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药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姜瑜

半月刊

1009-5519

xdyyws@vip.126.com

023-63853583;63621701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现代医药卫生/Journal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经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社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半月刊)。本刊知识涉及面广,临床实用性强,适用于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务人员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目的性反刍的中介作用

    裴宇辉李嘉栋刘佳佳刘怡...
    1537-1540,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护人员反刍、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相关性,以及目的性反刍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2023年3-7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北省内2家三甲医院的423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多维度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量表的侵入性反刍得分为8。00(1。00,10。00)分,目的性反刍得分为10。00(6。00,12。00)分。多维度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为72。00(60。00,74。00)分。创伤后成长量表得分为60。00(51。00,73。00)分。社会支持、目的性反刍均与创伤后成长呈正相关(r=0。393、0。253,P<0。05);目的性反刍在社会支持对医护人员创伤后成长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11。01%。结论 社会支持、目的性反刍可促进创伤后成长,目的性反刍在社会支持和创伤后成长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可为促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护人员的心理成长提供参考依据。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目的性反刍侵入性反刍社会支持创伤后成长

    工作-生活平衡量表在护士工作-生活平衡状态中的应用评价

    刘凤琴陈务贤梁春荣李高叶...
    1541-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工作-生活平衡量表用于测评护士工作-生活平衡状态的信度和效度,为调查护士工作-生活平衡状态提供科学、严谨的测评工具。方法 2023年2月1日至3月1日使用工作-生活平衡量表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3所三甲医院具有临床工作经验1年及以上的526名护士进行测定,并对测评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 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40,分半信度为0。881;3个因子内部Cronbach's α系数为0。819~0。930,折半信度为0。796~0。899,量表信度良好。该量表包含3个因子,累积解释方差变异为68。857%。每个条目的因子载荷值为0。468~0。862,而条目的具体归属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有所不同。3个分量表间的相关系数为0。515~0。663,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31~0。949,说明量表结构、内容效度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量表的理论模型剔除2个条目后标准化残差均方根为0。070,比较拟合指数为0。904。结论 工作-生活平衡量表测评护士工作-生活平衡状态具有较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模型拟合度稍差,建议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工作-生活平衡量表信度效度护士

    疼痛敏感性对腰背痛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荆睿何斌
    1546-1549,1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疼痛敏感性是指疼痛刺激出现时身体感受到疼痛的能力,腰背痛是目前导致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慢性腰背部疼痛会导致疼痛敏感性的变化。一方面对疼痛敏感性对腰背痛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疼痛的产生机制,探究疼痛与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治疗腰背痛疾病的同时控制疼痛敏感性的升高对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和促进患者下腰功能恢复均具有积极意义。

    疼痛敏感性腰背痛进展综述

    头位难产评估模式的研究进展

    陈凯欣刘丽董晓静
    1550-1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次剖宫产的诸多弊端已经成为再生育的重要阻力因素,剖宫产不应再被视作处理产科困难的最简单手段。提升医务人员对阴道分娩的评估、观察、处理能力,使其能及时、正确地识别和处理难产才是关键,但是目前尚缺乏客观、准确的头位难产综合评估模式。产科医生可尝试以头位难产理论和头位分娩评分法为基础,采用现代影像学技术、实时测量技术、数据传导技术,建立育龄期女性骨盆测量数据库、开发智能成像实时宫口扩张自动评估设备、改良产时超声辅助产程管理技术、配合精神心理因素评估量表,创建精准智能的头位难产自动评估系统,实现可视化、数字化、精准化的全方位阴道分娩评估和产程管理,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基础上促进阴道分娩,促进人口稳步增长。

    头位难产评估模式进展综述

    孕期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王雪茵刘大玉陈福彩普翠芬...
    1554-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生素D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以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 2种形式存在,可通过皮肤合成和饮食中摄取。目前,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大约10亿人患有维生素D缺乏症,其中孕妇为高危人群。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间首次出现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是妊娠期并发症之一。不断有研究证明,孕期维生素D缺乏与GDM密切相关,其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葡萄糖的平衡,导致患GDM风险增加。且GDM增加了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早产、巨大儿、低体重儿、畸形儿等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威胁着母婴健康。近年来,维生素D与GDM相关性的研究不断增加,其相关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该文就维生素D与GDM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孕期维生素D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综述

    喉返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刘心悦王松敖亚洲
    1558-1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喉返神经损伤(RLNI)在甲状腺手术中的研究。关键词包括喉返神经修复、注射喉成形术、Ⅰ型甲状腺成形术、杓状软骨内收术、神经组织工程技术等。总结和比较目前RLNI的常见治疗方法。结果显示,喉返神经直接缝合是目前修复的首选术式,颈袢-喉返神经吻合术最常用于临床,其他修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大多数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不同的效果,但仍存在需进一步克服的缺点。此外神经组织工程技术及中医康复治疗值得进一步探索关注。

    喉返神经修复注射喉成形术Ⅰ型甲状腺成形术杓状软骨内收术神经组织工程技术综述

    影像学评估胎儿胼胝体发育情况的研究进展

    王兴运祝忠强任苓
    1563-1566,1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胼胝体是评估大脑正常发育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内外产前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产前评估胼胝体发育情况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胎儿颅脑超声检查具有快捷、安全、可重复性好,以及可动态观察等优势;磁共振成像检查直观、准确、全面,但受胎动等因素影响,且价格较昂贵,应用不普遍。该文通过总结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影像学技术评估胎儿胼胝体发育的研究结果,旨在分析比较2种方式在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产前诊断影像学诊断胼胝体综述

    短链脂肪酸在妊娠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苏妍何西彦孙晓彤
    1567-1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妊娠相关疾病指在妊娠期间或妊娠相关的特定疾病所致,其复杂的发病机制和多种病因可能导致孕妇和新生儿出现各种不良后果,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短链脂肪酸作为肠道微生物群的重要代谢产物,不但维持肠黏膜上皮的完整,而且在调节糖脂代谢、免疫炎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妊娠相关疾病与肠道菌群相关的机制已被广泛研究。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可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为妊娠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该文对短链脂肪酸与妊娠相关疾病的关系及机制进行了综述,为妊娠不良结局达到早诊断、早干预的目的,改善母儿预后。

    妊娠相关疾病短链脂肪酸妊娠期糖尿病综述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肠道菌群对儿童哮喘的影响

    赵改红孙永红
    1573-1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慢性病之一,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肠道菌群失衡对儿童哮喘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儿童哮喘的发生与肺、大肠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西医认为,儿童哮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肺部免疫失衡是其发生的重要病因之一。该文围绕肺肠病理生理对儿童哮喘的发生进行了论述,为防治儿童哮喘提供新的靶点或治疗思路。

    儿童哮喘肠道菌群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

    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联合信息化延续护理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

    赵文君李文勤王玉
    1578-1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联合信息化延续护理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3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个人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联合信息化延续护理,研究组采用受重阻断式程序护理联合信息化延续护理。比较2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及DVT阳性体征发生情况。结果 2组入院时APTT、PT、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 d APTT、PT水平低于入院时,Fib水平高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研究组APTT、P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VT阳性体征总发生率为11。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联合信息化延续护理可有效改善剖宫产术后产妇凝血功能指标,降低DVT发生率。

    双重阻断式程序护理信息化延续护理剖宫产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