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前语言政策的发展历程

    康丽娜
    286-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国地区语言文字的形成与沙俄政策息息相关。自沙俄时期开始推行语言俄罗斯化政策,后至苏联时期因领导人更迭而产生不同的语言政策。本文主要以回顾沙俄时期吉国语言政策为基础,重点分析苏联不同时期语言政策的发展历程。

    吉国语言政策苏联

    试论文化产业品牌塑造的公关策略

    李雪稳
    287-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做强文化产业就必须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文化企业通过实施公关策略,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在品牌塑造上的优势,实现传播文化和品牌推广的双赢。

    文化产业品牌公关策略

    从目的论看《幽梦影》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刘小乐
    288-288,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奈达对文化的文类为依据,从目的论角度出发,通过对林语堂英译《幽梦影》的分析,发现此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采用了意译、音译加注等手段。林语堂先生翻译《幽梦影》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所以他在翻译中运用的这些策略,以归化为主。本文试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幽梦影》林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目的论《幽梦影》文化负载词

    从组织传播学来看秦军的消失

    张世勋
    289-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的统一,在历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奠定了现在中国民族和地域的基础。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所以,秦扫六合,最主要还是要归功于它的军队,曾经征服六国的虎狼之师---秦军。但在始皇嬴政驾崩后短短三年就土崩瓦解,这样的事实实在是难以置信。

    秦军组织传播个体组织分析

    《荆楚岁时记》中春节的节俗

    王婷
    291-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荆楚岁时记》是由南朝梁代宗懔撰写的一部记载魏晋时期风俗的文集,它是中国第一部岁时民俗志,也是我国保存至今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岁时节令的专著。全书以岁时节令为线索,较为全面的记载和还原了荆楚地区民众的生活画卷。其中对于春节节俗的介绍十分详尽,包含了那个时代民众在春节期间的饮食、娱乐、信仰,以及祭祀占卜等方面的习俗。

    《荆楚岁时记》春节节俗饮食娱乐信仰祭祀占卜

    浅析梁启超之文化自觉

    罗红
    292-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的时候,对于中国文化的出路,学术界的知识分子给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答卷,梁启超的文化自觉就是其中之一。

    梁启超思想文化自觉

    浅析拿破仑对法国的深远影响

    杨艳
    293-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拿破仑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发展了资本主义,保护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府可以按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成立一系列经济协会,指导监督经济活动。在法律上,1804年颁布《拿破仑法典》(即《民法典》)、1807年颁布《商法典》、1810年颁布《刑法典》,这些成文法典成为了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法律规范。拿破仑对法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拿破仑法典》

    分析我国历史文化的价值

    周峰
    294-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而一些历史物件可以很好的反应人们社会生活以及历史文化的见证。笔者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中国历史文化价值

    探析儒家“大同梦”对“中国梦”的文化启示

    屠蕊芳
    295-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梦”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中国梦”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并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本文就从孔子大同思想延伸到《礼记》勾勒出的“大同梦”,继而对儒家“大同梦”的影响及其评价进行阐述,来探寻儒家“大同”思想对“中国梦”的文化启示。

    儒家大同梦中国梦

    《诗经·召南·鹊巢》诗义小考

    范培佩
    296-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经·召南·鹊巢》这首诗歌中“鸠”鸟的形象历来受到学者的争议,因而,引出了对该诗诗义的不同理解。本文首先从“鸠占鹊巢”这个成语的发展演化入手,例举了古今学者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加以质疑。最终本文的出结论,理解诗歌要从作者最初的本义出发,这首诗中“鹊”就代表“君子之德”“,鸠”则代表“夫人之德”,整首诗就是写结两姓之好的婚礼诗歌。

    《诗经》鸠占鹊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