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心电与循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心电与循环
心电与循环

王建安

双月刊

2095-3933

xdyxh@vip.126.com

0571-87567813,0571-87567809

310003

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

心电与循环/Journal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and Circul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心电专业学术性期刊,以普及与提高相关结合为原则,报道心电图、心脏电生理、心血管图等心电学基础和临床研究内容,主要读者为从事心电图工作、心血管病医疗、科研和教学的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Scr、cTnⅠ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及预后的关系

    崔艳飞陆芹芹黄兰芳
    589-593,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血肌酐(Scr)、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绍兴第二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64例,均于入院24 h内行Scr、cTnⅠ水平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二尖瓣舒张早期充盈峰E峰流速与舒张晚期充盈峰A峰流速比值(E/A)、舒张早期二尖瓣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比值(E/e').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Scr、cTnⅠ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Scr、cTnⅠ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预后预测的价值.结果 收缩功能障碍者46例,舒张功能障碍者38例,心功能正常者80例.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cr、cTnⅠ水平与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的LVEDd、LVESd、LAD、E/e'呈正相关(均P<0.05),与LVEF、SV、E/A呈负相关(均P<0.05).随访28d,84例心功能障碍患者中死亡49例(58.33%).死亡组的Scr、cTnⅠ水平及LVEDd、LVESd、LAD、E/e'高于存活组,LVEF、SV、E/A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VEDd、LVESd、LAD、LVEF、SV、E/A、E/e'及Scr、cTnⅠ水平均是心功能障碍患者28d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cr、cTnⅠ联合评估心功能障碍患者28 d死亡的AUC高于各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 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Scr、cTnⅠ水平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及近期预后相关.

    血肌酐肌钙蛋白Ⅰ脓毒症心功能障碍预后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与伴2型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预后的关系

    孙佩佩马丽丽丁露碟张浙恩...
    594-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经皮冠状动脉(下称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舟山市普陀人民医院接受PCI的AMI合并T2DM患者112例.测定入院即刻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计算应激性高血糖比值.根据随访2年的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的应激性高血糖比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激性高血糖比值与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患者入院血糖、HbA1c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比值为(1.47±0.38),高于存活组(1.04±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性高血糖比值是影响AMI合并T2DM经PCI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比值患者2年内存活率为77.78%(21/27),低于低比值患者的91.76%(7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77,P=0.006).结论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与AMI合并T2DM患者经PCI术后预后相关.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急性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

    基于压缩感知的单次屏气短轴位电影序列心脏磁共振评估心功能的可靠性

    陈晓荣胡轶潘勇浩张琇...
    598-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压缩感知的单次屏气短轴位电影序列心脏磁共振评估左、右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的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2月至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包括单次屏气短轴位电影序列和多次屏气短轴位电影序列的40例患者.记录扫描时间,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方案的左、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参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两组方案间的参数一致性.结果 单次屏气方案平均用时(20.70±3.28)s,少于多次屏气方案平均用时(73.07±16.7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案所采集的短轴位电影序列图像均较好.两组方案的左、右心室容积和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方案中各参数的ICC值均>0.95,其中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ICC值最高,右心室射血分数的ICC最低.结论 基于心脏磁共振压缩感知的单次屏气短轴位电影序列与多次屏气短轴位电影序列心脏磁共振能满足心功能评价的要求.

    磁共振成像压缩感知心功能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终止心动过速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汪丽丽郑林筠包丽芳
    603-6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终止心动过速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TEAP终止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237例,根据TEAP终止快速型心动过速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终止失败组41例和终止成功组196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计算并比较采用TEAP终止两组患者每种心律失常亚型的成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EAP终止心动过速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终止失败组的男性占比、高血压病史、心率、PSVT及心房扑动占比低于终止成功组,心脏病史、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占比、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史及PSVT药物复律史高于终止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EAP终止PSVT和心房扑动成功率较高,为92.31%和86.67%.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心脏病史、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史及PSVT药物复律史等因素是TEAP终止心动过速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TEAP及食管导联心电图应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可有效终止PSVT和心房扑动等病因导致的心动过速,但不能有效终止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所致的心动过速.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食管导联心电图快速型心律失常终止心动过速

    立体定向精准抽吸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的疗效观察

    付建辉周键邓刚王林国...
    607-609,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立体定向精准抽吸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HB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2月桐庐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HBH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立体定向精准抽吸手术治疗32例,为观察组;常规保守治疗30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30 d颅内残余血肿量以及临床疗效、治疗后30 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7、30 d,两组患者颅内残余血肿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均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基本治愈率以及治疗后30 d ADL分级I、Ⅱ级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合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立体定向精准抽吸手术治疗HBH的疗效明显,能明显减少颅内残余血肿量,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高血压脑干出血立体定向手术疗效血肿量并发症

    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影响

    黄君华方接
    610-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舟山医院接受手术的AAD患者31例,其中急诊手术组13例,择期手术组1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至出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急诊手术组术后D-二聚体水平高于择期手术组,手术至出院时间长于择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D患者行择期手术预后可能优于急诊手术.

    急性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择期手术预后

    MicraAV无导线起搏器的常见功能及心电图表现

    何捷张磊郑新权
    613-617,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有跟踪和非跟踪两种模式,在VDD为核心的起搏器工作模式下可平衡患者的生活需求和起搏器工作寿命.与传统双腔起搏器比较,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的心房感知方式、房室同步方式均有所差异,其采用了频率平滑等功能来适应其全新的感知方式,在心电图上表现出新特点.跟踪与非跟踪模式之间通过模式转换功能相互转换,阈值管理功能也与既往的产品不同.本文主要分析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的常见功能及心电图表现.

    MicraAV无导线起搏器频率平滑模式转换阈值管理

    RDW、血管衰老分子标志物、内皮祖细胞对血管衰老相关动脉疾病的预测价值

    姚娜孙彩娟张莎
    618-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管衰老分子标志物、内皮祖细胞对血管衰老相关动脉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至12月在杭州市临平区中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52名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有无血管衰老相关动脉疾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分析RDW、血管衰老分子标志物[包括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前列环素(PGI2)、内皮素-1(ET-1)]、内皮祖细胞等血清指标对血管衰老相关动脉疾病的预测效能.结果 352名健康体检者中,合并血管衰老相关动脉疾病98例,非血管衰老相关动脉疾病254例.合并血管衰老相关动脉疾病者RDW、PGI2、ET-1、6-keto-PGF1α、内皮祖细胞等血清指标均明显低于非血管衰老相关动脉疾病者,TXB2高于非血管衰老相关动脉疾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DW、TXB2、PGI2、ET-1、6-keto-PGF1α、内皮祖细胞等6项联合检测对血管衰老相关动脉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836、0.827、0.889,分别高于单项检测的灵敏度(0.647-0.772)、特异度(0.656-0.749)、准确度(0.689-0.772).结论 血管衰老相关动脉疾病患者RDW、血管衰老分子标志物、内皮祖细胞水平存在异常,RDW、TXB2、PGI2、ET-1、6-keto-PGF1α、内皮祖细胞等6项联合检测对血管衰老相关动脉疾病的预测效能最佳.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管衰老分子标志物内皮祖细胞动脉疾病预测价值

    无导线起搏器的心电图及程控随访腔内图特征

    孙娴超黄玥王志勇李佳寅...
    62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导线起搏器(LPM)在全球范围内应用于临床已有10年,近年来国内LPM的植入量逐渐增多.LPM术后技术随访的安全性、有效性,术后起搏参数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报道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嘉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并植入LPM(美国美敦力公司Micra VR、Micra AV)的5例患者,通过心电图与起搏器程控腔内图相结合进行分析,个性化制定患者的起搏器工作参数.

    无导线起搏器心电图程控随访腔内图

    右侧气胸患者心电图特征分析

    林支穹汪昌坤
    628-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侧气胸患者12导联心电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7月衢州市中医医院等医院收治的右侧气胸患者共32例,分析右侧气胸患者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32例患者中,QRS波群电交替29例(90.6%),I低电压30例(93.8%),左胸导联低电压1例(3.1%),额面P波电轴>60° 20例(62.5%),前壁R波递增不良11例(34.4%).结论 右侧气胸患者存在QRS波群电交替、I低电压、额面P波电轴>60°、前壁R波递增不良等心电图表现.

    右侧气胸12导联心电图心电图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