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黄松波

双月刊

2095-0829

klmyxk@163.com

0990-6999201

834000

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路251号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Petroleum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Xinjiang
查看更多>>促进教育科研,加强学术交流,指导教学与管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道家理想人格及其现代启示

    贾昆贤
    297,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想人格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知识分子思考的核心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思考,折射出了中国思想史上不同色彩的思想火花,为后世的中国人关注这个问题提供了不同的理论视角和追寻维度,同时也为后世的中国人构建自己理想人格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思想养料.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家视野中的理想人格与墨家、儒家和法家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境界和精神气质,表现出了独到的内在本质特征,对我们今天构建健康和谐的理想人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道家理想人格

    互文性视角下的辜译《中庸》主体性研究

    经晶
    298,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辜鸿铭世中国近代翻译史上著名的翻译家,也是儒家经典英译史上的第一个中国人,其<中庸>译本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然而,从传统的翻译观来看他的译文是不忠实的,他独特的翻译行为也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互文性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为我们合理地认识与理解辜氏独特的翻译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辜鸿铭《中庸》译者主体性互文性

    《荀子·劝学篇》考异举隅

    王利
    299-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荀子·劝学篇>中"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王念孙认为应作"绝江海",本文认为还应作"绝江河";"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苇苕","发"乃鸟之长毛,即鸟髦,窃以为原文应作"髦"而非"发";苇与苕并非如杨倞所说为同一物,苕乃是陵时,与苇有别;"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秣"当如杨倞注,泛指喂马,不与"末"同.

    荀子劝学篇绝江河鸟发苇苕六马仰秣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分析《还乡》中尤苔莎的人格特征

    陈雪娟
    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还乡>是著名英国作家哈代(1840-1928)的代表作之一.小说讲述了珠宝商克林因为厌倦了城市生活,离开巴黎回到埃格敦荒原,希望从此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宁静地度日,但他的新婚妻子尤苔莎却一心想离开穷乡僻壤,因无法说服他,又在无意中使婆婆中暑身亡,于是与旧情人私奔,两人在去巴黎途中被淹死.小说中尤苔莎的人格特征尤其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尝试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动力学进行分析尤苔莎的人格特征,希望能让读者更好的欣赏了解<还乡>.

    尤苔莎精神动力学人格特征

    浅析莱辛《拉奥孔》中的诗画美学及其与王维的诗画美学异同

    廖传丽
    302-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我们谈及中西方的美学时,都会考虑到诗与画的关系.在西方,人们注重诗画的异处与特点,中国则更注重诗画同一.本文分析了莱辛<拉奥孔>的诗画美学观及其与王维诗画美学观的异同.

    莱辛王维诗画美学观

    从交际心理学比较分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与达西,韦翰的交往

    陈雪娟
    304,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傲慢与偏见>描写了机智幽默的伊丽莎白与达西曲折浪漫的爱情故事,而其中,她与达西,韦翰的交往过程及其感情发展很耐人寻味.她对韦翰感情经历了由增到减,到蔑视痛恨其恶劣品质的过程,而在不断地与达西交往中,她对他经历了由厌恶到喜欢的过程.本文尝试从交际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增减效应对他们之间的交往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伊丽莎白在交往中偏见形成,以及最终理智认识两人品质的原因.

    交际心理学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及增减效应

    《宣叙》:用象征主义表思想

    王元慧
    305-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产生于法国的艺术手法,自产生之日起就发展迅速,至今仍是方兴未艾.20世纪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特设了象征性人物玛吉,创作出她唯一的短篇小说<宣叙>,表达了自己的种族思想: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要敢于宣叙,勇于争取;黑人和白人具有平等的权利,应该相互尊重,实现共处.

    象征主义宣叙种族平等共处

    《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 》的聚焦模式分析

    刘玉双
    307-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明威是英美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是他写作技巧的经典之作.作者在这篇小说中充分使用内聚焦、外聚焦和零聚焦等聚焦模式,形成了一种多角度的透视.

    聚焦模式零聚焦外聚焦内聚焦

    构造煤的孔隙结构在瓦斯突出中的作用研究

    贾伟严家平
    309,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煤与瓦斯突出是制约煤矿生产的不安全因素.煤层是一种典型的双重孔隙系统的非均质、各项异性介质,裂隙系统构成了为气体运移的主系统,孔隙系统是气体运移的子系统.煤储层孔隙结构分布状况,决定了气体在煤中的储集状态和扩散方式.实验分析表明同种煤孔隙气压越大,煤岩进入加速流变阶段的有效应力越小,也就越容易发生突出,这为进一步研究构造煤的纳米尺度孔隙结构及有效控制瓦斯突出提供指导.

    构造煤孔隙瓦斯突出流变机理

    含瓦斯煤体振动增透技术试验研究

    姜松朱文伟王松严家平...
    310-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高频振动场影响瓦斯渗流和解吸特性的原理,设计了一种用于对有限体积含瓦斯煤体进行高频振动、促进瓦斯解吸并改变煤体渗透率等渗流特性的瓦斯抽采振动系统.该振动系统以高频振动电机为核心,由激振系统、循环水流降温系统、能量传递系统、吸附解吸测试系统、加压系统、气体供给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等多个系统来完成.本文主要介绍振动增透系统的组成部分、技术参数、操作方法、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等.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频振动场作用下,增大了瓦斯分子由孔隙系统向裂隙系统渗流扩散的通道[1],瓦斯解吸量显著增加,渗透率也明显增大,能够实现对含瓦斯煤体振动增透解吸的目标.瓦斯自由解吸阶段,解吸量与时间曲线的斜率是逐渐降低的,并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每个振动解析过程中,解吸速率是快速降低的,但在解吸初始阶段存在一个明显的先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过程.

    渗透率测试系统解吸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