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田向阳

月刊

1671-0223

ljwh09@sina.com

010-56227554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七星园新华社第二工作区26-901

现代养生(下半月版)/Journal Health Care Toda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

    章浩杰马雪海刘从志叶金标...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9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腰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腰椎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有效缓解疼痛,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显著.

    经皮椎体成形术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微型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效果观察

    刘耀辉钱静黄振明汪建雄...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微型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1年4月医院74例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7例(行常规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7例(行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毛细血管反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AM)量表和皮瓣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微型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效果确切,手指功能恢复更佳,皮瓣血供更好,疼痛感更轻,外观满意,具有推广价值.

    微型岛状皮瓣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手术

    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急救措施效果观察

    崔旭东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在骨科下肢创伤患者中应用损伤控制急救措施的效果.方法 对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进行研究,通过组间性别、年龄、创伤类型、创伤原因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损伤控制组与常规处理组.损伤控制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急救措施,常规处理组采用常规创伤处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损伤控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67%,常规处理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控制组与常规处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和1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控制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下肢创伤患者治疗中,采取损伤控制急救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骨科下肢创伤损伤控制急救

    256层螺旋CT心脏双期扫描诊断左心耳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

    孟宁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左心耳血栓应用256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月医院疑似左心耳血栓患者50例入组研究.为患者实施256层螺旋CT心脏双期扫描,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螺旋CT心脏双期扫描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结果 在50例检查患者中,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为诊断金标准,确诊阳性40例,占比80.00%.螺旋CT心脏双期扫描诊断的结果显示,与金标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达到90.0% 以上,表明螺旋CT心脏双期扫描诊断左心耳血栓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且Kappa=0.819,大于0.75,表明螺旋CT心脏双期扫描诊断左心耳血栓结果与金标准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 左心耳血栓诊断中应用256层螺旋CT心脏双期扫描的检查结果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高度一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56层螺旋CT双期扫描准确率灵敏度

    不同肠内营养时间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石静蒋春樱仲海艳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肠内营养时间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20年11月于常州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依照组间性别、年龄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肠营养时间为入院24小时内;对照组40例,肠营养时间为入院48小时后.观察不同的肠内营养时间对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7.50%)低于对照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水平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肠球菌和大肠杆菌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肠道菌群失调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lgG、lgM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NF-α、IL-6和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较早进行肠内营养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肠道益生菌水平,帮助提高治疗效果.

    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营养状况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邹康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用于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9月来医院就诊的38例胆结石患者,按照组间性别、年龄、结石类型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19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观察组采用LC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当天及术后2d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观察组得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指数(GLQI)比较,观察组主观症状、情绪、日常生活能力、生理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胆结石患者治疗中,LC手术临床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胆结石腹腔镜切除术出血量生活质量疼痛感

    宫颈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效果对比观察

    袁海英高娟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分别应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1年3月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CKC组和LEEP组,每组40例.CKC组和LEEP组分别给予CKC术治疗和LEEP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相比CKC组,LEEP组患者手术中各临床指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CKC组,LEE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治疗有效率略高于CKC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宫颈冷刀锥切术相比,宫颈LEEP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减少,锥切组织面积小,促进切口愈合等优点,降低术后不良反应.

    宫颈冷刀锥切术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环形电切术

    定西市孕早期妇女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检测报告

    陈芳兰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早期妇女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叶酸代谢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定西市人民医院围产中心做产检的1482例孕早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提取全血中的DNA,使用PCR_实时荧光法进行检测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分析基因频率分布情况.结果 1482例孕早期妇女的MTHFRC677T基因有3种类型,分别为野生型CC、杂合突变型CT、纯合突变型TT,各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CC23.82%、CT48.76%、TT27.40%.结论 定西市孕早期妇女MTHFRC677T基因存在多态性,根据检测结果评估叶酸代谢障碍风险等级,指导高危孕妇合理补充叶酸,为本市预防和干预新生儿出生缺陷以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

    孕早期妇女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叶酸代谢基因多态性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郑天锦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5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心绞痛患者依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为主,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添加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治疗.观察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中医评分积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中医评分积分存在明显差异,前者高于后者(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低于后者(P<0.05).结论 在使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治疗能够改善和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瓜蒌薤白半夏汤丹参饮心绞痛

    合募配穴法针灸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尚磊秦丽娟林丽婷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风后便秘患者治疗中应用合募配穴法电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中风后便秘患者60例,依据组间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合募配穴法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便秘评分、腹痛评分、腹胀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便秘评分、腹痛评分、腹胀评分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患者的便秘评分、腹痛评分、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后便秘患者治疗中采用合募配穴法电针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便秘、腹痛、腹胀等症状,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中风后便秘电针选穴法合募配穴法电针腹痛腹胀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