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消防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消防科学与技术
消防科学与技术

王铁强

月刊

1009-0029

fire@xfkj.com.cn

022-23920225 23383612

300381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110号

消防科学与技术/Journal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消防科学与技术》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消防协会主办的学术性会刊,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 《消防科学与技术》由中国消防界知名的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指导办刊工作,编委会有院士一名。拥有全国各级消防管理机构、消防科研所、高等院校、建筑设计院、消防企业和消防工程公司、保险公司等最广泛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刊登国际和国内的稿件。 报道内容 与各消防专业技术委员会合作,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消防设备、石油化工、火灾调查、战训、建筑防火和规范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就。 设置栏目 消防理论研究、性能化设计与实践、规范研究与信息、建筑防火设计、灭火指挥与训练、消防设备研究、灭火系统设计、石油化工消防、工艺防火、电气防火、灭火剂与阻燃材料、消防管理、火灾调查与分析、质量监督与标准化、专家访谈、青年学者论坛、国内外科技信息、讨论园地及产品质量检验通报等。 《消防科学与技术》被五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乌利希期刊指南》、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 《消防科学与技术》被中国科协学会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共同主办的检索性刊物《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收录为首批源期刊。同时也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消防科学与技术》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安全工程领域重要的学术性期刊。 联系电话:022-23387274 电子信箱:fire@xfkj.com.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凝胶灭火剂抑制锂离子储能电池热失控特性研究

    刘通唐国才王亮朱国庆...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比试验探究了气凝胶灭火剂对锂离子储能电池热失控的抑制效果.研究满荷电状态下的 100 A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热失控演变过程特征参数,识别出 3个灾害演变特征拐点作为灭火剂施加的指导节点.在相同节点分别施加灭火参数一致的气凝胶灭火剂与细水雾开展灭火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触发明火前施加灭火剂均可有效阻断电池内部放热副反应,两者表现出相似的冷却效能;电池起火后,气凝胶灭火剂展现出更为出色的明火抑制效果,其接触电池表面形成的致密泡沫可有效阻隔氧气,实现快速灭火;对于已经触发热失控的情形,气凝胶灭火剂凭借预热覆盖效果,显著缩短电池射流火持续时间,可大幅降低电池火灾危害.

    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特征气凝胶灭火剂细水雾储能电池射流火

    不同温度下泡沫灭火剂对消防设备金属的腐蚀研究

    蒋凯孔得朋王东升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温度下泡沫灭火剂对消防设备金属的腐蚀行为,选用了水成膜泡沫灭火剂(AFFF)、合成型泡沫灭火剂(S)、氟蛋白泡沫灭火剂(FP)这 3种消防工作中常用的泡沫灭火剂和2种消防设备金属材料(镀锌钢、铝合金),在40~80℃下开展了浸泡失重和电化学测试试验,并计算了腐蚀速率,测量了腐蚀电流密度等关键参数.结果表明:金属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3种泡沫灭火剂对2种金属的腐蚀速率依次为:FP>S>AFFF,2种金属的耐蚀性为:铝合金>镀锌钢.随着温度的升高,2种金属的腐蚀程度有所加剧,镀锌钢表面产生腐蚀产物与点蚀坑,铝合金表面颜色变暗,在FP中,两种金属表面均产生点蚀坑,其数量和深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电化学测试发现,在腐蚀初期,随着温度升高,腐蚀电流密度上升,电容弧径和电荷转移电阻减小,腐蚀加快.此外,在不同温度下,铝合金在 3种泡沫液中以及镀锌钢在AFFF和FP中的腐蚀机制都处于电荷转移控制之下,但镀锌钢在S中表现为典型的扩散控制.

    泡沫灭火剂消防设备腐蚀研究电化学

    新时期消防员体能训练损伤现状调研与对策建议

    段建威谢春龙
    120-12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转隶后,消防救援队伍救援职能的拓展和职业周期的延长对消防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对我国不同地区的消防员体能训练现状开展调研,结果显示:消防救援队伍训练损伤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关节损伤和肌肉韧带拉伤,且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膝、腰、踝、肩、腕5个部位;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动作不标准、对损伤预防认识不足、拉伸放松不到位、准备活动不充分、过度疲劳尚未恢复等.针对调研结果,本研究从职业需求、训练科目、科学训练原则和运动防护装备等方面提出了消防员训练损伤的防护方法.

    消防员职业体能训练训练损伤损伤预防

    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火灾事故处置对策

    刘靖苏忠波张延群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出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火灾事故处置对策,围绕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建筑和工艺特点,分析其火灾事故主要风险,结合现实案例,针对企业化成后工序段不同灾情发展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对策.着重强调了在综合研判到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应急门作为内攻通道,合理采用"固移结合、控制燃烧、排烟散热"等技战术方法.

    锂离子电池洁净企业火灾事故热失控

    道路交通事故处置安全管控措施探讨

    田景涛
    129-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车辆交通事故类型多样、事故突发、调度力量多、救援危险性大、易引发次生灾害的5个特点,深入分析并归纳总结了造成消防救援人员伤亡的 3方面原因,包括风险研判不足、阵地设置不当、安全措施不当等,并进一步提出交通事故处置过程中力量调派、人员分工、安全评估、现场警戒、救人排险、现场清理6个重点环节的安全管控措施.

    车辆交通事故事故处置抢险救援安全管控

    剩磁检测法在汽车火灾原因调查中的不适用性分析

    张良赵祥张得胜黄盟...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剩磁检测法在汽车火灾原因调查实践中常造成法律纠纷.为探究剩磁检测法能否适用于汽车火灾,根据车辆火灾中金属构件的应用工况开展四项模拟试验,研究剩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汽车机舱内电气短路能量难以引起车身剩磁量明显变化;车辆机舱和车身部分位置自身存在较高剩磁值,对剩磁检测存在干扰;火灾过程中的高温作用与火后拖拽维修操作会导致磁性消退,影响车辆剩磁值的测量.最终证实,剩磁检测法不适用于汽车火灾原因的调查与认定工作.

    剩磁检测法汽车火灾火灾调查电气故障

    便携式GC-MS法现场测定火场样品中汽油燃烧残留物

    陈卢涛邓嘉辉詹光马乔...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火场样品中痕量汽油燃烧残留物的检测建立了一种便捷、高效的现场检测方法.通过模拟燃烧试验获取 3种火场常见燃烧残留物:汽油与可燃材料木材燃烧残留物、汽油与不可燃材料混凝土燃烧残留物及汽油与土壤未燃烧残留物,分别放入便携式热脱附系统的空管内加热脱附,脱附后物质通过便携GC-MS分析.结果表明:3组模拟燃烧的样品均检出汽油残留物成分.因此,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现场直接分析、无须样品前处理、杂质干扰小等特点,可用于实际火场样品中痕量汽油燃烧残留物的现场检测.

    便携式GC-MS燃烧残留物火场检测火灾调查助燃剂放火

    团结奋斗驰征路 乘风万里挂云帆—《消防科学与技术》2024年新年献词

    第五届《消防科学与技术》编委会
    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