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语文
现代语文

单承彬

月刊

1008-8024

xdywl@126.com

0537-4453307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校内

现代语文/Journal Modern Chines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语言学专家一线语文教师和在校研究生,展示名家新秀的语言研究成果,提供纯理论的语言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古汉语"独不+VP+乎/邪/与"构式研究

    禹雅洁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独"在春秋末期就已经由动词语法化为反诘语气副词,这为"独不+VP+乎/邪/与"构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一格式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独不+VP+乎/邪/与"是由反诘语气副词"独"+否定副词"不"构成的、以听话人为话题焦点的反诘构式,符合人际修辞的礼貌原则.它不仅能够维护语言交际双方的面子,也能表现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诘责、鞭策或劝告.由于语言发展遵循简约原则,加之由专职反诘副词构成的"岂不+VP+乎"成为主要反诘构式,"独不+VP+乎/邪/与"构式便逐渐退出了话语体系.

    "独不+VP+乎/邪/与"构式预设焦点

    《齐民要术》中的量词及其语法化研究

    闫潇李建平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书于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量词数量丰富、使用频率较高,在魏晋南北朝数量范畴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在《齐民要术》中,量词总计有111个,其中,名量词101个,动量词10个.在继承和发展先秦两汉量词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新兴量词15个.从数量表示法的角度来看,在2237例物量表示法中,使用量词的称数构式开始占据优势地位,但"数量名"结构仅占7.06%;在239例动量表示法中,使用动量词的约占44.35%.同时,"数量"结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位置仍未定型.可见,此前学界认为该时期汉语量词获得大发展并趋于成熟的观点有待修正,魏晋南北朝量词主要继承自两汉,其语法化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处于量词史中的成长阶段.

    《齐民要术》量词语法化

    也说"马路"

    蔡楠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路"一词古已有之,关于"马路"一词的词源,目前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马路"是外来词;二是认为"马路"就是"车道";三是认为"马路"就是"供马行走的道路".这三种说法都存在无法回避的缺陷.在古代汉语文献和现代汉语方言中,含有大量的"马×"或"马××"的词汇,其中的"马"都有"大"的意思.因此,"马路"中的"马"也应是"大"义,"马路"即"大路".

    "马路""马"六畜

    洛阳方言中近代白话词语选释

    许思雨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词语体现了词语里的历史构成层次,方言词语则是探求近代词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和参数.对洛阳方言中的十个近代词语进行了探源和释义,意在揭示近代词语在洛阳方言中的生存与使用情况.

    洛阳方言近代词语释义考源

    汉语口语体连词和正式体连词的语法对立

    王永娜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连词有语体之分,正式语体占比较多,口语体较少.口语连词和正式体连词在语义特征、句法位置和韵律特征方面均存在语法对立.口语连词保留词汇义,而正式体连词空泛、虚化.正式体连词多居于句首,口语连词则位于主语前后兼可.口语连词中含有单音节和轻声,正式体连词则多为双音节;口语连词后停顿很少,而正式体连词后大多可以停顿.正式体连词和口语体连词的这些对立均与其语体属性的对立息息相关,并遵循着一些语体语法规则.

    连词口语体正式体语法对立

    两个带借用动量词的"在+L"构式的语义差异及变换考察

    过国娇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L+VP+一M"和"一M+VP+在+L"两个构式由三个相同构件组成,但因为不同的句法实现,其构件内部特征表现出显著差异.同时,两个构式的浮现意义也呈现出动作行为[±反复]、[(±)超预期]、[(±)强攻击力度]、[(±)严重后果]等鲜明对立.从认知视角来看,这两个构式是人们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认知视点表达,二者虽然存在一定的变换关系,但由于受构式内部构件特征和构式整体意义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变换受到很大限制.

    "在+L"构式构件浮现义变换

    试析"V到N"与"V出N"的异同及换用条件

    陈嘉琪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到"和"出"是现代汉语中的高频动词,它们在表征实际位移时,宾语通常一个表征位移终点,一个表征位移源点,即编码不同的位移路径,二者互换则影响语义.虽然两者差异明显,但"V到N"和"V出N"虚化为"达成"义而表征虚拟位移时,存在可以换用的情况.依据实际位移和虚拟位移的对立,表示实际位移时"V到N"为目标取景,而"V出N"为过程取景,表示实际位移的差异影响了二者虚化后表示虚拟位移时的句法语义.在表示虚拟位移时,"V到N"表征目标是编码者或主语所预期的,"V出N"则表征意料之外的事件.

    "V到N""V出N"原型义虚拟位移取景

    初始义素对话题标记"说到"的影响

    邓莹洁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充任话题标记时,"说到"既可以用于体现情节内人物的言语行为,还可反映叙述者视角,显示语篇中的言者话语进程,具有元话语属性.基于416例话题标记"说到"语料,考察"说到"所标示话题的类型、述题谓语的特点和其所在语篇的特征等.可以发现,语域式话题是"说到"标示较多的话题类型,占比65.4%.此外,"说到"所标引话题的信息属性以及其后述题谓语都具有倾向性特点,而这些特点与"说到"所在语篇的组织模式一样,都受到其初始语义要素的影响.

    "说到"话题标记语义相宜性

    王力《古代汉语》字形字义疏证数则

    于春燕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一部颇具权威性的古代汉语教材.但由于全书卷帙浩繁,不免存在些许差错和不足.该教材经过多次修订和校改,补苴了不少疏漏,日臻完善,但仍有可商之处.因此,关注该书在字形字义解释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疏证,可以为古代汉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

    王力《古代汉语》字形字义疏证

    从交互主观性看道歉语的主观化程度

    曹沸滕宇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语言交际理论,对现代汉语中道歉语的主观性程度和交互主观化进行了考察,分析了道歉语语义的变化发展轨迹,将道歉语言分为真性道歉、假性道歉和礼貌性道歉.道歉者所使用道歉语的主观性程度应与其冒犯的程度相匹配,由此道歉者和被道歉者双方才能产生良性的交互认知.从主观性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道歉语进行分析,有助于丰富现代汉语中道歉言语行为的研究,使汉语母语者更好地理解道歉言语行为,同时也为留学生习得并正确应用汉语中的道歉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道歉语主观性程度交互主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