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文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

郝国忱

月刊

1008-0007

5658783

130021

长春市建设街83-2号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戏剧刊物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诗人的剧,剧作家的诗——话剧《杜甫》的诗意化表达

    张嘉琦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容提要:"诗人的剧,剧作家的诗"是周传家对郭启宏话剧作品的经典评价.近年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杜甫》,以诗意化的舞台表达,丰富生动的审美意象,为我们展现了诗圣杜甫壮阔的人生.本文将从"诗意化"的审美特征出发,以《杜甫》剧作者郭启宏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为探索对象,通过分析"诗意化"表达在话剧《杜甫》中的运用,来试图探求在当代戏剧的发展中,剧作"诗化"表达的美学价值.

    话剧《杜甫》诗意化虚实相生亦真亦幻

    吉剧语言的语音修辞特色探析

    谭宏姣谢元博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剧创作者在吉剧文本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语音修辞策略,利用语言中音乐美和节奏美的表现力来增强吉剧表演的感染力.本文以段曹林先生总结的语音修辞理论为依据,探讨吉剧语言中的语音修辞特色.

    吉剧修辞语言谐音

    音乐剧《曾经》的改编修辞与艺术重述

    娄宇婷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剧《曾经》改编自2007年上映的同名电影,讲述了年轻人追寻理想,寻找人生方向的故事.此剧以音乐串联叙事,在尊重艺术"假定性"的基础上,从故事结构、艺术呈现及音乐表达方面展开改编,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同时,在人物塑造和情节设置等方面,给观众带来新的情感体验,舞台上的励志主题与感伤结局,发挥了极为重要的音乐疗愈作用.剧中音乐与叙事、舞台的完美结合,或可为今后的电影改编音乐剧提供思路和借鉴.

    音乐剧《曾经》艺术改编情感疗愈

    花鼓戏《夫子正传》: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嬗变

    冯丽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戏剧《夫子正传》取材于湖南花鼓传统小戏《讨学钱》,该剧以清朝末年至抗战时期为时代背景,通过描绘张九如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深刻地展示了在时代大背景下,个体所面临的挑战与抉择.该剧成功塑造了张九如不随波逐流,坚守文人风骨和士子精神的人物形象,并体现了其崇高的家国情怀,再现了清朝末年至抗战时期的社会风貌,每一幕戏都像是一幅历史画卷,生动地展现了每个时代的真实面貌.在舞台设计方面,剧组精心打造了各种布景与道具,力求打造唯美的视觉空间.灯光、音效等辅助手段也运用得恰到好处,为戏剧的高潮部分营造了紧张而动人的氛围.它的大胆尝试、守正创新的艺术构思和舞台呈现,为同类题材戏剧、戏曲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花鼓戏《夫子正传》小人物嬗变汉字元素象征

    喜看琼剧添新色——评琼剧《路博德》

    姜斯健李江全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海南省琼剧院成功创编了以史为源、具有海南精神的琼剧《路博德》.该剧的家国大义情怀与海南故事、海南地域特色、时代时尚元素的融合,它的综合艺术与思想内涵的完美结合,精准地体现出《路博德》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和民族团结的时代精神.它对当下国土安全、国民安全、祖国统一、海南自贸港建设具有非凡的观照意义.

    琼剧《路博德》人物塑造地域特色当下观照

    互联网背景下川剧的形象构建与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邝计嘉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收集外国游客对川剧的在线评论建立川剧点评语料库,从高频词、关键词、索引等角度出发,结合多维话语分析方法和文献搜索与个人反思,分析影响国外游客对川剧的感知形象和体验的原因,并归纳游客做出好评和差评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外国游客自觉将川剧的美好体验转变为对中华文化或者四川本土文化的欣赏和赞叹,同时,川剧的体验还与成都的休闲文化和旅游的商业活动结合在一起,这表明川剧在旅游中具有较强的文化归属感和地域异质感.游客对川剧变脸的讨论度和认可度最高,但是对川剧的文化价值和认知还普遍比较肤浅.语言问题也是在评论中提及较多的因素,成为好评或差评的关键原因之一.基于以上发现,本文对川剧的旅游活动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加强对游客在川剧文化认知上的正面引导;其次,川剧的语言服务应该要保证质量.

    川剧形象文化传播语料库话语分析

    彰显地域美学 共创艺术繁荣——第十一届吉林省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现实题材剧目回看

    张敏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第十一届吉林省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的优秀现实题材剧目为研究对象,分析现实题材作品中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体验,着眼于创作实践的真实性与戏剧性.现实题材是戏剧创作的重要领域,如何创作出优秀的现实题材剧目,是当代戏剧发展的重要课题.本届艺术节现实题材作品比重较往年增大,质量也有所提高,在继承以往经验和成就的基础上,许多作品都实现了思想上的提升和艺术上的突破.

    现实题材剧目塑造形象真实性戏剧性创作实践

    从第十一届吉林省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看传统戏剧的创新之路

    杨俊生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2023年的第十一届吉林省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中,涌现出了大量优质的剧目,在这些剧目中可以看到传统戏剧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而做出的创新.从人物塑造到故事改编,再到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都为传统戏剧的创新做出了有益的示范.通过本届艺术节的创新剧目可以发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展尊重艺术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并能与观众共情的创新,是传统戏剧在现代社会传承传播的有效途径.

    艺术节传统戏剧创新

    神话·报恩·英雄——第十一届吉林省二人转·戏剧小品艺术节叙事母题探析

    刘伊娜李淑芬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观第十一届吉林省·戏剧小品艺术节,从剧本创作到表演实践都整体呈现出在坚守传统中不断创新的发展趋势,体现出吉林省文艺工作者对于吉林省地方戏曲、曲艺等艺术领域的传承与发扬,此外本届艺术节参演作品也在叙事母题方面进行了借用与改造,本文旨在对不同叙事母题进行探析,从而更好地了解作品创作规律与主旨意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创作方向.

    叙事母题神话母题报恩母题英雄母题

    国外戏剧活动资讯

    133-1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