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陈彤

月刊

1001-4330

xjnykx-h@xaas.ac.cn

0991-4502046

830091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新疆农业科学/Journal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新疆农业科学》是由新疆农科院主管,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农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是新疆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学术刊物。创刊57年来,本着“繁荣农业科学、促进农业生产”的办刊宗旨,《新疆农业科学》的编辑和发行始终与自治区农业生产、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跟进学术前沿,追踪科技创新成果,主要刊登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林业与园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机械、畜牧兽医水产、生物技术、草业与资源环境、生命科学、微生物等涉及大农业的多个领域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在促进学术与科技信息交流,推动新疆农业科技进步,加速我区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伊犁河谷野果林传粉昆虫物种多样性及访花行为特征

    席欧彦王晨日古丽奴尔·吐拉西胡红英...
    190-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疆伊犁河谷野果林传粉昆虫物种多样性及访花行为特征,分析传粉昆虫资源及昆虫访花行为,为伊犁河谷野果林传粉昆虫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新疆伊犁河谷野果林主要分布的4 个县(新源县、巩留县、霍城县和伊宁县)为研究样地,采集并鉴定该地的传粉昆虫,并分析4 个样地的传粉昆虫和春夏2 个季节传粉昆虫的组成类型和物种多样性;其次,运用定点调查方法研究野苹果花和林下草地2 种主要显花植物的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评价其传粉效率。[结果]发现并记录伊犁河谷野果林传粉昆虫1 485 头,155 种,隶属6 目39 科110 属,其中地蜂(Andrena sp。)、淡脉隧蜂(Lasioglossum sp。)和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为主要传粉昆虫,4 个样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相似性指数表明伊宁县的传粉昆虫与其它3 个样地均不同;意大利蜂的日访花节律最高值出现在13:00~13:30;野生地蜂和淡脉隧蜂的传粉效率明显高于家养的意大利蜂。[结论]新疆伊犁河谷野果林是重要的野生果树发源地,野生蜂的访花频率高于家养蜂,野生蜂淡脉隧蜂和地蜂传粉效率在家养蜂意大利蜂之上。

    生物多样性野生蜜蜂传粉效率访花行为

    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分离筛选及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初筛

    孔晓双魏然董应宏侯敏...
    199-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疆阿勒泰地区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的资源状况以及选育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方法]以乌拉尔甘草为材料,运用组织匀浆法与16S rDNA和IT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方式,对其主根、须根、茎、叶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七叶苷培养基和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测定筛选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结果]从甘草中分离获得内生菌共48 株,其中内生细菌 33 株,内生真菌15 株。在主根和茎部位分离内生细菌数量最多,内生真菌在主根中定殖的数量最多。33 株甘草内生细菌隶属于8 个属,芽孢杆菌属菌株分离获得最多,且甘草主根部位的内生细菌分离种类最多,在甘草不同组织中多样性表现为主根>须根=茎=叶。15 株甘草内生真菌隶属于7 个属,枝孢属是甘草内生真菌的优势属,内生真菌在不同组织中多样性表现为主根>茎>叶>须根。共有 12 株具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能力,其中分离自主根部位的菌株最多,占比41。7%。[结论]甘草主根组织的可培养内生菌的多样性相较其他组织丰富,且主根部位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较多,是选育产酶菌株的优势部位。

    乌拉尔甘草可培养内生菌筛选β-葡萄糖苷酶

    不同分辨遥感影像下天山云杉林分形特征

    马琪瑶郝康迪胡天祺陈哲...
    209-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辨率改变较小的情况下的天山云杉林分形特征的稳定性,为天山云杉林区划调查提供依据。[方法]以天山云杉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分辨率为0。1 m(无人机影像)和0。5 m(WorldView-3 影像)2种遥感影像,分别计算其分形维数,使用ENVI、PIX4D等软件对WorldView-3 影像和无人机影像进行预处理,在MATLAB中分别采用双毯覆盖模型法和分形布朗运动法计算 171 个不天山云杉林样方的分形维数。[结果](1)天山云杉林分形维数的取值范围主要集中在2。3~2。6;在WorldView-3 影像下,采用双毯覆盖模型法和分形布朗运动法计算得到:天山云杉林分形维数的取值范围主要集中在2。2~2。7。(2)天山云杉林分形维数的值不会随着值数量的增加而发生较大的改变,始终处于稳定的取值区间内。[结论]无人机影像和WorldView-3 影像下天山云杉林分形维数分别为2。451 3 和2。478 2,2 种不同分辨率(0。1 和0。5 m)下的天山云杉林分形维数值取值区间基本相同,即天山云杉林在一定的分辨率下有着稳定的分形特征。

    分辨率天山云杉林分形维数

    鲜食玉米柔性采摘低损集穗收获割台设计与试验

    王善博阿力木·买买提吐尔逊李谦绪杜志高...
    217-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设计一种鲜食玉米柔性采摘低损集穗收获割台,为鲜食玉米机械收获减损提供参考。[方法]设计一种两级过渡切削式拉茎辊,对摘穗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拉茎辊与拨禾带尺寸及工作参数范围及切削式拉茎辊中心距取值范围91。65~107。00 mm,基于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接触模型的离散元仿真分析拉茎辊中心距合适值在102 mm左右及拉茎辊采用交错刀式装配,以便有效减少因茎秆被扯断导致含杂率高。测试两种不同材质橡胶拨禾带耐疲劳性及橡胶拨禾带主要失效形式。[结果]设计了一种柔性采摘低损集穗收获割台,橡胶拨禾带主要失效形式为内圈传动齿磨损、拨禾带体断裂和外圈拨禾齿疲劳开胶,加氧化锌的丁腈橡胶拨禾带有更好抗磨损和抗疲劳性能。有效防止了因果穗磕碰搅龙叶片导致的籽粒损伤,在试验中籽粒破损率减小了0。08%。机器前进速度为7。2 km/h,拉茎辊中心距为103 mm,拉茎辊转速为700 r/min时作业效果最好。[结论]优化后试验平均籽粒破损率为0。368%,平均含杂率为0。43%,优于行业标准。

    鲜食玉米柔性采摘切削式拉茎辊低损集穗耐疲劳性测试

    2010~2021年新疆库鲁斯台草原动态遥感监测变化分析

    刘亮彭建李刚勇韩万强...
    230-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监测新疆库鲁斯台草原近12 年动态变化状况,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新疆库鲁斯台草原2010~2021 年Landsat影像,计算7 种植被指数,基于野外实测草地高度、盖度及生物量数据构建草地退化指数(Grassland degradation index,GDI),建立基于最优植被指数和GDI的库鲁斯台草原草地退化反演模型;并对库鲁斯台草原草地退化状况进行分等定级,从草地退化等级、变化方向及变化强度综合分析库鲁斯台草原动态变化。[结果](1)地上生物量、覆盖度及高度3 个指标在草地退化监测中的权重由大到小为覆盖度(37。6%)>地上生物量(34。3%)>高度(28。1%)。(2)7 种植被指数中NDVI与GDI相关性最高,R2为0。854,基于NDVI的草地退化监测模型为GDI =0。860×NDVI+0。038。(3)2010~2021 年库鲁斯台草原重度退化面积有所减少,变化方向主要以退化恢复型和未变化型为主,退化增强型面积为减少趋势,变化强度主要为无变化强度及慢速变化强度。[结论]近12 年新疆库鲁斯台草原退化过程减弱。

    草地退化监测植被指数监测模型库鲁斯台草原

    放牧条件下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对哺乳马驹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经宏鑫李佳豪郭庆勇钟明彬...
    24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放牧条件下为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分析补喂对哺乳马驹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哺乳马驹在母马挤乳条件下健康生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产驹日期相近(5 月),泌乳 30d的伊犁马母马24 匹,年龄7~9 岁,胎次4~5 胎,产驹至30d日均8h挤奶量为(2。79±0。02)kg。24 匹马驹平均体重为(71。36±14。3)kg,8 母16 公。结合马驹性别将24 匹马驹随机分为 4 个组,每组 6 匹(2 母,4 公),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马驹分组与母马相对应。在相同放牧条件下(放牧时间、饮水时间、挤奶时间和放牧草场完全相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氨基酸补喂,试验Ⅰ组补喂赖氨酸40 g/(d·匹)+苏氨酸20 g/(d·匹),试验Ⅱ组补喂赖氨酸60 g/(d·匹)+苏氨酸40 g/(d·匹),试验Ⅲ组补喂赖氨酸 80g/(d·匹)+苏氨酸60 g/(d·匹)。进行为期为120 d的补饲试验。[结果](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极显著提高哺乳马驹的60d体重、60 d体高、90 d体高、总增高、30 d体斜长和120 d体斜长,分别提高了8。37%、4。44%、4。27%、24。22%、5。31%、5。20%和 6。25%、4。05%、4。09%、22。14%、5。55%、6。22%(P<0。01)。试验Ⅰ组能够显著提高哺乳马驹 60d 胸围、90 d 胸围、120 d 胸围和胸围总增长,分别提高了6。34%、9。38%、9。52%和33。83%(P<0。05);试验Ⅲ组仅能够显著提高哺乳马驹60d的体高、61~90 d和91~120 d胸围增长,分别提高3。53%(P<0。01)、25。17%(P<0。05)和21。26%(P<0。05),另外,各试验组在管围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试验组哺乳马驹血液中 Glu、ALT、AST 和 ALP 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极显著提高了 13。08%、33。91%、26。93%、6。19%、17。08%、38。18%、26。69%、9。43%和12。02%、38。14%、18。38%、6。35%(P<0。01),同时,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哺乳马驹血液中 TP、UA、T-Bil、γ-GT 和 Ca2+的含量分别极显著提高了 6。19%、23。44%、29。89%、15。47%、15。02%和 6。67%、31。18%、30。07%、20。02%、14。00%(P<0。01)。[结论]在放牧条件下为泌乳母马补喂赖氨酸和苏氨酸,能够显著促进哺乳马驹体重、体尺的增长,同时提高马驹血液中TP、ALB、GLB、Glu和Ca2+的含量,增加ALT、AST和ALP的活力,进而促进马驹的生长发育,补喂泌乳母马40~60 g/(d·匹)赖氨酸和 20~40 g/(d·匹)苏氨酸,能够促进马驹的生长发育和机体健康。

    泌乳母马赖氨酸苏氨酸哺乳马驹体重体尺血液生化指标

    蓝舌病新疆分离株VP7蛋白编码基因序列分析及一步法RT-PCR方法的建立

    马晓菁谷文喜叶锋刘帅...
    253-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蓝舌病新疆分离株编码VP7 蛋白S7 基因保守序列,建立蓝舌病新疆分离株一步法RT-PCR方法,为新疆BT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获得新疆分离株S7 基因序列,登陆GenBank对序列进行同源性Blast比对,用软件MEGA 5。0 分析序列差异,根据蓝舌病新疆分离株编码VP7 蛋白S7 基因保守序列,运用软件Oligo6。0 设计引物,对蓝舌病新疆分离株S7 基因进行RT-PCR扩增,并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蓝舌病中国新疆分离株编码VP7 蛋白S7 基因序列与哈尔滨报道BTV分离株S7 基因片段相似度较高为 89。64%,与中国云南报道BTV-29 型分离株、蒙古国BTV分离株S7 基因片段相似度分别为87。49%和87。39%;与德国BTV分离株S7 基因片段相似度为80。70%,其余均无同源性序列。中国新疆分离株S7 基因片段序列与4 条同源序列间存在26 处核苷酸差异,9 处氨基酸差异。[结论]建立的蓝舌病中国新疆分离株S7 基因片段一步法RT-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仅BTV中国新疆分离株扩增获得目的条带,该方法的敏感性为 4。0×103copies/mL。

    蓝舌病VP7蛋白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