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校园文化建设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张瑞祺王会徐文博王天珊...
    273-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内涵,分析了校园文化与医学生人文素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通过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科学的校园制度文化、营造浓厚的医学校园人文精神氛围等途径促进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校园文化医学生人文素质

    凉山彝族民间命名习俗与文化蕴涵

    罗晓明
    274-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数民族的姓名,蕴含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本论文从凉山彝族姓名的命名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心理、民族传统观念及民族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对凉山彝族姓名中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

    凉山彝族命名文化

    从跨文化差异谈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

    韩新丽
    275-275,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中西方的差异也体现在文化的领域中。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融合,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交流的背景下,我国多次在国际社会中提到和谐社会,国际梦等观点。这是我国关于文化交流时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原则和解决办法。本文将以电影《刮痧》为案例,以中美文化差异为典型,来从不同角度介绍中美文化,并通过文化产生的背景,文化传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跨文化差异角度分析电影中的文化冲突。

    文化差异冲突刮痧

    杭州现存人文碑刻文化价值及保护传承探究

    陈雨昊赵盈盈王胜男徐绮敏...
    276-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众多流传至今的优秀碑刻作品成为融历史、科学、艺术为一体的“石质书库”,它们充分体现了杭州碑刻的丰富性、稀世性、独特性和鲜明文化个性。其人文碑刻作为杭州文化景观的一个认知窗口,更是渗透着杭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及精神内涵。

    杭州人文碑刻文化价值保护传承

    网络语篇的修辞学阐释

    韦周平
    278-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语言是学术界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网络语篇的概念却很少被学者提及,对于网络语篇修辞手法的分类也不够全面。本文使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定义网络语篇,然后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网络语篇的词汇、句式进行分类研究,并尝试定义了新的修辞手法。

    网络语篇修辞手法

    浅谈民间传说中的虚构与真实--以孟姜女传说为例

    徐畅
    280-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说是在老百姓口中流传的关于某人、某事、某个地方或某个物体的口述性历史。民间传说内容的来源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口耳相传的故事内容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不断地进行改编。原本真实发生的故事被加入一些虚构的情节,形成带有奇幻色彩的民间传奇故事,不再是完全地按照历史事实来叙述。民间传说和历史事实是两个不同的话语系统,是不能完全等同的。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都是经过主观的筛选出来的历史,并不是真正历史事实,而传说故事更是由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构造出来的。这种群体构建的传说故事是非常必要的,绝非是画蛇添足或为了哗众取宠。

    传说虚构必要性孟姜女

    功能对等视域下的话语标记语Yes的翻译研究--以《推销员之死》中的话语标记语Yes为例

    崔永乐
    282-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英若诚先生的译著《推销员之死》为研究语料,以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分析了话语标记语Yes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方法。笔者认为,译者须在保留Yes在原文中的语用功能基础上,可依据具体的交际语境把Yes译成汉语中的词、短语或短句。

    话语标记语功能对等理论语用功能

    解析汉藏翻译实践中的问题

    夏吾旦正
    283-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汉藏翻译过程中实践比理论重要,谈论应注意的几处问题,结合藏族历史上的学者和译者的经验,相对性地提出了汉藏翻译实践的标准。

    翻译实践标准

    新时期民族文化工作问题分析

    易婷
    284-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人均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随着人们在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领域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国家也针对此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下面随本文将针对新时期民族文化工作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民族文化工作建设

    浅析中国与西班牙“三餐、五餐”的饮食差异及饮食健康

    张蕙惠
    285-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饮食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和西班牙在每日餐饮次数上的具体差异,很多可以归于文化的差异。对于生活不同的态度以及方式和习惯,也形成了适应于各自国家的健康饮食。

    饮食三餐五餐健康