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单承彬

月刊

1008-8024

xdyws@126.com

0537-4458285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校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Journal Modern ChineseCHSSCD
查看更多>> 《现代语文》为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中国基础教育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纯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上旬刊以文学研究为主,面向有关专家、广大教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文学爱好者,旨在繁荣古今中外文学研究,促进学术的研究、交流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毛姆《面纱》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解读

    景莉莉
    5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面纱》是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毛姆的代表作品之一.文章试图通过运用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相关理论,来解读《面纱》中女主人公凯蒂的曲折经历及从一个被社会塑造的女性向一个“独立主体”的命运转变过程.通过采用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话语“内在性”和“他者”,来分析凯蒂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及她的精神是如何游走于平庸与反抗之间,并最终走向主体意识觉醒历程的.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内在性他者主体意识

    《嫌疑人X的献身》之爱情的悖论研究

    盛晨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嫌疑人X的献身》是日本知名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 “献身”是小说中的最关键的部分.而构成“献身”这一行为的直接原因是主人公石神对婧子的“爱情”,以“爱情”为名的“献身”是否真正出于爱情?文章将从角色设定、心理诱因、现实因素等三个角度来论述《嫌疑人X的献身》中伟大的“献身”并不是出于真正的爱情,而仅是因为爱情的悖论.

    爱情悖论人性

    论《记忆残留》中的城市书写

    李苏婷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作家汤姆·麦卡锡在《记忆残留》中,以主题——并置的叙事方式勾勒出伦敦表面看似风平浪静而实则暗潮涌动的独特景观.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记忆缺失、试图通过完美的情景再现来寻找真实感觉的主人公.基于加斯东·巴什拉的“外与内的辩证法”,文章拟从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两个维度探析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并认为该城市宛若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安全、权力方面掌控着神秘的空间,致使主人公对真实的焦虑持续发酵,进而反思现实生活中恐怖事件造成的悲剧,揭示当今个体存在精神危机的深刻主题.

    汤姆·麦卡锡《记忆残留》城市书写空间

    《德伯家的苔丝》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平行研究

    黄越众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美国学派提出的平行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对《德伯家的苔丝》和《安娜·卡列尼娜》两部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在悲剧爱情主题方面,这两部作品有着相似之处,社会传统道德的压迫和女主人公自身性格上的弱点是导致最后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文章依次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平行研究《德伯家的苔丝》《安娜·卡列尼娜》爱情悲剧

    《诗学》悲剧六要素

    王慧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悲剧论是《诗学》的核心内容,亚里士多德具体分析了悲剧的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文章在此对《诗学》悲剧六要素展开论述,并对其中的重要观点作出探索与解释.

    《诗学》悲剧六要素

    浅析电影《推拿》中的“零余者”形象

    寇嫒丽赵明慧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郁达夫小说“零余者”形象的塑造影响了娄烨电影的创作. 《推拿》既整体描绘了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盲人推拿师的群像,又凸显了特异个体的情感诉求.影片没有把盲人仅设定为存在视力障碍的特殊群体,而是透过他们与健全人同样富饶的情感世界,试图在“正常人”盘踞的主流社会和盲人用沉默坚守的灰色地带间架构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这也体现了娄烨对郁达夫看重个体命运和价值的创作态度的认同.

    《推拿》郁达夫零余者群像个体

    《开明国语课本》对语文教育发展核心素养的启示

    樊鹏丽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促使学校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校教育中,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作用不可小觑.每门学科中的教材作为开展教育的载体,同样是影响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开明国语课本》的成功之处则在于其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理念方面丰富多样、综合性水平高;内容方面包罗万象、生活气息浓厚;形式方面生动活泼、特点突出鲜明.对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实践也有诸多启示:教师应该注重对“软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内在品质的发展;同时应该解放对教师的束缚,为教师的自主发展留出空间,促进教师自主性的发挥;最终释放学生的天性,使学生具备生存与快乐的能力.

    语文教育核心素养《开明国语课本》

    论语文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有效策略

    李国忠
    73-75页

    也谈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文本的“裸读”能力

    王忠敏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语文教师文本“裸读”能力的弱化甚至缺失,贬损了中小学语文教育应有的含金量. “裸读”,顾名思义就是不借助任何资料,不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看法,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对文本进行陌生化阅读,获得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和个性化解读.语文教师“裸读”文本的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教师应该重视并切实提升自己的“裸读”能力.

    文本裸读现实作用提升途径

    基于立德树人重构高职院校“三融合”语文课程体系

    王云江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从专业培养、职业需求、人文素质这一现实需求出发,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知识性、人文性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细化课程培养目标,分解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实施方式及评价方法,构建语文应用能力训练与“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专业素养”三者融合的系统化、多元化、层次化的语文课程体系,对接高职人才培养总体要求,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社会职业活动及专业建设需要.

    立德树人高职教育语文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