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世纪50年代初的华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

    王巧鹏
    242-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华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是建国初期中共恢复国民经济与加强城乡关系的重要举措,分别举行了1951年10月的华北区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1952年4月的华北物资交流大会与1952年秋季的第二届华北物资交流大会。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华北物资交流大会,利用所收集到的档案资料、报纸、史料汇编及相关领导人的文集与回忆录等,构建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建立与巩固的图景。

    20世纪50年代初华北城乡物资交流大会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我见

    李梦琦
    243-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界关于“白马非马”的含义已经有了经久不息的辩论了。本文认为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可以通过运用形式逻辑学三大定律之同一律来进行分析,以求全面清晰认识原命题。最后得出结论:只有遵循同一律的论证才是有意义的,但由于语言是表征性的,我们还是要关注《白马论》中的逻辑思维方面的优秀之处,白马非马不是一个纯粹的诡辩。

    白马非马形式逻辑学同一律

    中文版与英译版《阿诗玛》i语言特色比较分析

    吴光
    24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诗玛》作为一部撒尼人的民间叙事长诗,是全人类所共享的精神财富。它承载了人类共通的文化心理,使得我们在对这部作品产生心灵共鸣的同时,让我们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对《阿诗玛》的语言特色进行比较分析成为了现实。文章主要从语言承载的文化心理、言语特点和程式化三方面对中英文版本的《阿诗玛》的语言特色进行了比较分析。语言特色的迥异折射出了文化的多样性,揭示的却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心理。

    《阿诗玛》文化心理语言特色比较文化多样性

    从语用预设角度评析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默--以《爱情公寓》为例

    陈月琴
    246-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景喜剧是一种为引发观众的笑声而创造的语言视觉艺术形式,这为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人际间的互动幽默提供了丰富的语料。《爱情公寓》是一部反映现代男女生活的都市情景喜剧。自2009年首播以来,该剧以其搞笑、幽默的语言深获观众的喜爱。本文试图以语用预设理论为基础,从预设的共知性、适切性和可撤销性三方面出发,分析《爱情公寓》中幽默言语的产生机制,从而探讨《爱情公寓》这部都市情景喜剧如何使用预设理论来达到幽默喜剧效果的。

    情景喜剧《爱情公寓》语用预设言语幽默

    从日本动漫对中国大学生网络用语产生的影响看大学生心理特征

    杨娟
    248-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动漫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整个中国大陆,同时对中国大学生网络用语产生不小的影响。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大量的大学生网络用语样本来探讨日本动漫对中国大学生网络用语在词汇、句子结构和表达习惯三个层面上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所折射出大学生的一些典型心理特征。

    网络用语大学生日本动漫心理特征

    文化视野下NBA成功对中国乒超联赛的启示

    王羽茜
    249-249,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是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了美国NBA在推广NBA以及篮球运动方面成功的文化因素,其中包括广泛的吸纳各国优秀人才、将娱乐性加之比赛之中、开展多样化的国际推广活动,从这些成功的经验中得出发展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的启示,即乒超联赛要不断培养和吸纳不同国家的外援、在比赛中添加更多娱乐性以吸引观众、组织开展全球性的推广活动。

    NBA乒超联赛美国文化文化因素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广场舞蹈发展研究

    杨世坤
    250-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场舞蹈是群众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在社区文化建设与和谐社区构建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出发,探索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展广场舞的意义,分析了目前社区广场舞开展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科学地开展广场舞蹈的有效措施,重构形式与主题的完美统一,以期能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和谐、友好睦邻的关系形成和全民健身运动更好地开展,更好地构建和谐社区。

    和谐社会社区广场舞蹈社区文化问题对策

    客家宗族的仪式文化--以客家古村白鹭村祠堂仪式为例

    钟海清
    252-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种仪式活动不仅涉及传统记忆、文化传承,而且还涉及到对群体的归属和群体教育。尤其是对于一个族群来说,客家族群聚族而居,千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一系列的仪式活动在族群的生活中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些还蕴含着丰富与深刻的教育意义。分析和研究这些仪式,对于理解客家独特的仪式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客家宗族仪式教育意义

    北朝隋唐时期出土胡俑国别考

    郭凤
    253-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俑是在古代“事死如事生”的丧葬思想下,以随葬品的形制出现在墓葬之中,同时其也是北朝隋唐时期中西交流最直接的实物形象。本文通过史籍中对胡人国别的记载和墓葬中的图像的对比来反映此时期出土胡俑的国别。

    北朝胡俑国别

    湖北阳新方言语气词浅析

    成伶利
    255-25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北阳新方言的语气词,在读音、使用上都具地方特色,不同的语气词出现在不同语气类型的句子中,具有不同的语用价值。文章按语气类型将其分为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祈使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四个小类,对它们的运用、传递的情感色彩作简要的介绍和总结。

    阳新方言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