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技术新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技术新工艺
新技术新工艺

吴玉广

月刊

1003-5311

NTNP@263.net

010-68962167/3218-808/805/831

100089

北京车海淀区车道沟10号院科技1号楼804室

新技术新工艺/Journal New Technology & New Proces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微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热加工技术(铸、锻、焊)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及化工、表面处理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和新设备,可为企业设备造型提供参考,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技术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字孪生的特种变速箱装配系统构建研究

    张文硕马宇坤吴玉刘鹏...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种变速箱装配车间目前普遍存在装配效率低、一次合格性差、装配过程可视化程度低不利于远程监控决策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一种特种变速箱装配车间数字孪生系统架构,将数字孪生划分为四层七模块,系统模块化构建有效提升了装配数字孪生系统建设效率.针对三维模型构建划分与生产数据实时获取,提出新型装配序列层级划分方法与产线非接触式深度数据采集方法,提高了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效率与精准度.基于上述方法与模型,开发了数字孪生原型系统,实现了装配车间可视化监控与生产风险预警并验证了可行性.

    数字孪生特种变速箱智能车间虚实映射模块构建深度数据采集

    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49,56页

    基于相变材料的混凝土吊罐温控数值模拟研究

    郑祥米元桃杨专家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混凝土吊罐在垂直运输时其内部混凝土的温度,采用相变石蜡作为吊罐温控措施,通过Fluent软件探究了不同季节和不同相变石蜡厚度下混凝土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采用相变石蜡作为吊罐温控措施,可有效控制其内部混凝土温度的波动;在冬季环境中,当相变石蜡厚度小于 40 mm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减小有限,消峰填谷效果不理想;在夏季环境中,随着相变石蜡厚度的增加,混凝土表面最大温度的降低程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相变石蜡厚度为 20 mm 时,混凝土表面温度达到最低.

    相变材料相变储能有限元数值模拟传热内外温度差表面最大温度

    ER316L不锈钢电弧增材制造扫描路径优化研究

    王瑞超许健仪高祥李会军...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电弧增材成形性能、提高增材质量和效率,对电弧工艺参数及增材扫描路径规划进行研究.在单层多道和路径搭接等焊道成形实验基础上,确定合适的焊道成形工艺参数.通过使用多种不同扫描倾角的zigzag路径算法对模型截面进行填充,并采用深度优先搜索(DFS,deep-first search)算法对zigzag扫描路径分区进行起熄弧点连接,进一步利用蚁群算法对电弧增材空行程长度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焊缝搭接的送丝速度为 5 m/min,最优多道搭接间距为 0.739w,复合路径搭接间距为0.577w,当zigzag扫描倾角为 135°时,DFS分区连接算法优化效果最好,优化后的扫描路径规划算法可以实现对ER316 L链轮模型的稳定增材成形,同时提高了成形件的成形精度和成形效率.

    电弧增材制造数学模型路径优化工艺参数空行程ER316L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第一批)的通知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63,69页

    某热电厂锅炉水冷壁泄漏失效分析

    师学礼唐文宇郭宇航张禹...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宏观分析、显微组织观察,对某热电厂锅炉水冷壁管内部组织、表面裂纹形貌与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探究水冷壁管发生爆管泄漏的原因.结果表明:开裂起源于水冷壁管内壁,漏点及漏点附近壁厚存在明显的冲刷减薄现象,最薄处仅有 320.14 μm;漏点附近内壁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少量碳化物,沿晶界出现细小的层片状裂纹和氧化物.结合锅炉运行状况,推测水冷壁管弯曲面存在一定原始缺陷,高温高压导致的缺陷不断扩展是引起爆裂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对水冷壁存在大角度折弯部位管道的表面检查,及时更换不满足要求的管线.

    水冷壁失效分析显微组织裂纹高温高压泄漏

    基于ACFM技术表面裂纹检测方法及系统的开发

    刘志波刘利文严朗平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开发了一种实时高精度ACFM裂纹检测方法和系统.通过扫描承压设备焊缝或母材励磁后产生的感应电磁场,在裂纹等缺陷处获取旋转磁场畸变信号,实时对旋转磁场畸变信号进行识别采集处理和提取相应信息,将旋转磁场畸变信号数字化,从而实现对承压设备的表面裂纹的实时检测.该方法能够有效弥补旋转磁场畸变信号因为扩散效果带来的误差,并对旋转磁场畸变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处理,补偿信号强度,提高裂纹检测灵敏度.该方法具有非接触检测,对裂纹的检测能定量并定位,检测要求低,无需对检测表面进行特别处理等优点,提供了一种创新型无损检测手段.

    ACFM裂纹旋转磁场畸变信号检测系统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浙江大学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重实验室2024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的通知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74,80页

    基于LTU3芯片UHF RFID母线测温产品的研究

    张强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UHF 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无源的远距离射频识别技术,因其具有识别距离远、误码率低、识别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在电力设备温度监测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LTU3 作为一种多场景低功耗测温产品,在铜排测温方案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于母线槽产品时,发现其通信距离不足的弊端.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展开对LTU3 芯片在硬件电路设计与封装层面的优化研究,经检测发现,设计后UHF RFID电子标签产品性能得到了有效提升,有效满足了母线槽产品的使用要求.

    UHFRFID电子标签母线槽测温通信距离硬件封装

    "前言技术发展与应用"专题征稿启事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