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单承彬

月刊

1008-8024

xdyws@126.com

0537-4458285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校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Journal Modern ChineseCHSSCD
查看更多>> 《现代语文》为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中国基础教育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纯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上旬刊以文学研究为主,面向有关专家、广大教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文学爱好者,旨在繁荣古今中外文学研究,促进学术的研究、交流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诗经》"履帝武敏歆"句释义纠谬

    周远斌
    132-133页

    副词"又"和"还"的多角度探究

    李婷婷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汉语中"又"和"还"这两个副词具有使用频率高和表示重复义的共同特点.本文从语义、句法和语用的角度来观察"又"和"还",探究它们之间的异同,对二者的用法进行综合考察.

    语义句法语用

    "曲"字形义探源

    莫沁茹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曲"字是一个象形字,它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有两种写法,在现代语文中有两种读音,这使得"曲"字有着许多不同的含义."曲"字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率较高,文章对"曲"字的字形和字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归纳分析和总结,将帮助人们对"曲"字形义有更全面、广泛的认识,从而利于人们理解在现代汉语语境中"曲"字的各种含义.

    字形字义

    论析婺源方言中的"不过"

    程平姬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过"在婺源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并且涵盖了连词、副词和词组等多种用法.作连词时其转折义高于"就是",在一定语境下与"就是"能够替换使用.作副词时,"X不过"结构甚为独特,"不过"在其中作程度副词,表"X"程度很高,而非最高."X"成分以感官型形容词和心理情感型动词为主.

    不过"X不过"程度补语婺源方言

    现代汉语称呼语及其语用变化

    徐宋燕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汉语称呼语是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模糊的根源在于与称谓语的部分重叠,即有一部分词语既是称呼语又是称谓语,因此,对称呼语进行严谨的界定显得很有必要.称呼语是十分灵活的语言学概念,在其自身的发展中由于受到语用的影响常常发生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本文将从称呼语的界定、称呼语的语用变化这两个部分来对现代汉语称呼语进行详细的研究.

    称呼语称谓语界定语用变化

    获嘉农村父亲特殊称谓的文化探析

    宋慧娜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作为一种载体,真实地反应了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表达方式.亲属称谓作为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它与文化民俗、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息息相关.获嘉县农村子女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叔"或者"伯",反映了长幼有序、大家庭观念强烈、女性地位极其低下以及语言崇拜的民俗与文化.此外,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种特殊称谓逐渐消失与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

    获嘉方言亲属称谓词汇

    宁夏回族大学生的语言使用调查研究

    公瀚卿卢凡
    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而产生的交际需求、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普通话的推广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语言能力、语言选用等方面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通过对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地区回族大学生的问卷访谈调查发现,回族大学生普通话、家乡方言、回族话的语言能力主要受到性别及宗教文化等方面影响.语言选用情况受到交际对象和交际场合等因素的影响,也反映出回族大学生对回族话的深厚情感.

    语言能力语言选用回族大学生

    从《说文解字》方域词研究燕赵文化的可能性

    马婧贤王勇何江涛
    14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燕赵文化形成体制、发展进程、地区差异还有以此展现出来的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都是能够帮助探究吻合地区特点的传统文化的保障与发展体制,不断宣扬与发展传统文化.从语言方面着手,其实存在着一些必然.将《说文》当作探究依据,全方位探究燕赵文化在当前局势下的新世界.

    燕赵文化延展性《说文解字》方域词

    口头纠正性反馈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杨婧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头纠正性反馈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发挥互动对二语发展促进作用的关键.本文从反馈类型、反馈的有效性、反馈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综述了国外二语/外语课堂环境下口头纠正性反馈研究,并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探讨了研究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相关研究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的启示,希望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实证研究.

    口头纠正性反馈对外汉语教学社会文化理论

    汉语无灵主语句的理解及其英译

    彭晓林
    15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中无灵主语句的使用十分普遍,在汉语中也存在这一句子群体,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汉语中使用无灵主语句的现象相对较少.因此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是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尝试对汉语无灵主语句的存在进行探索,并且探讨汉语无灵主语句的形成基础以及根据汉语无灵主语句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英译方法.

    汉语无灵主语句英语无灵主语句传统修辞手法概念隐喻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