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对比

    于佳蕾
    322-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皆是早期优秀的哲学家,出于所处背景的不同,在哲学见地上也有所异同。他们的思想对东西方后人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哲学上所提出观点进行比较。

    孔子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社会目的实现途径

    关于深化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考--以成都市派驻纪检组和纪工委两次探索实践研究为例

    郑钧蔚
    323-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成都市两次关于纪检监察管理体制的改革研究为例,通过比较派出纪检组和派出纪工委的机构设置、履职情况和纪检监察职能发挥情况,分析两次改革的优劣,提出继续深化纪检监察改革的几点思考。

    纪检监察管理体制创新

    浅析经济视角下的马克思信仰思想

    王天翼
    324-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马克思理论研究而言,在多种角度,不同方位对于信仰问题都有涉及到。最容易让人忽视掉的,也正是本文给大家分析的这个独特的视角,就是站在经济学的角度对于信仰问题的透视和考证。同时这也是马克思理论中信仰思想的很有代表性的特点。

    马克思信仰经济

    国际旅游岛视角下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张洋
    325-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省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海南政府是最主要的公共服务提供主体,而公务员是最直接的执行者,其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海南整体方针政策的落实。

    国际旅游岛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

    关于巴门尼德第三条道路的探究

    耿宗璘李宗迎
    326-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巴门尼德的道路问题,关键要阐明“存在”与“非存在”的意义,认识到“非存在”并非“不存在”。从而可以得知,巴门尼德只提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并无“第三条道路”。

    巴门尼德真理之路意见之路第三条道路非存在

    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

    马悦
    328-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孔孟之道中,孔子从人的角度、从伦理学的范畴发现并阐释了“仁”,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仁”作为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的理论核心,并以此为根基展开了自己的“仁学”。孔子的“仁”以“爱人”为基本原则,以礼为外在的规范,成为囊括忠、孝、直、智等一切好美德的总称。当他的理论与政治结合的时候,即是孔子所说的“为政以德”:民对君要忠,君对民要爱。而孟子深化了孔子的学说,认为人性本善。在此基础上把儒家“爱人”的原则应用于统治者,认为统治者应当以“仁心”行“仁政”,并提出了著名观点“民贵君轻”。他重新定义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看到了他们的矛盾对立,也把握了他们的统一。从政治学的范畴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将儒家思想抬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试对孔子的“仁”以及孟子的“仁政”的基本精神、思想内涵做详细阐述,并探讨孟子如何把孔子的“爱人”发展为君王的“不忍”,孔子的“为政以德”怎样发展成为孟子的经典理论“仁政”等。

    孔子孟子仁政儒家学说

    践行群众路线是领导干部提升能力水平的根本途径

    炊亚良
    33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众路线的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领导方法上的生动体现,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本文对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群众路线领导干部能力提升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关于实践与制作的区别

    程婵媛刘丽江
    333-33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里士多德在学界一直被公认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有史以来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也是至今还在普遍适用的形式逻辑的创始人。作为这样的哲学家,人们可能都会以为他是一位重于严密的逻辑推理和逻辑分析的哲学家。确实,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概念分析和概念分类。仅仅看成是抽象逻辑的东西来理解,就会给人以折中甚至矛盾混乱印象。亚里士多德关于实践与制作做了清晰的辨认。

    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实践与制作

    加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研究

    陈晓妹
    334-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开创了现代民主政治参与的新形式,文章以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作为研究主体,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政府、高校和大学生个体三方面阐述引导大学生理性网络政治参与的解决办法,从而推动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理性化发展和现代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理性化

    从街头政治看西方民主

    王文丽
    336-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街头政治是当前国际政治中的热门话题。西方视街头政治为自由、民主的表现,但从其爆发原因、特点和发展趋势来看,却往往与民主背道而驰。街头政治容易受外部势力操纵,容易引发和加深社会对立。通过街头运动上台的新政权,在执政过程中常常会背弃民主。因此,街头政治虽然包含民主的因素,但不等同于民主。

    街头政治选举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