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经济分析引入法学理论研究

    曹雯
    261-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速发展和变革的社会中,不同权利的冲突和交织越来越普遍和激烈,在此情况下,法律的价值不能简单的以科斯定理或者所谓“权利偏好”、“相对重要性”等概念作为标准来评判高低与调和矛盾,我们需要一种基于动态的因素法衡量体系,将成本与收益的各个方面---包括动态的和结构性的---都考虑在内。在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一书中,对经济分析所能体现的统一性本元分析和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很多经典论述,同时,其所涉及的实证的论证过程值得在研究法律问题时借鉴,另一方面,也应当注意单纯的成本收益分析给法学理论研究带来的冲击和偏向。

    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论法学理论研究

    浅议和谐审辩关系之构建

    罗诚
    262-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审辩关系逐渐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一系列的审辩冲突事件不仅对法官和律师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而且对司法权威和公信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构建和谐的审辩关系成为我国司法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审辩关系原因构建

    金融犯罪刑罚配置探究

    俞燕霞
    263-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在对金融犯罪的刑罚设置上过于笼统,对单位犯金融犯罪的仅规定了判处罚金,对自然人犯金融犯罪的,没有考虑金融犯罪所具有的逐利性、隐蔽性等特点,与其他类型犯罪的刑罚配置无异。可以通过借鉴别国的刑法规定,对单位处以禁止公开募集资金,禁止从事职业性或社会活动,以及解散公司等资格刑,对自然人处以限制或者剥夺从事某一职业,以及担任一定的职务的资格刑。

    金融犯罪刑罚资格刑罚金刑

    饮食习惯与犯罪

    何金颖
    264-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饮食习惯与性格养成息息相关,而不同性格的人折射出来的犯罪特点也大不相同。饮食习惯通过性格影响犯罪的发生,值得我们关注。

    饮食习惯性格犯罪特点犯罪原因

    经济法干预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吴愁
    265-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预是外力对于某种关系或机制的一种介入。经济法的本质是国家干预,其中经济法干预工具的选择和运用对国家干预经济决策起到关键作用。然而,面对目前我国干预工具选择失当和运用错误等问题,需要立足经济法的本质和价值需求,优化经济法干预工具体系,正确选择和运用干预工具。

    经济法干预工具选择

    从国际法视角下看中日钓鱼岛问题

    张萌
    26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国际法的角度,也无论是从先占原则还是从国际条约的角度,我们都可以明确的告诉日本,钓鱼岛是中国神圣的领土。日本的任何做作的行为并不会对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产生任何怀疑。本文尤其着重从国际法的视角去分析中日之间的分歧,用法律的武器向世人证明日本对于钓鱼岛的任何主张没有法律效力。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需要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一争端,不能使这一问题无限期的拖延下去,更不能让日本人误把中国人的“爱好和平”当成软弱,把中国人的“顾全大局”当作有机可乘。

    钓鱼岛主权归属国际法解决措施

    论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特征

    刘纭韬
    267-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十分复杂,其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合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国际经济合作的日益频繁,我国公司、企业对于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签订也日渐增多。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来试论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特征。

    国际货物运输合同法律特征

    挪用资金与挪用公款罪界分

    张强
    268-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挪用公款罪的客观行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与挪用资金罪的客观行为“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在实质上并无区别,其本质都是将资金改变用途,归于个人支配之下;“归个人使用”和“借贷他人”也无需区分,“借贷他人”应当是包含在“归个人使用”中的。

    挪用借贷公款挪用公款罪

    浅析程序正义的发展演进史

    刘龙
    269-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程序正义已经成为我国行政权运用中的重要原则,而从目前的应用实践来看,一线执法者并没有彻底领悟程序正义所体现的价值,很多人还是认为程序是高效执法的障碍,只要能够维持大局稳定,就算程序上有瑕疵,所作出的行政决定也是有效的。但事实上是,这种轻视程序价值的做法,为行政权的滥用制造了空间,严重影响了执法的权威性。所以,必须充分研究程序正义在西方的发展历程,深刻领会程序的价值,以此为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内执法者的“程序无用”的思想。

    程序正义演进执法者

    浅论片面共犯

    唐雯雯
    270-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犯罪问题是刑法理论研究的重点、难点之一,而其中“片面共犯”这一问题,直到现在依然为中外刑法学者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对“片面共犯”的肯定说和否定说进行分析,提出个人观点,认为“片面共犯”不符合我国刑法理论中共同犯罪的内涵,即否认片面的实行犯、片面的帮助犯、片面的教唆犯属于共同犯罪,但对此类行为应进行规制,并提出相关的立法设想。

    共同犯罪片面共犯立法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