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湖北文理学院

丁世学

月刊

2095-4476

xfxyxb@vip.sohu.com

0710-3590704

441053

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其他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的各类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吴简中的"关主记"

    王佳慧陈荣杰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沙走马楼吴简中记录了大量有关赋税缴纳的简。通过对"关主记"简尾的"省"字的探讨及将其与"关邸阁"作对比,发现二者的文书格式相类,"关"字语境相似,认为此处"关主记"之"关"义为"经过、通过",并推测"主记"一职在吴简中也有一层监督职责。通过对"关+职官(+人名)"这类监督者角色的探讨,以窥探三国东吴时期的赋税交付制度。

    长沙走马楼吴简关主记关邸阁关丞赋税缴纳

    论曹植诗歌的悲情意蕴

    李军娜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曹植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的诗歌中呈现着丰富的悲情意蕴。其诗有家国之悲,多描写百姓的悲惨遭遇,并且对奸佞小人和不思进取、荒淫无道的统治阶层发出悲歌。其诗有身世之悲,着眼于自身遭际,在诗歌中抒发生命无常的无奈、君臣相离的痛苦、有志不能伸的悲愤和四处漂泊的伤痛。其诗有离别之悲,曹植真诚的天性使他在诗歌中抒发与亲友、故乡离别的悲伤。曹诗以其丰富的悲情内容,影响着魏晋以后的历代诗人。

    曹植诗歌建安文学

    枣阳周台遗址为曾国都、楚封邑考

    王先福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北枣阳吴店、兴隆镇间的小区域内发掘出了一组两周时期的高等级聚落群——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郭家庙墓地、九连墩墓地。通过对发掘资料的分析,可以认定,郭家庙墓地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侯墓地,九连墩墓地是战国时期楚国"封君"等级的墓地,周台遗址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国都城、忠义寨城址为当时的宫殿区;到战国时期,周台遗址则是楚国封邑。周台遗址性质的认定为研究曾国中心的迁移历程、周王朝南土政策的调整以及楚国在南阳盆地和随枣走廊的进退等政治格局的变化,提供了重要考古依据。

    周台遗址曾国都城楚国封邑周代

    襄阳市完整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张宇辉
    21-2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和治理工作,居住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有助于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襄阳市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完整社区建设要求,聚力优化便民服务、打造智慧社区、推动共同缔造等方面开展了完整社区试点建设的积极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研究基于深入调研学习苏州、北京等先进城市建设经验基础上,总结了新建社区和既有社区建设完整社区的重要经验启示,并结合襄阳实际提出了强化规划引领、方案设计、资金筹集、建设管理、市场运营五大方面的实施策略及建议,以期为襄阳市全面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完整社区襄阳市社区建设基层治理

    文化自信研究回溯、现状与展望——基于2002-2023年CSSCI索引文献的计量分析

    时胜利李雪洁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定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基于文献计量方法,以文化自信相关研究的CSSCI索引文献为数据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以量化视角探讨文化自信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热点与研究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文化自信研究的发展历程兼具阶段性和时代性的特点;研究力量初具规模,但作者之间和机构之间合作较少;研究成果大多关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等学科;研究热点主要围绕文化自信的内涵阐释、生成逻辑、价值探索、路径创新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其重要论述五个方面展开。未来,学界要拓展文化自信研究的视角、创新文化自信研究的方法、深挖文化自信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逻辑、直面文化自信的现实问题,以高质量研究服务和贡献于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自信习近平文化思想CiteSpace知识图谱

    PDCA循环视角下青少年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基于广州市W项目的个案分析

    刘英为黄金燕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的具体实践,以PDCA循环所倡导的理念和思路为指导,研究项目的实践运作过程,旨在探索社会工作在推动青少年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研究发现,青少年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一是树立系统思维,科学制定项目计划;二是严格组织执行,确保服务成效;三是聚焦服务目标,开展项目检视;四是注重改进不足,推动服务可持续发展。

    社会工作青少年志愿服务PDCA循环可持续发展路径

    物我合一:中唐物铭文体之文化精神论析

    王云一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铭是古代铭文文体中的一重要分支,器物铭创作之始,内容简单,内涵单一,此后经魏晋南北朝而逐渐发展,及至中唐,器物铭文的内容和含蕴渐而丰富具体,体现出"物性"和"人性"的统一,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梳理中唐诸篇器物铭文,对其记载的历史内容和文人事迹进行探究,同时探析其所体现的中晚唐文人风尚。此外通过分析中晚唐瘗物铭文,亦可探赜当时文人怀古伤时之感情趋向与思想变迁,梳理当时的文化精神。

    中唐瘗物铭物我合一

    北宋士人赙赠活动与其文学书写之互动

    李国婷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时期,存在于官场、文坛、乡族等场域的士人私赙普遍盛行,与赙赠相关的文学书写大量增加。同僚官属、文学同好、士人与乡族之间的赙赠,或以塑造"贤官"形象为目的,或基于文学追求与身份认同,或隐喻社会秩序之稳固。部分士人的赙赠书写呈现表演化特质。其中,辞赙行为及其书写宣传或可为部分士人带来举荐晋升等实际利益,成为文化资本。因此,北宋以丧葬文体为主的赙赠书写被纳入赙赠活动之中,"以文代赙""文赙并赠"等行为既是北宋士人赙赠观念变化的体现,也是士人宣传诉求下的文化产物。

    北宋赙赠辞赙以文代赙文赙并赠

    "竞孝"与"实孝":魏晋小说的孝行实践

    许嘉璐
    57-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继汉朝"以孝治天下",两晋时期也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孝文化,不断宣扬践行孝道。在清谈品议风俗的助推下,具有目的性、戏剧性和流程化的"竞孝"风气产生。而"实孝"作为遵循内心自然情感而为的孝行与"竞孝"相对而出,其中阮籍、王戎等人以"实孝"行为反抗"竞孝"的虚伪,抨击彼时的品评风气与礼教束缚。"竞孝"和"实孝"展露了魏晋时期将孝畸形化、工具化,将人性情感扭曲化的状态,以及产生的伪孝、愚孝等不良风气,在政治、社会等方面皆产生了重要影响。

    魏晋小说孝文化《世说新语》

    绘色:鲁迅《药》的色彩艺术

    邵慧琳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对色彩有着敏锐的辨析力,他能准确地通过词语中色彩所透露出的视觉感官效果和心理体验去描写人物、环境、心境。他运用色彩的手法也极为巧妙,擅长通过不同色彩的搭配,去营造富有层次感、动态感的文本世界。在小说《药》中,鲁迅以色彩为工具,通过明暗对比、浊色点染、多色组合的色彩搭配方式,完成了对冷峻氛围的烘托、人物形象的深化以及个人复杂心境的折射。他笔下的色彩词兼具文学与美学之美,彰显了其小说创作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药》中的色彩运用手法,能够丰富当下对鲁迅小说叙事艺术的理论性研究,也能学习以多手段的色彩运用手法来增强作品审美内涵等的创作方法。

    鲁迅《药》色彩艺术色彩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