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地名的更替

    张欢
    5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各地地名不尽相同,每个地名都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而从古自今有一些地名因为不同原因而更换,地名的更换同时也反映了这个地区文化和政策的变化。

    地名更换原因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探析--以南京六合地区为例

    余文洁
    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利用调查问卷法、统计法和查阅文献法对南京六合地区留左大鼓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推广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推动新农村文化的发展,而新农村文化的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也有着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政府部门的不重视,文化局的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对于文化传承人的培养问题还有外来文化的冲击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没落。因此,我们建议要加大正规部门的宣传力度,用科学的方式加强非物质文化建设,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留左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农村文化建设

    《本草纲目》果类外来词分析--以夷果类和瓜果类为例

    陈小艳
    5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本文以《本草纲目》果类词中的夷果类和瓜果类外来词释名为例,简要分析了其所属类型。

    《本草纲目》夷果类瓜果类外来词

    交际、语义翻译关照下《红楼梦》章回目录的英译本对比分析

    黑丽莉
    59-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基于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章回目录本身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来对比分析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红楼梦》章回目录的英译本,试图探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文学作品章回目录翻译活动中的有效性。

    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章回目录特点互补性

    浅谈英语广告语的特点及汉译技巧

    程依娜闫光琳
    6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商家对其产品的一种有效的推广手段,广告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广告可以传达出平面的信息、品牌、形象从而吸引消费。具体来说,广告要达到以下目的:准确表达产品信息;树立品牌形象;引导消费;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要求。无论是英语广告语还是汉语广告语,达到以上目的都是好的广告语。

    英语广告语特点汉译技巧

    语用学视角下的《论语》反问句研究

    鲍远苗
    61-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语》是我国儒学的经典,其反问句数量大,类型多,是研究汉语反问句的重要语料。本文试图从反问句的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对其进行分析,以期为《论语》语法研究提供一些信息和资料。

    《论语》反问句句法语义语用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离合词偏误分析

    王叶丹钟梦婷苟林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收集了各国考生在历年HSK考试中的离合词偏误句,运用现代汉语离合词本体理论,将偏误句进行偏误类型分类。并结合各考生国籍,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分析偏误出现的习得、教学、文化因素影响等各类原因。针对偏误出现的的原因提出相对的教学对策。

    离合词偏误分析对外汉语教学对策

    现代汉语补语的意义类型与完句运用分析--以《花城》2012年文学双月刊194~196期为例

    王茜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补语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特殊的句法成分,处在这个位置上的语言单位能产性很强,所容纳的信息量也非常大,有许多独特之处。基于此,立足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句法成分出发,试用已学到的对补语的意义类型认识与文学双月刊《花城》具体文章中的补语实例结合起来,综合《花城》中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题材文章中的补语进行分析归纳,并进一步明晰补语中各类补语的意义类型,完句功用。梳理各类补语在不同题材的文章中的分布情况,并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一定的阐述。

    补语意义类型语用特征完句运用

    Transformation of Township Government Functi ons to Promote New Contryside Construction

    贾守旺
    66-66页

    对当前群众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探析

    陈梅
    6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群众文化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需抓群众文化一词。本文首先阐述了什么是群众文化,其基本特征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还指出了群众文化固有的和谐特征和和谐功能是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不可或缺的载体,以及群众文化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利、双赢的关系。

    群众文化社会和谐进步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