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交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交际
现代交际

付伯臣

月刊

1009-5349

xiandaijiaoji2009@163.com

0431-84658148 88021256

130011

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现代交际/Journal Modern Society
查看更多>>综合性刊物。研讨、普及交际学理论与应用知识。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将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于一炉,注意培养交际能力,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使该刊成为社会交际指南,公共关系桥梁、国际传播向导、精神文明课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涵与世界意义

    董小宇李辉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走向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实现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诉求和本质追求.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前提、价值取向和实现状态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逻辑的完整阐释和充分表达.中国式现代化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深化探索实践导向、成功突破一元桎梏、有效剔除二元对立、非凡开创文明形态五个方面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产生了中国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价值要义世界意义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三重逻辑

    吴月尼扎吉·喀迪尔
    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解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赓续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贯穿于党的百年历史.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需要坚持人民至上,发挥人民的力量;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的准则;需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需要坚持斗争艺术和斗争本领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人民至上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近代中国观及其当代价值

    李帅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持续关注中国问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近代中国遭遇一系列苦难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坚定的革命信念,相信中国人民将在斗争中赢得新生,并科学预见了中国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马克思恩格斯的近代中国观依然有着宝贵的指导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近代中国观中国革命当代价值

    论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

    徐琛党锐锋
    2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界长期争论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其焦点实质上在于恩格斯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不同于"对立论""一致论"等对"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的片面性解读和机械性理解,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为科学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恩格斯经由政治经济学批判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经验事实的依据,经由哲学探索为科学社会主义积淀了理论演绎的根源,经由人类史前史的历史研究拓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照视域,经由方法论原则的深化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支撑,不仅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时赓续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守正与创新.

    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问题

    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反思

    马桓李高荣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蒙·威廉斯作为"战后英国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实现历史唯物主义英国式重建的过程中,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关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命题,勇于打破机械唯物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还原论,对"基础""上层建筑""决定"范畴进行重新界定,提出以"中介论"修缮"反映论""决定论",恢复了文化的能动作用和实践品格,提出了极具原创性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赋予历史唯物主义全新的英国特色.

    雷蒙·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正统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与路

    马旭侯爱萍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人类共同价值承载着全人类的共同道义、理想追求和崇高事业.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成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路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潮流,彰显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超越西方的"普世价值",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中国共产党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普世价值"

    从三个历史决议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特质

    闫长丽张昌桃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不断筑牢精神堡垒、不断锤炼自身过硬本领的百年辉煌史.党在百年奋斗史中形成的三个历史决议,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中国共产党优秀特质的重要视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宝贵经验,守正创新地传承、发展党的优秀特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三个历史决议优秀特质

    《新华日报》与抗日战争中的民众动员

    康美娟龙玥彤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开展普遍而深入的民众动员,团结起强大的力量,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关键所在.《新华日报》作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唯一一份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机关报,进行了全民族的政治动员、军事动员、经济动员和文化动员,凝聚起强大的抗战力量,为形成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局面,最终推动抗日战争走向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新华日报》抗日战争民众动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三维阐释

    杨文利袁学哲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系统观、生态法治观、生态全球观.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时代价值、课程价值、育人价值.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应发挥主渠道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发挥新平台功能,融入网络媒体;发挥大课堂功能,融入社会实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校思政课

    历史教育塑造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三维探析

    袁树润孙晓晖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认同,即公民个人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的心理活动,表现在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三个方面.历史记忆是国家认同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作为历史记忆传递的基本方式,历史教育在增进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方面产生其价值.通过历史教育增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需要国家、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

    历史教育大学生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