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文天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文天下
人文天下

姜慧

双月刊

2095-3690

xjckjh@163.com

0531-88039187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北路27-2号

人文天下/Journal Renwen Tianxia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戏剧刊物。主要发表戏剧创作经验、戏剧研究、表导演及舞台美术方面的技巧、知名的艺术成就介绍等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大历史观中的鲁迅精神风范

    陈锋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这位跨越时代的巨擘,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更是深刻影响了民族精神与文化走向的"思想灯塔"和革命先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他以其独特的文学笔触和深邃的思想洞见,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认识鲁迅文学人生,立足新时代透视鲁迅精神,可见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致力文化批判,推动文化自觉、立人立国,堪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鲁迅精神传统文艺思潮文化

    宿命、人情、艺术:黄梅戏《祝福》中的悲剧审美意蕴

    王景龙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梅戏《祝福》改编自鲁迅先生的同名小说,以淮剧《祥林嫂》为参考,表现出浓郁的悲剧情怀与高级的审美意蕴.该剧目首先通过合理的人物造型、服装设计、舞台装置、情节编排以及演员深厚的功底,直观表现故事在背景设定上的悲剧宿命感;其次将恶人与善人的思想行为进行对比,侧面衬托出祥林嫂在善恶力量悬殊的拉扯中悲痛万分却又无人理解的辛酸苦楚.此外,在继承淮剧《祥林嫂》意象营造特点的基础之上,黄梅戏《祝福》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挖掘与表现,将原著中存在的批判意识进行了艺术化处理,增强祥林嫂人生悲剧的艺术性.

    戏剧戏曲祥林嫂再芬黄梅剧院黄梅戏

    黑色电影艺术特质及其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马明凯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色电影作为好莱坞经典电影样式,对电影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虽自《白日焰火》之后出现了《南方车站的聚会》《暴裂无声》《暴雪将至》等多部国产黑色电影,但我国当前对黑色电影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加强对黑色电影的全面认识,要在其概念论争、艺术特质、历史意义、实际影响等方面下功夫,以便更好地借鉴其创作经验,丰富中国电影的表现形式,促进中国电影守正创新,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黑色电影类型电影表现主义电影艺术

    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审美新样态——以贵州"红飘带"为例

    石迪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飘带"是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重点项目."红飘带"通过"科技+艺术"的融合,赋能贵州红色文化呈现出新的艺术形态和传播模式.本文以"红飘带"为案例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赋能贵州红色文化创新传播,使其呈现出"真实+虚拟"的数字化艺术形态、"全域式+无边界"的沉浸化传播体验、"多场景+行进式"的流动化审美方式以及"具身体验+文化认同"的时代化审美取向等多种美学新样态.

    数字技术红色文化全域式演艺数字化艺术

    数字化时代文化治理体系的转型逻辑与路径

    刘润楠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文化治理体系的转型应对数字化时代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成为当下必然之举.本文紧跟文化发展的实时动态,梳理数字化时代文化发展现状,厘清文化治理的主客体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依循"宏观—中观—微观"的递进逻辑,明确以政策引导保障文化发展与建设、规范文化数字化要素、优化文化建设内容、构建多元共享模式,建设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的文化治理体系转型思路,从完善制度保障、创新运行机制、技术赋能治理手段、构建共治模式、强化人才保障等五方面,提出体系转型的实践进路,以期为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文化数字化文化治理体系转型逻辑文化产业

    青年群体说唱文化的表达形式与创作内容转向

    赵子龙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说唱"作为当下流行的音乐风格,其传播与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嘻哈"元素的运用,"地下说唱"的兴起,以及现代说唱文化的综合发展."说唱"作为外来文化在我国逐渐本土化,其在保持原有情感表达的基础上结合正面文化传播、价值引导,朝着新的阶段发展.新时代,说唱音乐人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更要有对文化负责的态度,让说唱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有更多可能性,让说唱文化有更多正向价值.

    说唱文化音乐创作文化传播艺术表达

    山东省革命文物资源传播的创新实践与启示

    李红霞刘霞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文物作为中国文物中特殊且重要的一种类型,对于当代爱国、爱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革命文物工作,强调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当前,我国针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更多体现在对其进行修复和保护方面,而针对革命文物的传播利用工作则刚刚起步.山东省作为抗战时期的革命老区,革命文物尤其丰富,通过革命文物展览、科技数字化展示、文旅文创、演艺融合等多种形式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取得了一定成就.因此,立足山东革命文物的传播创新机制研究,可以给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借鉴.

    革命文物传播机制文物资源红色文化

    聊斋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王清平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聊斋文化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其影响力更是遍及全国乃至远播海外.我们应利用好聊斋文化资源,赋予其时代价值,将其与高质量文旅发展相融合,推进聊斋文旅品牌的塑造,更好地发挥聊斋文化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为城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提档升级、壮大规模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本文从聊斋文化资源概况、聊斋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影响、聊斋文化资源利用存在的不足、聊斋文化赋能淄川文旅发展的策略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聊斋文化蒲松龄文化资源《聊斋志异》

    跨媒介叙事:菏泽牡丹文化资源的转化策略

    郭子煜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媒介叙事为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同时也为地方文化资源的品牌打造与传播拓展了实践路径.菏泽牡丹文化资源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多元使用场景和巨大发展潜力,但其作为文化资源实则更加趋向于文化符号式的分散化、意象化形态,需要附着于一定的文化内容、故事背景或特定语境方可将其中的文化信息解码并传达给相应受众.牡丹文化资源的跨媒介叙事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化、影像化、展演化三种策略路径,它们之间彼此互为补充、互相联系,有利于菏泽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和牡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从而推动牡丹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跨媒介叙事牡丹文化资源转化文化品牌

    智媒时代大禹文化创新传播的背景、现状及策略

    宋艺菲程秀清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伴随着人工智能、V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进入了媒介形态与新技术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的智媒时代,科技正在不断驱动打造媒介新生态,重塑舆论格局.如何抓住智媒时代契机,创新大禹文化传播,提升大禹文化的受众率,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课题.本文以大禹文化的创新传播为视角,围绕大禹文化创新传播的现实需求,剖析目前大禹文化传播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探索大禹文化创新传播的实施策略,以期向世界阐释推介大禹文化,实现经典文化与技术创新的融合、内容生产与传播推介的适配,推动大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智媒时代大禹文化创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