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盗窃罪新增行为方式的理解与认定

    赵健雄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公民权益的保护日益重视。《刑法修正案(八)》将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三种行为作为单独的盗窃类型予以规定,有利于公民权益的保护,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本文对“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三种新型行为的概念。并明确概念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分析了三种新型盗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在司法认定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

    我们有死的权利吗?--对安乐死问题的思考

    戴英
    207-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乐死是一种给予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无痛楚地致死的行为或措施。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安乐死是国内外医学界、哲学界乃至伦理学界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那么究竟安乐死合法吗?或者说我们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吗?笔者将从几个具体案例分析,以安乐死的事实为切入点,阐明安乐死的概念,同时对比国内外对于安乐死问题的立法等各方面的现状,分析安乐死的原因以及安乐死的合法性论证。

    安乐死合法化积极消极

    浅析“相对不起诉裁量权”监督制度的完善

    曲江
    209-209,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对不起诉裁量权是指在案件具备法定起诉条件时,检察机关依法享有的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判断选择起诉或不起诉的权力。i该制度有利于司法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当事人讼累,实现诉讼的效率与经济价值。但是,法学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i 因此,相对不起诉裁量权作为国家公权力,有可能被滥用的危险,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和制约。

    相对不起诉裁量权监督制度公正司法

    工人结社自由的司法救济

    陈美达
    210-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本权利的救济是权利保护的核心。本文从司法诉讼的类型入手,从宪法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四个方面分析对工人结社自由的保护。通过上述的分析,从中找到我国在工人结社自由司法救济中存在的问题。

    基本权利司法救济

    案审工作如何应对新《刑事诉讼法》实施

    张德付
    212-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修改后的《刑诉法》于2013年1月1日实施,此次修改涉及面广、内容多,理念新。如何做好应对工作,便成了做好今后刑事执法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新《刑诉法》审案工作应对

    对弱势群体中犯罪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邓丽莉
    213-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弱势群体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线。弱势群体在社会中的各个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往往铤而走险踏上犯罪的道路,这直接导致了弱势群体犯罪现象的频发。因而本文通过对弱势群体犯罪现象的观察和思考,研究其犯罪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这对确实有效的降低弱势群体的高犯罪率,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弱势群体犯罪原因预防措施

    迟来的正义亦不能缺位--从聂树斌案引发的思考

    戴英
    215-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法谚有云,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事实上聂树斌一案的正义迟迟不来,使得公众对司法公信力逐步丧失。最新的消息是王书金被法院认定非聂树斌案真凶,此消息一出舆论一片。那么王书金被认定非聂案真凶意味着什么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么的秘密?基于此,本文将探讨聂树斌是否无罪及聂案应否再审等问题。

    证据证明标准司法公信力

    试论总法律顾问制度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邢克莉
    216-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有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建立了完整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总法律顾问制度应怎样结合公司的实际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发挥其应有的职责和作用,以保证公司正常有效的运营。

    总法律顾问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作用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探析

    杨鹏
    217-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我国对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采取严格限制的办法,致使作为一项重要土地资源的宅基地不能进入市场获得充分的利用。笔者认为再去讨论是否使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流转已经意义不大,而如何规制这些权利制度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流转,怎样从宏观上进行顶层制度设计才是我们真正亟需解决的问题。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浅论

    张科军
    219-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称为无情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患者具有高度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它是一类以侵犯他人权利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类型。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具有高度攻击性,无羞耻感,行为不具有计划性等特点,实施的犯罪行为较正常人格者实施的犯罪行为相比,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展开研究,有助于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极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矫治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