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畅销小说中的西王母神话谈起

    康雪
    4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王母神话是中国古代著名神话,西王母这个神话人物,是先秦以来比较广泛流传的一个神话人物形象。西王母神话产生的很早,在中国神话最重要的典籍《山海经》中就有对她的记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西王母的形象也在不断发生演化,西王母在各种文学作品中被塑造成为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在诸多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本文以在流行畅销小说中的西王母神话开始谈起,重点阐释在这部小说中西王母神话的演变是怎样与小说情节发展相联系,并且取得引人入胜的阅读效果。

    西王母西王母神话演变小说情节发展

    浅谈唐前志怪中的志异型爱情故事

    任禾
    4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前志怪小说中有大量志异型爱情故事,如人神遇合、人鬼相恋、人妖相恋,通过分析志异型爱情故事的成因和特征,来简单对唐前志怪中的志异型爱情故事进行分类讨论。

    志怪小说志异型爱情故事小说特征

    《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形象比较

    夏本留
    5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一朵奇葩,蕴含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本文通过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形象进行分析比较,希望为读者对《红楼梦》的理解提供更多角度。

    《红楼梦》林黛玉薛宝钗比较

    文艺学作品之魂--真善美

    邢思圆
    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艺学作品理论史上,对文艺学真善美的解释可以概括为客观论模式、主观论模式、主客观统一论模式,它们都有合理性但也有局限性。我们认为,生活的某种可能性与作家的生命和审美体验相切合形成了文学的真善美,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作家自己的情感,在自己的经验世界中,读者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观照所达成的对生活可能性理解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在文学艺术中,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中蕴含着美,情感的有效物态化被体现出来,因而作品真善美是创作主体情感力量的形式化。而从美学的视角来观照文学作品,确立文学作品的美学品格,对于审视文学作品意味着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文艺学作品的特殊性、完整性和复杂性一览无余,从而更准确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

    文艺学作品灵魂真善美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比较研究

    舒文昌刘卓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为著名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性,但因其各自所处时代环境、阶级立场、哲学思想和文学主张的不同,导致他们戏剧创作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本文试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的异同优劣,揭示他们各自的戏剧创作特色,深化我们对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及其戏剧的认识。

    《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比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张兵云
    5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信息网络以其独有的强大功能,在世界掀起了一股强大的科技浪潮,席卷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引起了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网络作为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了高校掘取优势的教学科学资源的重要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效能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存在的问题状况进行分析,继而探索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的分析思考,对发挥网络成为弘扬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的重要阵和掌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具有重大的意义。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路径选择

    多媒体网络技术与高校西方文化教学

    韩占东詹欢
    5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将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于高校外国文化教学课堂的必要性、优越性,总结了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一些经验和建议。

    多媒体网络技术西方文化

    浅谈新课标下新的师生关系

    焦宇薇
    5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刮起了课程改革的春风,新课程标准下对老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最终落脚点还是处理师生关系。面对老师和学生角色的大改变,应该要坚持“以师为辅,以生为主”,转变错误观念,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新课标以师为辅以生为主

    化学高考试题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富苗
    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考作为国家层面的选拔性考试,其试题内容的选择并不是客观中立的,正如福柯所言,“考试……无非是官僚政治对知识的洗礼,是官方对世俗知识变体为神圣知识的确认”。大规模教育考试的试题对学校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训练方式有明显的影响,它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学校的课程和教材改革;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善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高考试题研究价值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学

    浅析人才素质的培养

    孟鹏斐
    5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在当今的二十一世纪,更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对人才素质的内涵和人才素质培养应坚持的原则以及加强人才素质培养的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

    人才素质培养内涵原则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