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

董家鸿

月刊

1673-9752

digsurg@263.net

023-65317637

400038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29号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惟一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高水平专业期刊。该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 IPD)、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办刊宗旨:传播国内外消化外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立志成为联系国内外消化外科同道的纽带,推动我国消化外科学的发展。办刊方针:着重提高,兼顾普及。学术内容:涵盖消化外科各领域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脾及其相关的血管、内镜、介入治疗、外科营养支持等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肥胖代谢外科医学科普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代谢病综合管理与护理专家工作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和代谢病外科专家工作组中国肥胖代谢外科研究协作组王存川...
    1471-1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订《肥胖代谢外科医学科普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下文称共识),推动我国肥胖代谢外科医学科普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意见征集,在全面分析国内外肥胖代谢外科医学科普模式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相关指南和医学科普特点,由国内11位在肥胖代谢外科医学科普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讨论、总结形成46项共识意见,形成共识初稿并完成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和专家反馈修订后,形成第二轮问卷并邀请国内相关领域214位专家参与调查,最终修订形成共识.结果 共识共包含46项共识条目,具体围绕"肥胖代谢外科医学科普现状""肥胖代谢外科科普实施方式""实施肥胖代谢外科优质科普的要点与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形成了共识意见.结论 共识具有科学性及实用性,为我国肥胖代谢外科医学科普的实施提供了行业标准和参考依据.

    肥胖代谢外科肥胖症减重代谢手术医学科普疗效并发症专家共识

    重视肝癌转化治疗过程中的预康复治疗

    张磊龙吟
    1479-1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前期的探索,肝癌转化治疗方案不断丰富,转化治疗效果及成功率也逐步提高.与此同时,转化治疗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相继暴露,如不良反应导致的患者身心功能恶化、术后并发症增加、术后恢复延缓等.转化治疗期间,进行以运动锻炼、营养支持以及心理干预为核心的多模式预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转化治疗导致的患者身心功能恶化,提高患者手术耐受能力以及改善患者术后结局.同时,转化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也给预康复的实施带来挑战.因此,肝癌转化治疗过程中,应当根据转化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动态调整相应的预康复措施.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团队实践经验,基于肝癌转化治疗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对转化治疗过程中的预康复治疗进行探讨.

    肝肿瘤肝细胞癌转化治疗不良反应预康复治疗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研究进展

    郑进方谭逢武王雨许达峰...
    1484-1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肝胆管结石病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对其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精准外科理念和数字医学技术的融入,微创外科治疗该病逐步规范化和精准化.以腹腔镜肝切除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不断积累手术经验、提升操作技术以及器械设备的推陈出新,腹腔镜肝切除术对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效果达到新高度.笔者回顾相关文献并结合团队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进展情况,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参考,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命质量.

    胆道疾病肝胆管结石病肝切除术研究进展手术疗效腹腔镜检查

    本刊2025年第1~6期重点选题

    1490页

    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折占飞徐浩宇
    1491-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腺假性囊肿(PPC)是急慢性胰腺炎常见局部并发症之一,临床医师对其的认识在不断细化、完善,治疗方式也从开放手术转向微创干预,但尚无标准治疗方法.既往,PPC的治疗方式中外科手术处于核心地位,随着内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外科治疗比重逐步下降.笔者以外科医师的视角,结合文献及团队经验,回顾PPC的外科手术史,探讨PPC外科手术治疗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炎外科手术内引流内镜治疗胰腺肿瘤腹腔镜

    近端胃癌腹腔镜手术消化道重建吻合术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熊文俊林泽宇陈妍王涛...
    1497-1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腔镜食管空肠(胃)吻合术的解剖位置特殊,空间狭窄,操作难度大,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高,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伴随腹腔镜技术日趋成熟,掌握腹腔镜食管空肠(胃)吻合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可以更好地完成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团队经验,概述腹腔镜食管空肠(胃)吻合术的相关并发症,总结其预防和处理技巧,旨在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胃肿瘤消化道重建术中并发症食管空肠(胃)吻合手术治疗腹腔镜检查

    机器人单切口手术在结肠次全切除术中的探索与应用

    侍新宇胡优王索陈昕...
    1505-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肠次全切除术是结直肠手术中一种较复杂、难度较高的手术方式,目前临床已开展开放手术、常规腹腔镜手术和单孔腹腔镜手术,但这些手术方式均存在操作难点和劣势.随着微创平台和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手术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机器人单切口结肠次全切除术既结合腹腔镜及单孔手术操作的特色,如可显著减少腹部创伤,减轻术后疼痛,加快康复时间;又充分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独特的优势,如更清晰的三维视野和更灵活、稳定的器械操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团队实践经验,初步概述机器人单切口结肠次全切除术手术操作的重点和难点,探讨其优势和不足,旨在为该技术规范化的推广和普及提供参考.

    结直肠肿瘤机器人手术单切口手术结肠次全切除慢传输型便秘外科手术疗效腹腔镜检查

    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蒋子健薛侃陕飞张燕...
    1511-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方式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282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37例,女45例;年龄为(66±10)岁.282例患者中,肝寡转移94例,肝多发转移188例.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全身或局部治疗.观察指标:(1)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方式.(2)胃癌肝转移患者随访和预后情况.(3)影响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通过逐步回归前进法筛选相关变量.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胃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方式.94例胃癌肝寡转移和188例胃癌肝多发转移患者手术治疗方式、肝动脉灌注化疗、射频消融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1.97、6.04、8.78,P<0.05).(2)胃癌肝转移患者随访和预后情况.282例胃癌肝转移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为781(3~4 100)d,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0%、19.5%、11.0%.胃癌肝寡转移患者总生存时间为659(549~769)d,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1%、30.9%、18.1%;胃癌肝多发转移患者总生存时间为519(451~587)d,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6.9%、13.8%、7.4%;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P<0.05).(3)影响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手术治疗方式、化疗、靶向治疗、射频消融术均是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优势比=3.68、0.82、0.58、0.64、0.52,95%可信区间为 1.85~7.33、0.67~1.00、0.40~0.86、0.44~0.92、0.30~0.90,P<0.05).结论 胃癌肝寡转移与肝多发转移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前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后者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前者预后优于后者.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手术治疗方式、化疗、靶向治疗、射频消融术是胃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胃肿瘤肝转移寡转移手术治疗射频消融术全身治疗疗效危险因素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近临床完全缓解患者行等待观察策略的预后及肿瘤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任晓东胡震李耀平侯生槐...
    1518-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近临床完全缓解(near-cCR)患者行等待观察策略的预后及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63例(山西省人民医院89例、山西省肿瘤医院374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行新辅助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58例,女205例;年龄为(62±7)岁.患者新辅助治疗后6周接受疗效评估,行等待观察策略的near-cCR患者全面复查后追加辅助化疗6个疗程.观察指标:(1)新辅助治疗情况.(2)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达到near-cCR行等待观察策略患者肿瘤复发的因素.(3)预后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sitic回归模型.结果 (1)新辅助治疗情况.新辅助治疗后达到near-cCR患者136例,其中86例行等待观察策略,5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86例行等待观察策略患者中,临床分期Ⅱ期29例、Ⅲ期57例;按内镜下肿瘤退缩情况分为瘢痕型27例、溃疡型16例、结节型20例、炎症水肿型23例.(2)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达到near-cCR行等待观察策略患者肿瘤复发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达到near-cCR行等待观察策略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优势比=0.88,95%可信区间为0.81~0.97,P<0.05);溃疡型肿瘤分型相对瘢痕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4.22,95%可信区间为1.01~17.64,P<0.05).(3)预后分析.136例达到near-cCR患者随访时间为65(60~72)个月,86例行等待观察策略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84.9%,5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76.0%,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4,P>0.05).86例行等待观察策略患者中,瘢痕型、溃疡型、结节型、炎症水肿型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5%、75.0%、85.0%、95.7%;4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4,P>0.05).结论 与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比较,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达到near-cCR患者行等待观察策略安全、可行.年龄是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达到near-cCR行等待观察策略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与瘢痕型肿瘤分型比较,溃疡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直肠肿瘤新辅助治疗近临床完全缓解等待观察策略根治术危险因素疗效

    本刊可直接使用英文缩写词的常用词汇

    15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