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湖北文理学院

丁世学

月刊

2095-4476

xfxyxb@vip.sohu.com

0710-3590704

441053

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其他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的各类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李严"统内外军事"辨析

    张寅潇黄巧萍
    5-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蜀汉尚书令李严在刘备临终时被委以中都护之职,"统内外军事",部分学者以李严资历不足、实际指挥部队有限、驻所永安非战略要地和"内外"另有他指等为依据,认为李严并没有受命掌握蜀汉最高军事权力.李严虽然资历威望不足,但得益于刘备的充分信任,在受命托孤时的确被赋予了蜀汉最高军事指挥权.即使后来李严实际掌控的军队非常有限,但这并不影响刘备托孤时的主观意愿.同时,永安在吴、蜀刚刚结束交战之际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李严暂屯于此并无不妥."留镇永安"的先主遗命也说明"统内外军事"中的"内外"非指宫城内外,从李严深受托孤重任和魏晋军制来看,"内外"指的还应是"中央与地方",即蜀汉全境."统内外军事"正与魏晋常见"都督中外诸军事"同,意为统领蜀汉全国军务.

    三国蜀汉李严刘备军事

    曹植"辞赋小道"再探

    佘红云叶秀清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曹植所提出的"辞赋小道"说,乃是在建安二十一年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为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规避政治风险、维护政治权益的一句道白.虽有违心的成分,但确实也符合当时处于政治上升期的曹植之心态.

    曹植辞赋诗歌文艺观

    宜城方言方位词的空间范畴义

    王爱阳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田野调查法、比较法和文献阅读法对宜城方言方位词进行调查,在对宜城方言方位词基本面貌的描写中发现宜城方言方位词不仅可以表示方向和位置,也可以单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所在空间的形状.其中,"东、南、西、北"及其合成方位词表示绝对方向义,"上、下、左、右、前、后"及其合成方位词表示相对方向义.现代汉语中方位词不能单独用来表示形状义,但是宜城方言口语中方位词可以单独用来表示形状.零动词句表示物体处在绝对静止的状态中,方位词或方位短语表示物体移动的位置.

    宜城方言方位词空间范畴

    王士稹对孟浩然诗歌书写的接受

    尚莹轩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士禛作诗转益多师、博化诸体,上承《诗经》,下学唐、宋、元、明之诗,但他的山水诗其实是多宗唐代的王孟一派,尤与孟音一脉相承.王士稹作为清代前期孟浩然诗歌的重要读者,尽管他个人也认为孟诗因有"寒俭之态"不及王维广博浑融,但他的山水诗歌创作仍取法孟浩然颇多.王士禛早年求学时曾抄写孟诗并且仿制孟诗,后期精进诗艺、重申诗学宗旨之时,又多次将孟诗作为神韵诗作的典范编选入册,并在创作实践中将襄阳风范化为己用,锻造了属于自己的创作风格.可以说,王士稹山水诗歌既是清初文坛的新发展,又是孟浩然山水诗风的绵延与回响.

    王士禛孟浩然山水诗接受论

    从变与不变中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的"赶考"命题

    亓明超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赶考"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对识别执政风险、应对执政考验、完成执政使命的形象化表达.回顾党的百余年"赶考"历史,"考生"地位、"赶考"场域、"赶考"考题、"考官"要求等都发生了改变,但是党的"赶考"指导思想、"赶考"价值追求、"赶考"精神、"赶考"目标等从未改变.所以,党的"赶考"实践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过程.科学把握其中所蕴含的辩证关系,需要正确认识变与不变的关系,在变化之中把握不变,在不变的指导下识变、应变、求变.

    中国共产党赶考之路辩证关系

    逻辑理路·核心要义·世界意蕴: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社会公正的三维探赜

    赵凤婷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公正平等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将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探索公平正义的逻辑理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实现公平正义的核心要义;从破除抽象正义、保障正义实践路径、贡献正义方案三个方面,推进了公平正义的世界现代化进程.

    公平正义中国式现代化二十大精神文明新形态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主要意涵、现存问题及路径选择

    程宇航王宏斌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站在人民立场上做出的战略擘画,体现了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和政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科学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脉搏,廓清了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全面性、主体全民性、过程渐进性、路径共建性的本质内涵,但在现实的推进过程中却存在脱贫成果尚需巩固、发展不平衡依然突出、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短板、社会保障不充分等问题.因此,应巩固脱贫成果,做好制度设计;缓解发展差异,逐步弥合发展差距;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精神共同富裕意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时代共同富裕主要意涵现存问题路径选择

    王禹偁的俳优心理与宋代诙谐文风的发展

    曾子蓥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参加宫宴活动、即席赋诗可谓是昼锦之荣.在赏花钓鱼宴等宫宴活动中,翰林学士等词臣奉帝王之命与俳优共同参与宫廷文学的创作,文官们也因此与俳优群体产生了身份认知上的共鸣.而在君主专制强化的背景下,宫廷侍奉身份和权力支配的政治桎梏也使得不少士人的俳优心理不断强化.王禹偁作为宋初著名的士人,出身孤寒而又仕途多舛,他在诗文创作中也曾多次表露出自己的俳优心理.不仅如此,王禹偁诗文创作中的俳谐情调也反映了两宋时期诙谐文风的盛行和礼乐文化发展的缘由,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宋代时期士人俳优化的进展.

    王禹偁俳优心理词臣优谏

    论英雄谱本《水浒传》像赞的编撰革新——兼谈图赞的影响和意义

    钟勇萍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雄谱本《水浒传》图赞现存初刻本、二刻本和三刻本三种.比勘初刻本、二刻本两者对应插图可知,初刻本《水浒传》插图或比二刻本更为细腻丰富.英雄谱本《水浒传》像赞、像赞旁批应是书馆伪托名人所作.它通过细化和扩充钟伯敬本《水浒传》像赞、在题赞旁增加批语、重新创作像赞这三种编撰方式使英雄谱本的批评样式趋于多样化,语体风格也趋于世俗化.这都有益于提升书籍竞争力,亦增强了文本的阐释、提示功能.将《三国》《水浒》合刻的模式对后出的《汉宋奇书》产生一定影响.在版画"合流"背景下,谱本吸取众长,为建阳刊《水浒传》增添了一些活力.此外,精美的图赞吻合明代文人的审美意趣.

    英雄谱本《水浒传》像赞图赞批评样式编撰革新

    苔丝与翠翠的悲剧之比较——基于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

    魏欣怡
    58-6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苔丝和翠翠悲剧的形成与当时乡土文明的失落密切相关,但二者又有本质的不同.文章以苔丝和翠翠悲剧的形成为切入点,结合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从三个方面分析二者差异:一是从人地关系出发探讨人物悲剧的发生;二是分析作品中构建的地理景观与悲剧之间的隐喻关系;三是绘制悲剧结局呈现的空间图式并探究其意义.这三个方面也暗含了作家对乡土世界未来出路的探寻.从悲剧结局来看,苔丝的抗争与翠翠的等待体现了作家不同的创作思想:哈代对破产农村朝工业化转型持悲观态度,沈从文则坚信人性美能够带来乡土文明的重生.

    《德伯家的苔丝》《边城》悲剧文学地理学乡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