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孟吉翔

季刊

2096-7675

xuebao@xju.edu.cn

0991-8583071

830046

乌鲁木齐胜利路14号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新疆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数学与系统科学、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电气工程与自动控制、工业与民用建筑、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与化工工艺、环境工程、生态系统、资源开发、纺织工程等学科(或专业)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药剂对敦煌叶螨与截形叶螨的室内毒力测定

    何孟竹王静文胡玉龙梁韩国庆...
    599-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药剂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上重要叶螨敦煌叶螨Tetranychus dunchuangensis、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的毒力效果,采用FAO推荐的玻片浸渍法,研究了9种药剂对新疆阿克苏地区敦煌叶螨、截形叶螨的毒力效果.9种药剂对敦煌叶螨雌成螨的毒力作用均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敦煌叶螨雌成螨的毒力最高,LC50为0.013 4 µg/L;螺虫乙酯、乙螨唑、乙唑螨腈对敦煌叶螨雌成螨也显示出较高的毒力,LC50分别为16.593 µg/L、18.449 μg/L、29.370 μg/L;甲氰菊酯对供试敦煌叶螨雌成螨显现出的毒力在9种药剂中最低,LC50为636.291 µg/L;其余药剂对供试敦煌叶螨雌成螨的毒力均在上述几种药剂毒力之间,大小分别为哒螨灵104.854 µg/L、苯丁锡164.132 μg/L、联苯肼酯245.507µg/L、仲丁威435.702 μg/L.阿维菌素对截形叶螨雌成螨的毒力最高,LC50为0.203 µg/L;哒螨灵、联苯肼酯、螺虫乙酯对截形叶螨雌成螨也显示出较高的毒力,LC5o分别为13.801μg/L、19.596 µg/L、61.379 µg/L;仲丁威对供试截形叶螨雌成螨显现出的毒力在9种药剂中最低,LC50为618.146 μg/L;其余药剂对供试截形叶螨雌成螨的毒力均在上述几种药剂毒力之间,大小分别为甲氰菊酯65.974 μg/L、乙唑螨腈93.083 μg/L、苯丁锡121.919 μg/L、乙螨唑182.520 μg/L;研究还发现不同种类的叶螨对同种杀螨剂抗药性不同.建议防治敦煌叶螨时,轮换使用阿维菌素、螺虫乙酯、乙螨唑为常规防治药剂;防治截形叶螨时,轮换使用阿维菌素、哒螨灵、联苯肼酯为常规防治药剂.

    杀螨剂敦煌叶螨截形叶螨室内毒力测定

    新疆巴楚瓦吉里塔格碱性岩有关的Nb-Ta-REE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魏博全孝勤张旗沈锐...
    606-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瓦吉里塔格碱性岩有关的Nb-Ta-REE矿床位于塔里木克拉通北缘,是近年来在塔里木北缘碱性岩带中发现的、具有代表性的稀有-稀土综合性矿床.通过对其进行详细的矿床地质学、地球化学和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瓦吉里塔格碱性岩主要为中性-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后期有碳酸岩脉、似金伯利岩岩筒及煌斑岩脉贯入.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均属碱性岩系列,具有明显结晶分异特征.碱性杂岩体(脉)的稀土配分曲线基本平行,均表现出LREE略富集、HREE亏损的右倾特征,轻稀土分馏特征较重稀土明显.从辉石岩到辉长岩、再到霓霞正长岩类,∑REE含量逐渐增高,具较为一致的微量元素蛛网图曲线(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同源演化特征.岩石成因研究表明,镁铁质岩浆可能源自亏损的地幔源区,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橄榄石及辉石和钛铁氧化物的分离结晶,岩浆演化后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同化混染作用.主体形成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板内伸展构造环境.碱性岩体中具有较好的碱性岩型稀有(Nb、Ta)矿产找矿前景,其中碳酸岩体(脉)具有较好的寻找碳酸岩型稀土矿的找矿前景.

    碱性岩REE矿稀有金属矿瓦吉里塔格塔里木北缘

    基于多测井参数的陆相页岩储层总有机碳含量预测:以和尚塬地区延长组长7段为例

    秦晓艳王震亮程昊赵晓东...
    620-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有机碳含量(Total Organic Carbon,TOC)是评价页岩油气潜力的关键参数,利用测井数据预测TOC,能刻画整段储层的TOC变化,对于明确地质-工程"甜点"意义重大.和尚塬地区延长组长7段陆相页岩由于沉积环境频繁交替变化,页岩层系内大量发育粉砂质泥岩条带.针对岩性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将页岩储层细分为页岩和粉砂质泥岩两种岩性,分别建立TOC预测模型.在比较现有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测井资料实际,选用△lgR改进法和机器逐步回归学习法分岩性建立预测模型.经过实测数据的精度检验,机器逐步回归学习法的预测精度更高.通过对单井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分析,印证了细分岩性机器逐步回归学习预测模型的可靠性,证明该方法对预测以常规测井为主的陆相泥页岩TOC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应用该方法对研究区101 口井长7段泥页岩进行预测,获得了TOC的空间展布.

    总有机碳含量预测测井资料陆相页岩机器学习

    自带动力式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设计及试验

    刘思杰张立萍郑威强张杰...
    629-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疆地区小麦秸秆还田作业时,现有耕整设备集成化低、作业质量差、周期长、需配套大功率拖拉机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带动力式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分析了整机结构并计算了所需配套动力、牵引力大小、旋耕刀辊直径,利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建立土壤-秸秆-旋耕刀辊仿真模型,对螺旋形排列刀辊秸秆还田率、平整度、碎土率进行分析,以刀辊转速、作业速度、旋耕深度为试验因素,以秸秆还田率、旋耕扭矩为评价指标,开展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二次回归拟合得到最优旋耕刀辊作业参数,采用田间试验对理论设计和仿真模型进行验证.该机具在刀辊转速为268 r/min、作业速度为0.85 m/s和旋耕深度为10.0 cm作业条件下,碎土率为90.77%、秸秆还田率为91.38%、地表平整度为1.04 cm.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带动力式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一次作业可实现深松、细碎、秸秆还田、平整、镇压功能,使土壤达到待播状态,作业性能出色,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相关农艺要求和技术标准.

    秸秆还田联合作业机旋耕离散元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