1.127~1.733,P<0.01;WME 法:OR=1.38,95%CI:1.040~1.834,P=0.03<0.05),两者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IVW检验和MR-Egger检验均表明不存在显著异质性.MR-Egger回归分析显示该因果关系之间不存在水平多效性.MR-PRESSO分析并未发现离群值.留一法分析未发现存在对因果关系有较大影响的单一 SNPs.结论 抑郁症与NAFLD有基因层面的因果关联.

    抑郁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孟德尔随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