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陈彤

月刊

1001-4330

xjnykx-h@xaas.ac.cn

0991-4502046

830091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新疆农业科学/Journal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新疆农业科学》是由新疆农科院主管,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农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是新疆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学术刊物。创刊57年来,本着“繁荣农业科学、促进农业生产”的办刊宗旨,《新疆农业科学》的编辑和发行始终与自治区农业生产、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跟进学术前沿,追踪科技创新成果,主要刊登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林业与园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机械、畜牧兽医水产、生物技术、草业与资源环境、生命科学、微生物等涉及大农业的多个领域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在促进学术与科技信息交流,推动新疆农业科技进步,加速我区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配方施肥对滴灌玉米生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付彦博扁青永魏亚媛魏彦宏...
    878-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南疆地区配方施肥对滴灌玉米生理生长及产量影响。[方法]以玉米品种新玉31 号为供试材料,采取多点对比重复试验设计,设置4 个处理:(1)配方施肥处理(OPT);N15 kg/667m2,P2O5 11。5 kg/667m2,K2O 6 kg/667m2;(2)配方施肥无氮处理(OPT-N);N 0 kg/667m2,P2O5 11。5 kg/667m2,K2O 6 kg/667m2;(3)配方施肥无磷处理(OPT-P);N15 kg/667m2,P2O5 0 kg/667m2,K2O6 kg/667m2;(3)配方施肥无钾处理(OPT-P),N 15 kg/667m2,P2O5 0 kg/667m2,K2O0 kg/667m2,分析不同配方施肥对滴灌玉米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 浓度(Ci))、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1)配方施肥处理玉米株高、叶面积、光合特性和产量呈现最佳效果。(2)配方施肥处理比配方施肥无氮处理、配方施肥无磷处理、配方施肥无钾处理提高经济效益分别为 602。4、316。8、220。8 元/667m2。(3)玉米产量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均呈现线性关系,其中产量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较高,穗长、穗粗、秃尖长与产量相关性亦较高,净光合速率、穗长、穗粗、秃尖长一定程度上能体现产量,而其他指标虽具有相关性,但代表性不强。[结论]N 15 kg/667m2、P2O5 11。5 kg/667m2、K2O 6 kg/667m2 配方处理可作为新疆南疆玉米节本增效的配方施肥组合。

    滴灌玉米配方施肥生理生长产量

    玉米-大刍草渗入系群体籽粒及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高沐甜肖艳梅廖志杰黄成...
    885-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玉米-大刍草渗入系群体的品质差异,为选育高品质玉米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对玉米-大刍草渗入系群体866 份家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其籽粒(粒长、粒宽、粒厚、百粒重)和品质(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赖氨酸、磷、钾)等相关性状。[结果]10 个性状的变异较丰富,变异系数为6。401%~20。451%。籽粒性状普遍与品质性状负相关,而品质性状间除淀粉、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呈负相关,其余皆呈正相关。筛选出10 份较为良好的自交系,其中第3 类群皆包含其中。[结论]该群体各个家系的籽粒及品质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在后续产量与品质育种时,可依据其相关性定向选择材料。筛选出了在淀粉、可溶性糖与粒重等方向性状表现较好的自交系材料,可作为品质育种的核心种质资源。

    玉米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甜瓜不同生长阶段5种重金属在植株中富集分配的变化及关联分析

    马凌沈琦康琪张忠祥...
    892-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甜瓜不同生长阶段5 种重金属在植株中富集分配的变化及其关联性。[方法]于2020 年6 月26 日至7 月25 日,每间隔4d分别采集甜瓜根、茎、叶、果实及对应根际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样品中铜Cu、镉Cd、砷As、铬Cr和镍Ni5 种重金属含量,定量分析植株各部位5 种重金属富集系数所占百分比,研究不同生长阶段5 种重金属在甜瓜植株中富集分布及其关联性。[结果]6 月26 日至7 月25 日,甜瓜植株Cr、Ni、As的富集分配为根>叶>茎>果实;6 月26 日至7 月25 日Cu与6 月26日至7 月16 日Cd的富集分配为叶>根>茎>果实;7 月16 日至7 月25 日,甜瓜植株Cd富集分配为根>茎>叶>果实;随时间延长,甜瓜果实中Cr、As、Cd富集系数所占比例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i和Cu富集系数所占比例整体呈降低趋势;当甜瓜果实Cr、As、Cu、Ni富集分配增加时,植株根中该4 种重金属的富集分配有降低趋势,叶中Cr、As、Ni的富集分配有升高趋势,Cd和Cu有降低趋势。[结论]5 种重金属在甜瓜植株中的分配、富集占比变化、关联部位因重金属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甜瓜重金属富集分布关联性

    盐胁迫对薄皮甜瓜'灰鼠'离子平衡、膜脂过氧化及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

    杨文莉许丽蓉刘斌凌悦铭...
    900-9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薄皮甜瓜'灰鼠'对盐(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甜瓜栽培及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基质盆栽试验,分别观测其在100 mmol/L NaCl胁迫5d及胁迫20d后在幼苗生长、离子稳态、抗氧化酶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盐胁迫抑制了幼苗生长,破坏了离子平衡及抗氧化系统。甜瓜株高、叶柄长、叶片数随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茎粗、叶柄粗、叶片厚度随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盐胁迫后Na+外排速度降低,Na+含量增加,K+外流流速增大,K+含量减少。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SOD、POD、CAT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结论]盐胁迫下,薄皮甜瓜'灰鼠'通过限制自身生长,增加叶片Na+含量、减少K+含量,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积累更多的渗透调节物质缓解盐胁迫。

    甜瓜NMT技术离子平衡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

    延迟预冷结合过氧化氢熏蒸对蟠桃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自芹李文绮陈雅张正红...
    908-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延迟预冷及过氧化氢(H2O2)熏蒸处理对蟠桃贮藏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现采蟠桃为材料,于阴凉处堆放 0、2、4、6 h后,分别采用隧道式原位差压设备预冷至 2℃,1%H2O2 雾化熏蒸 5 min,置于(0±0。5)℃,相对湿度85%的保鲜库中贮藏,每7d测定1 次果实的生理指标。[结果]堆货 0、2h比堆货4、6h果实差压预冷至目标温度所需的时间短,延迟预冷结合H2O2熏蒸处理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降低了腐烂率、失重率以及PPO酶的活性,提高了CAT酶活性,保持了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增强了果实自身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抑制了MDA含量的升高和果肉的褐变,保持了果实细胞膜的完整性,延缓了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提高了果实的新鲜品质。[结论]采后预冷技术结合适宜的保鲜剂处理有助于提升蟠桃的贮藏品质,预冷时间越早,越能更好地保留果实的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

    蟠桃差压预冷过氧化氢品质

    镁肥施用策略对加工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阮向阳蒲敏肖乐乐罗林毅...
    916-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镁肥施用次数及分配比例对石灰性土壤条件下加工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加工番茄的镁肥施用方案。[方法]选择加工番茄品种金番3166 为研究对象,设置4 个处理:(1)DS3O:滴施3 次+"前重"(苗期施用50%的硫酸镁);(2)DS3E:滴施3 次+"后重"(膨大期施用50%的硫酸镁);(3)DS6O:滴施6 次+"前重";(4)DS6E:滴施6 次+"后重"。[结果]施用次数镁肥(6 次)和镁肥后期施用比例高("后重")能显著增加加工番茄的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同一时期镁肥用量越大(镁肥分配比例大)则增加加工番茄果实中氮和镁含量;提高镁肥滴施次数及镁肥后期施用比例高("后重")时显著增加加工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结论]硫酸镁总用量为450 kg/hm2(滴施6 次)及分配比例为"后重"时(DS6E)加工番茄产量最高并且品质最优。

    镁肥加工番茄产量品质

    不同品种恰玛古(芜菁)营养品质分析及综合评价

    张家拓宋占腾玛尔哈巴·帕尔哈提李静...
    926-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品种恰玛古(芜菁)营养功能成分的差异,综合评价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恰玛古品质特性,为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优质恰玛古种质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的白色小恰玛古、黄色恰玛古、紫色恰玛古和白色大恰玛古4 个恰玛古品种为材料,分别测定粗纤维、总糖、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矿物元素等34 种基础性营养指标和3 种功能性成分指标;采用相关性、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恰玛古品质。[结果]在测定的 34 种基础性营养指标中,不同品种恰玛古中的水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粗纤维、可滴定酸、总糖、还原糖、蔗糖、VC、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元素指标有显著性差异,3 种功能性成分指标中粗多糖、总黄酮、皂苷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在不同的品质指标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性(P<0。01)或显著性差异(P<0。05)。提取获得的前4 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8。882%(反映大多数原变量信息)。黄色恰玛古综合评分排序最高,白色小恰玛古次之,紫色恰玛古和白色大恰玛古分别为位列第3 和第4。[结论]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恰玛古的营养功能成分之间存在品种间差异,而水分和总氨基酸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基本稳定,不同品质指标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获得4 个主要成分可以表征不同品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黄色恰玛古为品质最佳品种。

    恰玛古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品质评价

    大灰优蚜蝇雌成虫足感器扫描电镜分析

    吴基楠董婉莹刘同先王冰...
    937-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大灰优蚜蝇Eupeodes corollae雌成虫胸足的感器类型、特征及分布,为天敌昆虫食蚜蝇产卵选择机制奠定形态学基础。[方法]利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其足上感器的超微结构。[结果]大灰优蚜蝇雌成虫胸足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6 个部分组成,其上分布5 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锥形感器(3 种亚型Ⅰ~Ⅲ)、毛形感器(长毛形感器2 种亚型Ⅰ~Ⅱ;短毛形感器2 种亚型Ⅰ~Ⅱ)、刺形感器(2 种亚型Ⅰ~Ⅱ)、Böhm氏鬃毛和微毛感器。锥形感器仅分布于足跗节,其中锥形感器Ⅰ亚型顶端具孔,在化学感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毛形感器和刺形感器在雌成虫胸足腿节、胫节和跗节均有分布,这2 种类型感器的毛干表面有纵脊,无壁孔,基部具可活动的臼状窝,是典型的机械感器;Böhm 氏鬃毛和微毛感器数量较多,散布在各类感器之间。[结论]在大灰优蚜蝇雌成虫胸足上鉴定了5 种类型的感器,足跗节上的感器类型和数量最多,是足上重要的化学感受区域。

    大灰优蚜蝇足跗节锥形感器超微结构化学感受机械感受

    核桃叶缘焦枯病与其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回归分析

    马合木提·阿不来提木合塔尔·扎热米热古力·外力哈地尔·依沙克...
    945-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与核桃叶缘焦枯病相关的主因子,为叶缘焦枯病机理研究及其防治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新疆核桃主栽品种新丰和扎-343 作为研究对象,以新疆野生核桃作为对照材料,测定不同程度焦叶的2 个核桃品种叶片SPAD值、全氮(N)、全磷(P)、钾(K)、钙(Ca)、镁(Mg)、锰(Mn)、铁(Fe)、铜(Cu)和锌(Zn)等指标,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2 个核桃品种叶片焦枯程度的加重,其叶片SPAD值均缓慢下降趋势,新丰正常叶(X-CK)SPAD值与野生核桃正常叶(T-CK)间均无显著差异,扎-343 正常叶(Z-CK)SPAD值显著低于T-CK,新丰不同处理的叶片SPAD值均明显大于 扎-343。2 个核桃品种叶片不同养分含量随着焦叶程度的加重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其中新丰核桃叶片N和Ca均表现上升趋势,P、K、Mg、Mn、Fe和Cu均表现下降趋势,Zn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新丰核桃焦叶程度与其SPAD值、K、Mg和Cu含量成极显著负相关,与Ca含量间成极显著正相关性;扎-343 核桃叶片N和Ca均表现上升趋势,其K、Mg、Mn、Fe和Cu均表现下降趋势,P和Zn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叶片SPAD值、Fe和Cu与其焦叶程度之间的负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叶片Ca含量与其焦叶程度之间的正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影响新丰核桃叶片焦枯程度的相关指标因子大小的排序依次为Cu>Ca,回归方程为Y=10。968-2。193 X1+4。388 X2;影响扎-343 核桃叶片焦枯程度的相关指标因子大小的排序依次为 Cu>K>P,回归方程为 Y'=215。075-2。366 X'1-7。902 X'2-33。966 X'3。[结论]新丰和扎-343 核桃叶缘开始焦枯后,叶片中Cu、Ca、K和P的吸收受到显著影响。

    核桃叶缘焦枯病养分相关性回归分析

    基于遥感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与春尺蠖羽化的相关性分析

    郭正宇孙倩胡馨月黄瑾依...
    954-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地表温度、土壤含水量对春尺蠖羽化的影响,为提高虫害防治效率、降低防治成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克拉玛依市开发区为例,选择有代表性的 12 块林地(P0~P11),利用实测春尺蠖羽化量数据、地表温度及土壤含水量卫星数据,采用趋势、相关性及回归方法,分析春尺蠖羽化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地表温度、土壤含水量在时空维度对其羽化的影响。[结果](1)点P3、P4、P10、P11 所处林分春尺蠖虫害最严重,P6 所处林分虫害水平始终较低。(2)春尺蠖逐日羽化量与地表温度呈正相关,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且这种相关性主要集中在羽化高峰日前。(3)点P5、P7、P8 所处林分内土壤含水量与春尺蠖逐日羽化量的负相关性较大。(4)2021 年羽化高峰日前,地表温度主要通过蒸发效应影响土壤含水量进而间接影响羽化进程,而2022 年地表温度对羽化则主要表现为直接影响。[结论]地表温度、土壤含水量对春尺蠖羽化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效应。在适宜春尺蠖羽化的土壤温湿度范围内,地表温度的上升或土壤含水量的下降会促进羽化,反之则抑制羽化,且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羽化高峰日前。点P5、P7、P8 所处林分内土壤含水量与春尺蠖逐日羽化量的负相关性较大,可在这些区域内开展人工灌溉从而抑制春尺蠖的发生。

    春尺蠖羽化遥感环境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