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张万岱

双月刊

1672-2159

jmdi@vip.163.com

020-61641547

510515

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Journal Modern Digestion & Interven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学术上遵循“三主三结合”:①以临床应用为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②以普及新技术新业务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③以现代医学为主,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专业上以胃肠病学为主,兼顾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主要反应消化内镜、超声、放射介入的进展,特别注重介入治疗、专家读片、疑难病例讨论、专题笔谈为其特色。主要栏目有:论著、短篇论著、专家读片、临床经验、实验研究、综述与译文、专家述评、病例报告、医药信息、讲痤、人物介绍等。把杂志办成一个立足广东,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的消化病及介入诊疗的现代综合性学术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ncRNA MIR17HG调节miR-214-3p/RNF38信号轴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孙伟涛石彦科封俊连陈志飞...
    565-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人类微小RNA17簇宿主基因(MIR17HG)调节微小RNA(miR)-214-3p/环指蛋白38(RNF38)信号轴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于本院行手术切除的46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检测lncRNA MIR17HG、miR-214-3p和RNF38的表达.体外培养HepG2、Bel-7402、SMMC-7721、HL-7702细胞,并比较lncRNA MIR17HG、miR-214-3p和RNF38的表达,选择Bel-7402细胞继续研究,随机分为sh-NC组、sh-MIR17HG组、anti-NC组、anti-miR-214-3p组和Bel-7402组.探究各组Bel-7402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情况,蛋白质印迹法分析RNF38、半胱天冬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验证lncRNA MIR17HG与miR-214-3p以及miR-214-3p与RNF38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lncRNA MIR17HG、RNF38的mRNA表达较高,miR-214-3p的mRNA表达较低,RNF38的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细胞SMMC-7721、HepG2、Bel-7402 中 lncRNA MIR17HG mRNA、RNF38 mRNA 和 RNF38 蛋白表达高于 HL-7702 细胞,miR-214-3p mRNA 表达低于HL-7702细胞(P<0.05).与Bel-7402组、sh-NC组比较,sh-MIR17HG组OD450nm值、克隆细胞数、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和 RNF38、MMP2、Bcl-2、MMP9 表达减少,凋亡率和 caspase-3 表达增加(P<0.05);与 sh-MIR17HG 组、anti-NC 组比较,anti-miR-214-3p组OD450nm值、克隆细胞数、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和RNF38、MMP2、Bcl-2、MMP9表达增加,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减少(P<0.05).lncRNA MIR17HG 与 miR-214-3p 以及 miR-214-3p 与 RNF38 分别存在靶向关系.miR-214-3p+WT-MIR17HG 组荧光素酶活性低于 miR-NC+WT-MIR17HG 组(P<0.05),miR-214-3p+WT-RNF38 组荧光素酶活性低于 miR-NC+WT-RNF38组(P<0.05).结论 lncRNA MIR17HG可能通过调控miR-214-3p/RNF38轴促进肝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长链非编码RNA人类微小RNA17簇宿主基因miR-214-3p/环指蛋白38肝癌恶性生物学

    CircCSNK1G1调节miR-381-3p/Skp2轴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研究

    郭学海张永健高秀凤赵宏阳...
    572-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ircCSNK1G1调节miR-381-3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轴对胃癌(GC)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将 HGC-27 细胞分为未转染组、si-NC 组、si-CircCSNK1G1 组、si-CircCSNK1G1+anti-miR-NC 组、si-CircCSNK1G1+anti-miR-381-3p 组.qRT-PCR 分别检测 GC 肿瘤组织和 GC 不同细胞系中 CircCSNK1G1、miR-381-3p、Skp2 mRNA 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小室法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CircCSNK1G1、miR-381-3p、Skp2三者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癌旁组织和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相比,GC肿瘤组织和GC细胞系中的CircCSNK1G1、Skp2 mRNA高表达,miR-381-3p低表达(P<0.05),且HGC-27细胞中miR-381-3p表达水平最低,CircCSNK1G1、Skp2 mRNA表达最高,因此后续选用HGC-27细胞并敲低CircCSNK1G1进行实验.与未转染组和si-CircCSNK1G1-NC组相比,转染si-CircCSNK1G1能够降低HGC-27细胞中CircCSNK1G1、Skp2 mRNA表达、细胞增殖活性、细胞迁移数以及Vimentin蛋白表达(P<0.05),提高miR-381-3p的表达、细胞凋亡率和E-cadherin蛋白表达(P<0.05).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了 CircCSNK1G1、Skp2均与miR-381-3p存在靶向关系,而且CircCSNK1G1可作为miR-381-3p的海绵RNA,进一步调节Skp2的表达和活性.结论 敲低CircCSNK1G1能够靶向上调miR-381-3p表达,抑制Skp2表达,进而促进GC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和迁移.

    CircCSNK1G1胃癌miR-381-3pSkp2增殖凋亡迁移

    通降胃气法干预结合床旁超声监测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陈翻享莫绮君方笑媚
    578-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通降胃气法干预结合床旁超声监测对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东莞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早期肠内营养机械通气重症患者80例,根据是否采用健胃消胀片干预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同时给予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观察组(42例)患者给予通降胃气法干预,对照组(38例)患者未采用通降胃气法干预.记录两组胃残余量、腹腔内压值、肠鸣音次数和喂养后EN不耐受情况.检测两组营养指标、胃泌素(GAS)、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肺炎率、机械通气时间、完全耐受喂养时间、达到目标能量时间.结果 两组喂养前胃残余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喂养第1 d、3 d、5 d、7 d胃残余量均较喂养前下降,观察组喂养第1 d、3 d、5 d、7 d胃残余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第1 d时EN不耐受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喂养第3 d时腹胀/腹痛、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第5 d、7 d时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喂养前腹腔内压值、肠鸣音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喂养第3 d、5 d、7 d腹腔内压值均较喂养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第1 d、3 d、5 d、7 d肠鸣音次数均较喂养前升高,观察组喂养第1 d、3 d、5 d肠鸣音次数高于对照组,但观察组喂养第7 d肠鸣音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喂养前营养指标、GAS、PCT、CR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喂养第7 d时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均较喂养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喂养第7 d时胃泌素(GAS)、PCT、CRP均较喂养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耐受喂养时间、达到目标能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呼吸机相关肺炎率、机械通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降胃气法干预结合床旁超声监测可减少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早期EN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调节GAS、PCT、CRP的表达,改善机体营养情况.

    通降胃气法床旁超声机械通气重症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

    肠道微生态调整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MAO水平、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王玲李秋琼杨盼陈文达...
    582-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肠道微生态调整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水平、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纳入的7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为38.对照组常规进行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采用微生态制剂美常安(口服0.5g,tid)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至少2周.评价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统计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并检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 d和14 d的APACHE Ⅱ评分、炎症因子水平、血清TMAO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和肠道菌群菌落水平.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11%(35/38),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P<0.05).试验组临床症状环境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较之治疗前,治疗7 d和14 d,两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和血清TNF-α、IL-6、CRP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7 d和14 d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菌落水平、PT均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而其治疗7 d和14 d的酵母菌菌落水平、血清TMAO水平、FIB、PLT水平则均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菌落水平、血清TMAO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微生态调整可优化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降低患者血清TMAO水平,可更快速改善患者炎症、凝血功能、临床症状和病情,从而缩短病程和改善预后,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肠道微生态调整急性胰腺炎氧化三甲胺凝血功能预后

    厚姜半甘参汤治疗功能性腹胀(脾虚兼气滞证)患者对中医症候积分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孙晓杰张驰时小明
    587-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厚姜半甘参汤治疗功能性腹胀(脾虚兼气滞证)患者对中医症候积分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2例功能性腹胀(脾虚兼气滞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抽签方式分为实验组(n=41)和对照组(n=42),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厚姜半甘参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胃肠功能激素指标、胃肠道黏膜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食后腹胀、体倦乏力、大便溏稀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对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水平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二胺氧化酶指标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功能性腹胀(脾虚兼气滞证)患者采取厚姜半甘参汤治疗后,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及胃肠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厚姜半甘参汤脾虚兼气滞证功能性腹胀中医症候积分胃肠功能

    麦香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倪欢欢陈俊元叶炳皇韩延风...
    590-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麦香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采用叶酸片治疗,观察组予麦香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胃黏膜病理评分、血清中的炎性因子(IL-1 β、IL-8)、S-ChE水平以及胃蛋白酶原(PG)Ⅰ、Ⅱ水平的变化,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在胃黏膜病理评分方面的所有指标都显著下降(P<0.0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中的IL-1β和IL-8的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S-ChE的水平则明显上升(P<0.05);两组病人的血清中PGI和PGII的水平都比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其中观察组的上升程度更为显著(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香丸能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且有较好安全性.其机制可能是修复胃粘膜病理状态,缓解胃部炎症反应.

    麦香丸慢性萎缩性胃炎安全性胃粘膜病理临床疗效

    益生菌对小儿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及血清DLC、TB、DAO的影响和临床疗效

    秦艳秦海荣杜丽芳
    594-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益生菌对小儿腹泻患儿肠道菌群及血清DLC、TB、DAO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18例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114例,常规疗法+益生菌治疗)和对照组(114例,常规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情况[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 7(Interleukin-17,IL17)]、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SA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肠胃屏障功能[细菌内毒素(bacterial endotoxin,BT)、血清 D-乳酸(d-lactic acid,DLC)、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止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天、5天、7天,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17、SAA、PCT、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天后DLA、BT、DAO均低于对照组(P<0.05).益生菌干预与DLA、BT、DAO、IL6、IL17、APACHE Ⅱ、SAA、PCT评分均为负相关关系,但是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呈正相关关系.观察组便秘、皮疹、不良反应事件种类数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益生菌治疗腹泻患者,可以减轻症状,改善肠道微生态,减轻炎症,提高肠胃屏障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益生菌小儿腹泻肠道菌群肠胃屏障功能临床疗效

    基于YOLO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分割

    陈健王甘红夏开建汤洪...
    599-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YOLOv8神经网络开发针对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的语义分割模型.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4年2月期间的结直肠息肉内镜数据,包括静态图像和视频.所有样本均经过病理学验证,分为锯齿状病变和腺瘤性息肉两类.使用LabelMe工具进行了图像的多边形标注,并转换为YOLO模型兼容的格式.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了不同规模的YOLO神经网络模型的迁移学习和微调训练.模型的性能在验证集和测试集上进行了评估,包括精确率(Precision)、检测速度、准确率(ACC)、平均交并比(mIoU)等指标.结果 本研究开发了 5种不同版本大小的YOLOv8语义分割模型,包括v8n、v8s、v8m、v8l、v8x.其中YOLOv8l在速度(107.5帧/s)和精确率(94.50%)达到了最佳平衡,在内部验证集中YOLOv8l的准确率达0.924,mIoU达83.06%,Dice系数达0.941.在外部测试集中,准确率为0.902,mIoU为80.08%,Dice系数为0.923.结论 基于YOLOv8l构建的结直肠息肉语义分割模型具有良好地预测性能,能够自动对息肉进行定位和分类,并精确描述息肉的像素级轮廓.

    结直肠息肉深度学习语义分割YOLO人工智能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合并胸腔积液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杨适宁佳曦王雪王忠琼...
    605-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合并胸腔积液(PE)的危险因素,建立HLAP患者发生PE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214例HLAP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SPSS 26.0软件及MSTATA软件,根据是否合并PE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基于训练集,使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HLAP合并PE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Calibration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值.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年龄(OR=0.95,95%CI 0.91~0.99,P=0.020)、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OR=1.72,95%CI 1.14~2.81,P=0.017)、白蛋白(ALB,OR=0.91,95%CI0.84~0.98,P=0.012)、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PFC,OR=6.44,95%CI 2.57~18.02,P<0.001)是HLAP并发PE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上述4个指标建立数据及列线图模型.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02,灵敏度为65.9%,特异度为78.2%,校准曲线贴合度高,DCA曲线临床净收益好.结论 年龄、RDW-CV、ALB、APFC等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HLAP患者合并PE的风险.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胸腔积液预测模型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IL-23、IL-10、TLR2表达与Baron分级和肠道菌群的关系

    周传波刘立坤史晓斌焦冬菊...
    610-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组织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0(IL-10)、Toll样受体2(TLR2)表达与Baron分级和肠道菌群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UC(UC组)患者,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肠黏膜组织IL-23、IL-10、TLR2表达和Baron内镜分级评分、肠道菌群,并分析肠黏膜组织IL-23、IL-10、TLR2表达与Baron内镜分级评分和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结果 UC组黏膜组织IL-23、TLR2表达水平为(3.26±1.03)、(1.92±0.40),高于对照组的(1.55±0.20)、(1.01±0.13),IL-10 表达水平为(0.77±0.20),低于对照组的(2.08±0.45)(P<0.05).UC组Baron内镜分级评分为(3.65±0.20)分,高于对照组的0分(P<0.05).UC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5.41±1.22)cfu/g、(5.62±1.40)cfu/g,低于对照组的(9.67±2.88)cfu/g、(8.93±2.55)cfu/g,大肠埃希菌、拟杆菌、肠球菌为(16.22±3.36)cfu/g、(4.01±0.82)cfu/g、(8.33±2.29)cfu/g,高于对照组的(8.21±2.14)cfu/g、(2.13±0.26)cfu/g、(4.45±1.03)cfu/g(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肠黏膜组织IL-23、TLR2表达与Baron内镜分级评分和大肠埃希菌、拟杆菌、肠球菌呈正相关,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呈负相关,IL-10表达与Baron内镜分级评分和大肠埃希菌、拟杆菌、肠球菌呈负相关,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呈正相关(P<0.05).结论 UC患者肠黏膜组织IL-23、TLR2呈高表达,IL-10呈低表达,并与肠道菌群紊乱和肠黏膜损伤程度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白介素-23白介素-10Toll样受体2Baron分级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