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东方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东方
新东方

于苏光

双月刊

1004-700X

1992xdf@163.com

0898-65884240

571101

海南省海口红城湖路中共海南省委党校

新东方/Journal The New OrientCHSSCD
查看更多>>《新东方》创刊于1992年,是由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海南省行政学院、海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现已逐步成为我省党政干部学习交流的益友,专家学者思想交锋的平台。 《新东方》立足海南大特区,注目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东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东方文明的现代推进,尤其关注海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自2009年第3期起,又特别推出“海南研究”专栏,并努力将该栏目打造成本刊的品牌栏目,以提升海南问题研究的理论与学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海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创新发展研究——基于自贸港建设背景

    饶宏展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南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一笔具有保护和利用价值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近年来,海南在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方面做出不少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前期保护利用存在着文化认知淡薄及重形式、轻实质等问题,海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基于此,应从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加大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力度以及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联动发展等方面着手,切实保护利用好海南红色文化资源,并推动其创新发展,为推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强大的精神文化支撑和思想引领动力.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发展

    党的自我革命的内涵、价值及路径探析——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

    张铁军檀丽红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品质,也是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不衰的基因密码.面对新征程新任务,必须深刻领悟自我革命的科学内涵和重大价值,不断探索其实践路径.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修得"我心有主"、炼就"心有大我"、迈向"我将无我";价值主要表现为永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实现革命的"内圣外王"以及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实践路径主要通过不忘初心、立心正心,维护核心、对党忠诚,守护民心、牢记于心.

    中国共产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我革命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大众化传播的价值、原则及路径

    牟佳宏冯文博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大众化传播是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内在要求,对于凝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力量和塑造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大众化传播,在原则上应遵循政治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以及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通,在传播路径上应做到"四化",即"化"被动为主动以增强大众化传播效度、"化"碎片为整体以提升大众化传播力度、"化"刻板为生动以赋予大众化传播温度、"化"国内为国际以拓宽大众化传播广度.

    习近平文化思想大众化传播新的文化使命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实践路径及现实启示

    赵立永武毓宣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旗帜鲜明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坚定立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为指导,充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直面自身面临的风险与挑战,通过加强廉洁教育、完善廉洁法规制度、塑造廉洁风尚等方式,在廉洁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新时代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应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建设实践中汲取智慧,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根基,涵养廉洁奉公的文化底蕴,培育廉洁自律的道德规范,塑造廉荣贪耻的清朗风尚,不断开辟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廉洁文化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向度

    范晨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变革以物质技术空间的扩展与文化空间的塑造为主要内容,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人类现代化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技术空间的扩展以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为内部基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外部动力、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实现了物质空间和技术空间的双元互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空间的塑造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推进"第二个结合",致力于形成和谐、稳定、开放的文化空间.物质技术空间与文化空间的双重变革,体现了具体空间和抽象空间的辩证统一,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并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日益呈现出新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空间物质技术文化

    "新质生产力"理论的发生逻辑、时代内涵及哲学意蕴

    刘龙飞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由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其语源生成有迹可循,语义演进更是经历了从概念到理论的升华."新质生产力"理论继承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科技生产力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新质生产力"强调生产力全要素协同发展,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为核心,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看,一方面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整体论与还原论的统一;另一方面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理念指引,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新质生产力生产要素技术创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基本要素、构建困境及推进对策

    疏春晓蒋永甫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保障.现代乡村治理存在一元主体无法满足乡村社会多元需求、乡村治理结构固化抑制了乡村活力及权力机制影响了治理效果等问题.基于此,应在主体层面上加强县政一元主导和实现多元合作、在制度层面上建立开放型治理结构、在行动层面通过党建引领建构复合行动者网络,推进政府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合作机制的相互融合,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提升现代乡村治理水平.

    乡村治理体系治理主体开放型结构行动者网络

    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及实践路径

    李荣梅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是加强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党的建设、基层治理、行业发展互融互促的重要手段.当前,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面临新就业群体政治认同和社会治理主体意识较弱以及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平台载体不够丰富等诸多挑战.为此,应着重从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以强化新就业群体的政治认同和治理主体意识、创新方式以丰富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平台载体、加强主体培育以提高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能力以及做实引导激励以持续激发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内在动力等方面发力,推动推动新就业群体更好融入基层治理.

    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基层治理

    "Z世代"青年健康社会心态培育

    何子恒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对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产生重要影响."Z世代"青年因其成长生活环境的独特性,社会心态呈现出复杂特征,主要表现为躺平与内卷并存、网络祈愿与焦虑奋斗并存、强消费意愿与强储蓄意愿并存、大胆恋爱和谨慎结婚趋势并存等."Z世代"青年社会心态形成的社会条件主要是物质条件的丰裕、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稳定.为加强"Z世代"青年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应关切青年现实需求,涵养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重视家庭建设,构建家庭友好型社会;加强网络生态治理,扩大主流文化网络阵地;加强主流价值观引领,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

    "Z世代"青年社会心态

    "Z世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行为问题及调适研究

    李慧慧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消费成为"Z世代"大学生群体重要消费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受消费主义价值观渗透、大众媒介逐利驱使、消费教育观念滞后及大学生主体价值观错位等因素影响,在"Z世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符号消费主义、成瘾消费、狂欢消费等一系列消费异化行为,给大学生个人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对此,应从强化网络消费空间治理、加强消费观念教育、引导大众媒介发挥正面导向作用以及增强大学生消费主体意识等方面着手,对"Z世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异化行为进行引导,帮助"Z世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念,助力其健康成长.

    "Z世代"大学生网络消费消费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